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4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后再干了蠢事就甩锅给大脑

    英文名为 "The Idiot Brain",很有意思可可爱爱的一本书。读完这本,你就明白为啥有些人老是给你添麻烦,因为大脑确实有时候让人蠢的哭出声来。作者博内特 (Burentt) 博士,是英国著名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出门的单口相声演员,经常在英国表演。这样一个人,写的书是有料有好看!这本书绝对没有辜负它可爱的外表,和背叛作者的专业 —— 一名神经科学家的单口相声演员。在这本好玩的书中,你会明白,人类大脑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聪明严谨,它的进化并不完美。尤其是在应对现代生活时,经常把人蠢哭。大脑故意在控制我们行动时做手脚,干扰我们记忆,对无害的事物大惊小怪,让我们错误的相信自己很聪明,让我们时常做不理性的事情使我们热衷于混圈子...... 脑中相对高级的意识和相对原始的 “爬行脑” 互相纠缠,就产生了各种 bug,比如我们在心情不好时暴饮暴食,坐车玩手机就容易头晕,还有很多人都经历过的 “鬼压床”...... 很轻松可要的一本书,读完你再碰到把你蠢哭的 TA,或者做了把自己蠢哭的事儿,要给自己找理由时,绝对就用得上了!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靠谱的大脑:让人哭笑不得的我

      大脑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高级,而是先天就自带缺陷。大脑经常陷入混乱,乃至洋相百出。大脑这台计算机硬件让人捉急,内存条特别小。硬盘还算大,虽存储着海量的文件。但问题在于提取文件很困难,当你想打开时,它动不动就报错。计算机系统是老掉牙的 Win98,漏洞极多不说,没有杀毒能力,就蓝屏罢工,时灵时不灵,跟你躲猫猫。即便它正常工作,也很难信任它,因为它极其不老实,有时会自作主张的修改内容,喜欢在文档里添油加醋。因为它认定了你会喜欢它这么做。读到这里,你可能也会恨不得把它立刻扔掉。但很可惜你不能这么做 —— 这台让人无语的计算机不是别的,就是你的大脑。为什么大脑会这么差劲呢,下面的内容就专门来吐槽一下,人类大脑都有哪些把我们蠢哭了的行为。大脑在管理身体方面会犯哪些低级错误大脑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在获得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副产品。它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自己时不时干出一些不靠谱、出洋相的事。饮食方面偏爱甜味与高能量,让你吃掉过多食物吃多吃少大脑常会越俎代庖,自作聪明,消化系统只能发发牢骚,根本决定不了什么。此时,哪怕你的身体发出了危险信号,整个人饿得皮包骨头,大脑依然我行我素,要把它的信念贯彻到底,可以说这个领导是既霸道又固执。厌食症的根源在于人脑认为形体比食物更重要睡眠管理睡醒时没有唤醒肌肉信号,发生睡眠瘫痪,入睡后大脑忘记关闭肌肉系统,导致梦游行为,大脑做起来实在是丢三落四。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入睡前的抽搐。脑海中突然闪过一种失重的感觉,此时身体会像过电一样抽搐一下。空间识别晕车、晕船是因为坐船与坐车时本体感觉与前庭反馈不一致,使大脑奔溃,大脑认为人中毒了,激活呕吐功能使其排毒,把有毒的食物呕吐出去大脑在管理信息上有哪些 BUG 因为注意力有限,故短时间内信息过载大脑就可能顾不过来装不下被遗弃掉了大脑常常对信息过度加工 (脑补) 导致对客观事实的严重偏离,严重时会篡改大脑中的记忆。大脑会对眼睛传入的信息加入 3D 效果,这样我们看到的才会说丰富、立体的世界。如任何看着有点像脸的图案都可能被大脑加工成人脸的样子。我们要记住一点,不要过于相信自己头脑中的记忆,认为记忆是精确的、客观的、可靠的 —— 大脑才没那么老实巴交呢。喜欢建立无关联系,喜欢总结模式,挖掘不存在的规律。强加因果哪怕是虚假的规律。一个人不小心把内衣穿反了,但当天中了一个小奖。以后每次买彩票时就穿上它,而且一定要反穿。大脑在管理情绪和心智方面,会出现什么漏洞它常常影响我们的情绪与心智,带了恐惧和抑郁恐惧在本能反应中占据最高优先级,除了过度恐惧,大脑还会抑郁。社交恐惧症你可能听说过,有人害怕坐电梯、坐飞机,有人害怕蜘蛛、蟑螂。还有些恐惧症你根本想象不到,他们害怕的是黄颜色、长单词还有奶油蛋糕。总之,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让人类的大脑患上恐惧症。最有意思的是,患有恐惧症的人通常很清楚自己的害怕完全没有道理。有一种广场恐惧症,患上这种恐惧症的人连家门都出不去。过去人们对抑郁症有误解,认为患抑郁症的人是过于自怜自艾,不够坚强。现在我们知道了,抑郁症不是靠咬咬牙就能挺过去的,而是大脑出了故障。一旦大脑在管理情绪和心智方面出了问题,会给我们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多加关注。比喻如果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同事,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当个小领导霸道固执,干起工作来丢三落四,性格上还一惊一乍的。最可气的是,他是老板的关系户,你不仅摆脱不了他,还要忍受他,迁就他。这样的同事你能受得了吗?相信他把你蠢哭了的时候还多着呢,真是委屈你了!

        6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作者以神经科学博士和科普作者的立场,写下了这本真正从大脑层面上解读我们种种 “问题” 的书。希望读者阅读本书之后,除了能快乐地获得关于大脑的各种知识之外,还能对他人和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毕竟,我们为什么时常会说一些蠢话、做一些蠢事、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绪问题?那都是因为大脑实在是蠢哭了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斯芬克斯谜语永远是生命的终极问题:认识你自己。当我们说了蠢话,做了蠢事后,先别急着砸脑袋。也许,我们的大脑也有它的苦衷呢😁现代崇尚理性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一直以来都以一种近乎神圣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大脑,这家伙是连通我们内心和未知世界的神物。也正是基于这种一般认识,市面上才出现了关于记忆、情感、心理困境、情绪问题等各类五花八门的 “指南” 和 “秘籍”。实际上,问题的本来面目通常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回事,真相在于大脑这个器官会犯错:它虽然责任重大,但同时又混乱不堪;它演化了数百万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积累了大量的垃圾。而它的种种不完善,正影响着我们所说、所做、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既是神经学博士,又是单口喜剧演员(是的,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喜剧演员会让我们读起这本书来更加轻松,笑声也更多),迪安・博内特博士写下了这本真正从大脑层面上解读我们种种 “问题” 的书。我们除了能快乐地获得关于大脑的各种知识之外,还能对他人和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毕竟,我们只是偶尔说蠢话、做蠢事、出现不可控的情绪问题。大部分时间里,那家伙都棒极了,没有任何一台机器能做得比它更好的了,至少未来十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幽默诙谐的科普读物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人的行为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其中不乏对很多有趣的心理现象的 “硬件层面” 的解释。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不但增加了许多新知识,还时常被作者的幽默风趣逗笑。每一章节最后一句都是神来之笔,充满了哲学的思辨和智者的幽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原谅我的蠢

              唉,没想到啊没想到,大脑成为大脑那么多年,还是没解透的迷。作者有些地方写的很有趣,有些地方写的有些枯燥,差点看不下去。可是,因为对大脑太想了解,所以硬着头皮也得看啊。谁成想头皮里面是浆糊一样啊。好在,还是有那么多聪明的大脑,让我们可以跟着学习。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大脑,谢谢作者。请原谅,认识到自己的蠢,有大脑的一部分责任,心里轻松了一些。以后可以大胆的犯蠢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标题就很吸引人,但也别被标题骗过去了...

                🍃这是一本狠有料的科普著作,内容干货满满,但翻开第一页就能爆笑到结尾。🍃我们每个人脖子,上都架着的那个东西竟然有这么多令人感慨的秘密,谢谢作者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运用我们的这颗脑袋,经历了数亿年进化之后来之不易地顶在了你我的肩膀上。🍃作者真是无敌,一改科学家冷冰冰的刻板印象,整本书真是温暖又感... 比如他说到酒精对大脑的改变会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疯狂承诺时说:“可以让人一时冲动,答应写一本关于大脑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神经递质假说是把抑郁症归结为大脑硬件方面的故障,另一种看法是把抑郁症定位为软件故障。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有长期经受生活打击的经历。比如,一个人失去工作,被伴侣抛弃,接着又有亲人离世,类似这样的一连串打击接踵而至。曾经大脑有着积极的信念,认为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坏事不会落到我头上”,但现在,这个信念系统彻底崩塌了。于是,这个人不再见朋友,不再追求兴趣爱好,甚至转向酒精和毒品寻求慰藉,人生走上一条螺旋式下降的不归路。所以,一旦大脑在管理情绪和心智方面出了问题,会给我们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多加关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关于脑神经科学的有趣书籍。

                    作者全程诙谐幽默的科普了脑神经科学。读起来很畅快。特别感兴趣的章节:1. 是关于大脑对人脸识别和记忆名字之间存在的问题;2. 是晚上睡眠时间,大脑为什么会做梦以及为什么会有梦游和鬼压床的现象。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好奇,可以认真的读一读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我们阅读本书之后,除了能快乐地获得关于大脑的各种知识之外,还能对他人和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强烈推荐阅读!我们为什么时常会说一些蠢话、做一些蠢事、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绪问题?那都是因为大脑实在是蠢哭了啊!本书作者迪安・博内特不仅是一名神经科学家,同时还是一名单口喜剧演员。因此,在本书中,作者以他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单口喜剧表演而不断打磨出来的幽默诙谐口吻,讲述了一些他作为麻烦、混乱又逻辑不通的人类成员看来乐趣无穷的问题,主要都是关于大脑处理信息的奇葩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着调行为。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或被情绪、或被记忆作弄的时刻,比如会因为感情的伤痛而接连多日萎靡不振,也会因为在某个重要场合想不起某个人物的名字而尴尬不已。另外,我们大多都看到过这样的新闻,某位喜欢的明星最近饱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他们有的正在积极治疗,有的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更触目惊心的是,这些精神疾病已经悄悄地潜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经常会为某个朋友甚至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担忧不已。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为 “脑子不好”“记性不行”“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实在是太感情用事” 等。现代崇尚理性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我们看待大脑的眼光都认为它是连通人类经验与未知世界的不可亵渎的妙物,这些都让我们对自己心生责怪。也正是基于这种一般认识,市面上才出现了关于记忆、情感、心理困境、情绪问题等各类五花八门的 “指南” 和 “秘籍”。实际上,问题的根源通常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回事,事情的真相在于大脑这个器官会犯错:它虽然责任重大,但同时又混乱不堪;它演化了数百万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积累了大量的垃圾。而它的种种不完善,正影响着我们所说、所做、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对此,作者以神经科学博士和科普作者的立场,写下了这本真正从大脑层面上解读我们种种 “问题” 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脑喜欢在信息间建立毫无道理的关联。将很多巧合的事件建立某种关联、总结某种模式、挖掘某种规律。比如一个人不小心把内衣穿反了,刚好那天买了个彩票中了奖,大脑就会把彩票中奖跟内衣穿反关联起来。下次买彩票还要穿同一件内衣,而且是反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大脑: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本书作者迪安・博内特不仅是一名神经科学家,同时还是一名单口喜剧演员。因此,在本书中,作者以他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单口喜剧表演而不断打磨出来的幽默诙谐口吻,讲述了一些他作为麻烦、混乱又逻辑不通的人类成员看来乐趣无穷的问题,主要都是关于大脑处理信息的奇葩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着调行为。大脑这个复杂又单纯的器官,进化了那么多年,有时候却还在本能脑和心脑皮层的博弈中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说起来大脑也挺不容易的。毕竟它要管的事情太多了。实际上,问题的根源通常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回事,事情的真相在于大脑这个器官会犯错:它虽然责任重大,但同时又混乱不堪;它演化了数百万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积累了大量的垃圾。而它的种种不完善,正影响着我们所说、所做、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阅读本书之后,除了能快乐地获得关于大脑的各种知识之外,还能对他人和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毕竟,我们为什么时常会说一些蠢话、做一些蠢事、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绪问题?那都是因为大脑实在是蠢哭了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希望读者阅读本书之后,除了能快乐地获得关于大脑的各种知识之外,还能对他人和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毕竟,我们为什么时常会说一些蠢话、做一些蠢事、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绪问题?那都是因为大脑实在是蠢哭了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脑的增强信息反过来对基本事实判断基准的改变,信息源对你的影响远远大于你认为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分百推荐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他人能力的优秀本来就是件需要智力的事情。于是我们就看到有的人在自己全无亲身经验的事情上自信满满地与他人激烈争论,哪怕对方已经在该问题上钻研了一辈子。我们的大脑只有自身经验可以借鉴,而我们的基本假设是人人都和自己一样。所以假如自己是个傻瓜的话,就会…… 这里的论点就是,一个不聪明的人其实无法 “感知” 十分聪明是种什么体验。本质上和让色盲来描述红色和绿色的图案没什么区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段子手还能讲脑部科学和心理学?没听说过!

                                  问:记忆力不好是因为脑子 “有问题”?答:还真是。问:您说说?!答:您且听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错不错,五星好评加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接受现实。它让我们看到大脑的真相:它是好几个部门的协同作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什么章法可循,常常是手忙脚乱,各行其是。落实到生活当中,偶尔就会出现这种被激活的呕吐反射,给我们添麻烦。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我觉得,认识到自己的大脑有不靠谱的一面,对它不抱那么高的期待,也算是一件好事。万一大脑以后做错了什么,可以更容易原谅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脑

                                        有趣的知识点喜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抑郁作为一种临床症状,或许可以换一个名字,因为 “抑郁” 这个词现在既可以指低落忧伤的情绪,也可以指真正使人精神衰弱的情绪障碍。有些人因此不把抑郁当回事,总觉得谁都有过沮丧低落的时候,挺一挺也就挺过去了,不是吗?然而,我们往往只是基于自身经验做出评判,而且就像前面所说的,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放大或夸张自身的经验,或是忽略轻视他人不同于我们的那些经验。可是,不当回事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自己经历过低落情绪并走了出来就认为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不值得被关注,就如同因为自己的手指被纸划破过就觉得那些不得不手臂截肢的人没什么可痛苦的一样。抑郁是一种真正的病症,确实会使人衰弱,而情绪 “有点儿沮丧” 却不是。程度严重时,抑郁发作的人最终会把结束生命视为唯一可以终结抑郁的选择。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