评分及书评

4.1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26個關係鬆散的短篇故事

    整體來看,布拉德伯裡的科幻小說大致呈現出以下四個特徵:第一,布拉德伯裡擅長對日常生活進行陌生化表達,用一些和通常習慣不同的語言、手法或者意象,使我們熟悉的事物呈現出某種奇特的樣貌,由此去創造出一種詩意的氛圍。第二是對部分社會主流文化的反思批判,比如所謂的 “進取心”,或是虛假的正義和平等。第三是超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多元文化觀。他反對殖民主義,提倡文化多元,對任何種族或物種都抱有真誠的尊重和悲憫。第四個方面是他的作品與文學傳統的悠遠對話。有時是引用一些詩句為小說畫龍點睛,有時是對經典文學作品做改編和致敬。整個西方文學傳統在他筆下重獲新生,而他的創作也成為了新的文學傳統的一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欧洲殖民者占领美洲的太空版

      地球生态濒临灭绝,移民火星成为人类当务之急。不过,本书好似欧洲殖民者占据美洲大陆的太空版,这是我对本书的最大感觉,因为火星相对于地球人和美洲相对于欧洲人都是所谓新大陆。
      君不见,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地球人可以类比欧洲移民,火星人类比美洲土著。然后我发现
      作者对于火星原住民的描写很矛盾,时而妖魔化,时而无辜化,地球人带来了水痘导致火星人灭绝,而欧洲人登岸美洲时送给土著人感染了天花病毒的食物,导致土著人大面积死亡。
      在火星人爆发了大规模瘟疫后,人种被自然清洗,地球武装移民完全占据火星,完全按照地球人的价值观和法律方式重建,和欧洲人以欧洲地名加‘新’来命名美洲地名完全相同。而到美国的欧洲新移民最初是罪犯、妓女、最穷困的农民、黑人和投机商;这和火星移民简直是一个模子,作品其中就具体涉及到了黑人移民。而后来欧洲强征大批华工,南美劳工移民美国充当矿工等重体力劳动者;而在本作品提到了第一批非美裔移民即将到来,就是 1 千名名中国人和墨西哥人。
      除了这些历史上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本书当作欧洲殖民美洲的心态史描写最为恰当。从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到对未知种族文化的恐惧和灭绝,到在巨大的火星空间中拓荒式的寂寞感,和那种远离家乡和熟悉环境的孤独,文化殖民,统治形成,到最后剪断母星文明的脐带宣布完全的独立。这实际上就是一部美洲大陆开发、斗争和独立的进化史。
      虽然前三批火星探险者都死于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挠的人类展开了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武力征服,终究还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全军覆没,销声匿迹,火星俨然成了另一个人类的地球。
      我感觉最突出的,就是人类的劣根性表露无疑。当第四波探险者、以及更后面的地球移民来到火星之时,前人就成了伟大的先驱和英雄。至于新来者,就立即开始以发展经济的名义,污染脚下的河流,破坏身处的环境,以统治者的优越感为山川、河流冠以地球名字,而罔顾那早已存在千年的火星名词所具有的古老内涵。一批批地球占领者对强权的迷恋、对高科技的崇拜、对道德的蔑视和愚昧自傲、自以为是,早已无可救药。在岁月的长河中,火星的命运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火星编年史:充满诗意的科幻之旅

        80 年前的作品,读完之后有种独特的气质。黑色幽默、疾世愤俗、浪漫主义、悲壮苍凉,诗意中引人深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火星编年史》是布拉德伯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整本书由 26 个短篇故事构成,讲述了人类二十余年间探索火星、建设火星,最终与火星一同衰亡的过程。作者用极富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呈现出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也是对人类文明自身的反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即便到达火星,是否就是崭新一页,有可能是另一个哲学命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段人类殖民火星的历史

              26 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短篇故事,串联起 20 余年间人类探索、殖民、建设、毁灭火星的历史。布拉德伯里不愧为 “科幻诗人”,故事其实不怎么科幻,却充满哲学的意味。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