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用了一整天时间看“厌女”的理由
昨晚我在推荐页面上见到这本书,看清楚之后,才知道作者是蔡澜先生,我自己作为一个香港人,当然不会感到陌生!只是以往我一直也没有太大兴趣,去看他的节目和作品,因为感到太格格不入…… 然而自己又对这本书有点好奇,因为我想知道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会如何看待女性?再者,我又从另一位读者那里知道作者似乎很讨厌香港女性…… 结果一开始看,就发现作为一本 “猎奇读物”,这一回我选对了!因为我一方面不具备作者推崇的兴趣和嗜好(虽然自己是沉迷阅读,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自己跟文学、艺术这一些领域越走越远),另一方面我所喜欢的事情,作者又隻字不提!故此我非常肯定将会跟着 “没有交集” 的人,去看女性的 “众生相”!如果要我说出对这本书的观感,我会说可能是作者见过太多美女,所以他对于外表仪容的要求非常之高,而且我也感觉到作者有严重的厌女倾向,特别是香港女性!无可否认,由我出生那一秒钟开始,我已经身在香港,这是自己不能选择的现实!作者的确非常懂得避重就轻,我全日看他发牢骚,其实没有想过要 “反击” 什么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首先,我是一个打算永远置身事外的人,因此不便评论夫妻相处之道等等的问题;其次就是有些事情,实在是有目共睹,所以不想护短;再者面对着不断重複的 “例外”,令我感到有理说不清…… 箇中的原因就是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是例外”,所以面对着一个对香港女性厌恶到这个程度的人,可说是百辞莫辩!无论自己如何 “申辩”,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 “例外” 这回事!然而再想清楚,为什么必须要得到人们认可自己是才女、有气质,是难得的 “好老姑婆” 呢?要知道一件事,假如我曾在某一个时空出现在作者面前,恐怕他会 “看不见” 我!因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丑女,而且对于文学、视觉艺术、刺绣、插花、烹饪、电影、服装、美容,乃至金融、财经一律没有兴趣…… 故此在这种人眼里,我和街边的八婆没有分别!但是作为一个人,是不是除了他所推祟的这些兴趣之外,就别无其他有价值的兴趣呢?走出这个范围,同样是海阔天空…… 故此是不是什么 “例外”,根本不需要旁人说长道短!最重要就是自己知道,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且努力去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敢说一句,理想中的自己没有兴趣去 “统治人”,也不想 “被统治”,只是想做一个 “心灵自由” 的人 —— 这就是我的想法!最后我想提一下,有关提供 “帮助” 的问题,以下的经历,重点不一定是关乎性别,而是事件本身,就足以令我感到非常气愤:话说有一次,我和一群人玩交换礼物,在各自收到礼物之后,当着全部人面前拆开,其中我抽到一个 “解谜” 的木盒,刚刚拆开也未看清楚,那个似乎是买木盒的男生,好像害怕我到一年后也开不到它一般,二话不说,从我的手上抢去那个木盒,说要帮我打开它…… 其实他自己也记得不太清楚怎样开,但最后他也开了,里面放了什么,我已经忘记了,因为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总之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看到这个情境,心里感到不是味儿,之后我甚至有冲动想把礼物退回,只是最后我没有这样做…… 问题不是我要用多少时间开一个盒,而是这种所谓的帮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一种对思考、探索的剥削!我根本没有机会去 “解谜”,所以我非常愤怒!感觉这个木盒已经和一个烂纸盒没有分别,回到家里不久,我为了想忘记这件事,就把扔掉了!然而我每次想起,情绪又自然来……(后记:再想清楚真是有点庸人自扰!今天我连蔡澜先生的标准,也可以选择不跟从,我还怕当年那些虾兵蟹将什么?这里被堵塞,那里也会重生,没有事情可以阻碍人的内心!大概我已经没有愤怒的理由…… 无论如何,感谢蔡澜先生,经此一事,我总算想通了一些,即使我不认同阁下!)(抱歉!因自幼家贫,没有太多社交机会,不懂得合适的社交词令,只可以索性略去不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女人品质千千万,选好自己要成为的样子这本书讲的是蔡澜先生对于女人的看法,表达他眼中优秀女人的应该有的品质:能力、上进、好奇心、追求精神、礼貌、温柔、拥有技能、运动、读书、独立,这个完美的女人形象可能真的和她太太相似。做好、吃好、不管是他对她太太的评价,这样的女人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一夫一妻制下,很少女子能受的了丈夫的不忠。这个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比较特殊的女性。而这本书里也讲了一些婚姻中的警告:比如女人基本上都有统治才能和权力欲,女人最可怕的是要男人听话,男女之间,不能协调的是管和被管。从男人的视角提示婚姻中男女之间若无法处理好将会导致的冲突。 这本书的很多女子观点和品质是在我小时候有所认知的。很小的时候,不记得从哪里看到,类似于心灵鸡汤,告诉你要做有能力的女人、上进的女人,有自己独特本领的女人。那时候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再往后,又突然 get 到读书、运动是一个女人拥有的不易的品质,所以也成了我默默努力的方向。这本书里,对女人的概述更完整,是一个男人视角下的完美女人,不知道这些观点是否正确,但是我能真正的感受到这是一个历经六十多个女朋友阅女无数后一个男人对所倾慕女人好品质的归纳。每一个观点必有一段经历和故事在支撑,是一份信的过的忠告。这本书中也提到很多避免的坑,需要在生活中时时提示自己。增强意识,避免不幸发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