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6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另一个视角看朝鲜战争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完,看的很艰难,因为原本以为是一部战争爽文,但是没想到里面太多背后的东西了,麦克阿瑟,杜鲁门,李承晚,艾森豪威尔,艾奇逊,李奇微,马歇尔每个人的立场和看法,利益和方式都不一样,更多能看到一场战争背后的复杂性。本书基本上都是从美国人视角上来描述的,对于习惯了 “抗美援朝” 话语体系的我们,其实是有一些心理上的挑战和不舒服。但是可以更加立体的看这场战争。

      7
      1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了战争的惨烈,才更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一书是作者约瑟夫・古尔登利用美国政府有关朝鲜战争的官方档案、原始情报数据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采访力图还原出朝鲜战争的全貌,从决策、从决策、到实战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可以说较为全面了。但既然是美国作者的视角,也就难免会落入西方 / 美国中心主义,即从西方和美国的视角,用西方 / 美方的素材,得出西式 / 美式的结论。所以,在本书中作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部分描写可能会引起中国读者的不适。当然,如果是中国作者的视角,得出的也可能是中式结论。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书籍其实都存在这个问题。 “视角不同,同一段历史,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历史最能迷惑人的地方,就是每个讲述者都有自己的情感和立场,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贬低别人,夸大自己”,这是熊逸老师在《熊逸讲透资治通鉴》中一再提醒我们的。尽管如此,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获:1、通过作者的视角,我 “近距离地” 感受到了朝鲜战争的惨烈。本书作者还原了朝鲜战争中关于战斗场面的诸多细节,虽然在书中主要描述的是美军士兵,但由装备精良的美军士兵在朝鲜战场上遭受的苦难,就可以推断出中国志愿军遭受的苦难只会有过之而不及。毕竟中国志愿军的装备简陋、缺乏空中支援,还要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 每每看到这方面的细节描写都会让人感到心痛。2、朝鲜战争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本书通过大量原始材料还原了美国和韩国、美国和其欧洲盟友、苏联和朝鲜、苏联和中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鲸鱼打架,殃及小虾”,这句朝鲜谚语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朝鲜战争的起因以及朝鲜半岛的尴尬局势。3、美国人为什么不愿意回顾朝鲜战争万老师在《精英日课》第四季中曾讲过一本《火线上的适应》,那本书的作者在书里总结了美军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的理论、技术和领导力变革,却对朝鲜战争只字未提。当时我曾向万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这本书的译者给出了答案:第一,美国历史上对外战争多多。三年朝战,长度不及越战的三分之一,辉煌不及数月的海湾战争,国民记忆中自然难有其位。第二,美国政府大事化小,当初把朝战定义为 “警察行动”,以绕过国会审议和宣战的 “麻烦”。第三,美国政治文化中的宗教色彩极浓,习惯于在敌我、黑白、是非、善恶、胜败中择取其一,不输不赢的朝鲜停战实属另类 —— 既不同于此前美国完胜对手、凯旋班师、重塑国际体系的一战、二战的记录,也有别于美军筋疲力尽、被迫撤出后彻底失败的越南战争。4、朝鲜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朝鲜战争是美国开国以来第一次战而无胜之役,更是中国自鸦片战争百余年来境外战争中的首次不败纪录。中国志愿军可以凭借的只有顽强的意志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朝鲜战争让西方意识到了中国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用译者的话说:“朝鲜战争的的结局是年轻共和国的开拓之举,也是百年来我们多难民族历史性崛起的第一步,更作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拐点而载入史册”。最后,请允许我把书中关于朝鲜战场上停战的那一刻完整地复制过来:晚上 10 时,天空突然被五色缤纷的照明弹映得通亮。白色的簇簇群星,红色照明弹、黄色照明弹这些烟火标志着历时 37 个月之久的战事结束了。当晚一轮皓月中天,陆战队员马丁・拉斯觉得它 “低垂空中,好像是一只中国灯笼”。他爬出散兵坑,享受着他在朝鲜的第一个和平时刻。陆战队员们脱去了钢盔和伪装衣。山坡上回荡着尖厉刺耳的叫声。“中国人在唱歌。” 拉斯明白了,“在下面 100 码左右的战壕里,有人开始声嘶力竭地吼唱《海军陆战队颂》,其余人都跟上去一起吼叫着歌词。” 这是一种吵吵闹闹、五音不全的乐趣。后来一些中国人游荡到陆战队的阵地前,送了糖果和手帕作为礼物。海军陆战队员们扭过头去,他们一言不发,也未送礼。和平已足矣。看到这里,我的心里也长舒了一口气,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了解了战争的惨烈,才更懂得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而那些为此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应该记住的历史(去年写的书评)

        今天纪念入朝 70 周年,再看一遍《断刀》和这本书,这场战争真是历史性的,中华民族的艰苦卓绝,坚韧顽强,战争无情,但确实天也有道,中国是正义之师,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终于坚强站立在对手面前,过去几十年美国自由世界的宣传不断扭曲这场战争的对手,但这场战争中中国那些朴实的士兵已经成为共和国的基石,不可磨灭。现在也才理解参加这场战争的父辈,对那场战争的感情。中华文明没有扩张的基因,但保家卫国的决心是其他民族不能比拟的,因为我们有宗亲传承,如果面临亡国灭种,每个人就会有民族大义,这也是日本人当年一直不明白蒋不投降 同样美国人一直不理解中国为何参战并如何动员那些朴实的农民,甘愿冻僵在零下 40° 的异国他乡。美国人一直在意识形态上想象中国人,包括本书只是检讨自己,而没有研究我们的心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朝鲜战争- -有惊喜也有失望的美方视角

          先是被电影《长津湖》勾起了好奇心,读了《血战长津湖》这本书,对那场惨烈的战争唏嘘不已,之后特别想看看美方是如何讲述这场战争的,结果翻开了这本《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足足五十六万字。本书的主要着力点其实不是战争,而是政治,总统杜鲁门、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会和远东司令麦克。阿瑟之间大量的密电确实令人大开眼界,作者展现了复杂多面的麦克。阿瑟:军事才华、雄辩口才、骄傲自满、桀骜不驯、长于做秀、阳奉阴违…… 前半部分读得比较认真,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是想看看美方如何描写这场尴尬的战争,在长津湖如何败退,对中方军队的评价,结果发现历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血战长津湖》中对北朝鲜悍然首先发动战争语焉不详,而本书却对长津湖战役美军七师北极熊团大败几乎被全歼只字不提,笔墨几乎都在伤亡较少的美军精锐陆战一师,水门桥九死一生也是轻描淡写,原来客观全面的书写是普遍的挑战。总体来说,这本书就冲那些最高级机密电报也值得一读,读起来有一种当时政治家的代入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真相

            用了 14 个小时刷完了这本 50 多万字的长书,越看到最后心情越沉重,我们所熟知的长津湖之战其实只是我志愿军与美军精锐陆战一师的第一次对战中的一个小战役。说实话,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基本可以说都是美化了的场景,因为整个战役结果的战损比是美军死亡 730 人,而我军是 25000 人,没错这个数字让人震撼。虽然最终美国选择了在停战书上签字,但是很难说我们是赢得了战争,只能说我们凭借不怕死的精神逼着美国退出了朝鲜现场,而这一场战争的结果是麦克阿瑟被解职,杜鲁门也下了台,最终战争的结果美国人其实什么都没得到,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相信杜鲁门一定不会让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因为三年打下来,结果和最初似乎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双方失去的却是上百万了伤亡和破败不堪的朝鲜。我们用几十万条生命换来了让美国看到了我们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其实我们的高层应该很清楚战争的结果,我们很难说在战场上击败了美军,只能说我们用换人头的方式让美国放弃了。回过头来,我只想说,能享受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多么难得,那真的是用几十万条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正义”为何不能获胜?

              作为 “未能获胜” 的一方,美国社会从一开始没有疑义地自信地站在 “正义的” 位置来肯定这一场战争,到在战中和战后不停地反省是否真的应该参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有一句最著名的评语:在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换之后,参议院对麦克阿瑟、国务卿艾奇逊及其他多位开展了 “听证会”,对战争中的决策、执行和言论,对后方的五角大楼和政府进行了全面质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这一方看上去像铁板一块,并且外表充满了欢欣鼓舞,胜利和凯旋的气息…… 当然,这个对比并没有出现在本书之中。作者在本书中披露了大量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虽然整体来说屁股还是比较歪向西方 (毕竟书是人家写的),敌视社会主义国家。但相对而言,已经比之前西方主流研究客观很多了。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美国高层和政治的角度讲述了朝鲜战争,所用原始资料丰富,尤其是麦克阿瑟相关的材料,展现出他自我表演,不服从上级,涉嫌军人干政…… 涉及细节很多值得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战争除了炮火没有丝毫的绚丽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美国人笔下的朝鲜战争。一场双方都在流血,却不知道为何而流,最少美国人是这么认为的。李承晚这个以前美国人走狗的形象也变得更加的鲜活了,他的确只是一个傀儡,在战争中从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否认他傀儡的地位,但是他的确也是爱他的民族的,只是他太虚弱,他的民族也太虚弱了,虚弱到自己没有办法来决定自己民族的命运,他做了最大幅度的抗争,也只是带来数万的人员伤亡罢了。我们的志愿军将士是英勇的,这从敌对方的口中也得到了承认,我们没有飞机,没有成系统的后勤,我们甚至没有可以御寒的棉衣,美国人口中长津湖是可怕的,从他们的口中我看到了先辈们的顽强,我的眼里是含满了热烈的,他们甚至被冻的只有眼睛还会转动,我的先辈是在用什么样的意志力去和美国人的钢铁在战斗呀。这段历史是沉重的,虽然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战。我们的代价虽然值得,但是的确也过于沉重了。还好在一个坚强的政党领导下我们最少承担的了这种代价,还好在这个政党的领导下我们有了自己的飞机大炮原子弹氢弹航空母舰,落后的确是要挨打的,我辈当更加自强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容较详实 往事难回首🙏🙏

                    战争扭曲着人心…… 和平年代,完全无关的双方,彼此活在平行世界,互不干扰,战争年代,双方战士不共戴天,必须除掉对方,你死我活,殊死搏杀…… 战争发动者才是双方的共同敌人!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战争的始作俑者,几乎无一例外是妄人,野心家,刽子手…… 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煽动不明真相的盲从者追随,用尸山血海堆出自己的至尊之位!天哪,他们会被清算吗?!被清算了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一本写实的美国政治实录(一部荒诞的军事纪录)

                      直接说结论:如果是希望对朝鲜战争时期,韩国(主要是李承晚)与美国军政两界主要人物的行为思想有所了解的话,这是一本至少可以打 4 分的书(满分 5 分)。但如果阅读的初衷是想了解不同视角下的朝鲜战争是怎么样子的,读这本书就是在浪费时间。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傲慢与偏见,在作者笔下,联合国军队仿佛是在和一个不存在的敌人,和一个影子战斗。彭德怀的名字直到板门店停战商谈时才正式出现。全书唯一详细描写的战役是美国第八集团军逃脱志愿军第 9 兵团在长津湖区域设下的包围圈,但就是这场战役中依然存在着大量荒诞,不合逻辑的 “战场描述”。譬如在这一章节中,到处都有一位美国士兵或一个美国士兵班组,英雄般的击杀了数十或数百名志愿军士兵,成功的将他们击溃,击退或俘虏,然后美国大兵们顺利的撤退了,避免了险些全军覆没的局面 ——— 是的,美国人英勇善战,志愿军节节败退,大批被俘虏,然后美国人终于成功的逃脱了志愿军的包围圈,避免了全军覆没,就是这么荒诞,充满了一种 “打不赢你,我还写不赢你” 的赌气感。至于后续的所有战役,包括上甘岭,书中更是提都没提,可能真的不太好编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教会我,无论基于怎样的原因,都不要鼓动战争。

                        关于朝鲜战争,你记忆里都有些什么?这个问题,对于 80 后、90 后、00 后这些远离战争多年的新生代国人可能答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作为典型 80 后的我来说。最初的印象还是《上甘岭》《英雄儿女》这些老电影留下的。我国的战争片,在那个时期是用来做宣传用的。甚至现在很多抗战剧仍然是如此。即使拍的很好的一些连续剧无论是抗日,反蒋还是抗美援朝,都是在歌颂那些为了民族自由,国家独立而英勇牺牲的先辈们。不要忘掉那些先辈前赴后继的牺牲,是必须的。这点无可厚非。可美化战争,让人民愿意参战,愿意牺牲,崇尚武力这一点我却觉得有待商榷。这本书讲的内容很多。全书按照【得到】设置页数的方式也达到了近一千五百页。可无论是站在美军的立场还是站在中国志愿军的立场,战争都是血腥残酷的。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一个触动就是一定要反战。如果可以,能避免战争才是最爱好的选择。小的时候看《上甘岭》,我们都为八连的应用善战、坚韧不屈所鼓舞,看《英雄儿女》,被王成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的牺牲精神所感动。看那些占领我们阵地的美军就新生怒火。然而,随着年纪的增加,我们再去反思战争。那些在机枪、迫击炮、炸弹、地雷、燃烧弹中牺牲的战士,无论是志愿军还是美军,他们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啊。就这样痛苦的牺牲了。尤其是长津湖战役中被活活冻死的那些志愿军士兵。仅仅是上面一个命令,他们就穿着单衣冲向零下 20 度的战场,如果是自己家的子弟,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优秀将领,就真的愿意让他们这么冲上去吗崽卖爷田不心疼啊。读完全书,如果你站在麦克阿瑟将军的视角,这就是一个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陷害忠良的故事。但是站在杜鲁门总统的角度,这是一个给自己、给国家、给舆论不断制造麻烦的国际大嘴巴。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位将军的。最起码,在我小时候上历史课时,这位将军的形象还是不错的。但是读这本书后,你可能会对他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但就是这样一个将军,在本书中被写成了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为了自己的一些执念,不惜牺牲底下士兵生命的狂人。比如,当美军加入战争后,对北朝鲜的部队开始反攻时,为了赶上一个所谓整整三年的纪念日,既不乘胜追击,又不让士兵修正,为了准时进入汉城,不惜将整个城市炸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士兵无畏的牺牲了。又比如无论是美军还是志愿军,在谈判时,为了很多在我看来是所谓面子工程的条款,拖延谈判、甚至无条件延期。让本来在杜鲁门在任期间就可以结束的战争,又拖延了近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又有多少志愿军战士和美军战士死在一场场无畏的牺牲当中。在我们作为普通平民的视角下,出了被志愿军战士壮烈牺牲所感动的同事,我们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上层架构在思考国家这盘大棋的同时,不要太不拿自己的子弟兵的性命当回事了。如果能这些王侯将相能亲临战场一下,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的 “志愿” 军少牺牲一些呢。最起码,不要整个建制的被活活冻死在异国的树林中啊。读完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反战这条原则。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美化和鼓动战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战者必亡

                          美帝国主义的历史太短,没有历史样本告诉他这是周期律。美帝自认可以俯瞰人类文明,而等待他的依然是周期律。你不去记录真实的历史,就有人按他的方式去记录,就像这本书一样。抗美援朝不容易,今天我们能大张旗鼓地纪念抗美援朝,更是国力的体现。国家复兴,你我也是接力棒的一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更多的细节和前因后果介绍,让后人更立体地理解这场战争

                            (1)时任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都避免直接指责苏联是这场战争真正的罪魁祸首。(2)战争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欺诈行为。(3)1945 年日本投降时,三八线以北的日本士兵向俄国人投降,三八线以南的日本士兵向美国人投降。(4)1949 年金日成拜访斯大林,并告诉他 “北朝鲜人想用刺刀尖捅一下南朝鲜”,斯大林反应谨慎,并在金日成准备南征时,为了不想被指责参与朝鲜内战,斯大林召回了配置在北朝鲜的 7000 多名军事顾问。(5)当印度驻北京大使潘尼迦问,如果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怎么办?周恩来总理的回答干脆有力:“南朝鲜人不要紧,但美国入侵北朝鲜将会遭到中国的抗击。但美国政府阶层的大部分人还是把这一威胁贬为 “恫吓”,而不屑一顾。(6)军事指挥最残忍的要求之一是为拯救多数而牺牲少数。(7)朝鲜战争是美国开国以来第一次战而无胜之役,也是中国自鸦片战争百余年来境外战争中首次不败纪录。总结:朝鲜战争爆发的根源为 1948 年爆发的内战。1950 年初,斯大林出于对独立于苏共之外的中国共产党的戒心,最终同意由苏联扶植的金日成政权南进,以维护苏联在东北亚的利益;斯大林设法通过中苏同盟关系使中国出兵援助朝方,避免苏美直接对抗。朝方一意孤行和苏方自私自利,使朝鲜内战终于升级为中美历史性对决。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点滴

                              曾经震撼世界的朝鲜战争,毕竟渐行渐远。如今南北分野仍在,物是而人非。然而,那些永远长眠在朝鲜三千里江山和中国白山黑水间的数十万志愿军英灵,那些以原始的装备和血肉之躯,使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被迫停止在三八线的百万壮士们,他们在 70 年前的那场 "有限战争" 中的巨大奉献,却是后辈们心中永存的丰碑。英雄之伟大,无可比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美国军政曾被一群弱智把持

                                没看完,实在看不下去了。政府,无论是什么主义或什么权力结构的政府,确实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机智和顺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拖沓和混乱,而且也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把美国政府和军队描写成被一帮十足的蠢货和弱智所把持,那也有点儿太那个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美方的角度解读了朝鲜战争,还想看从中方的角度解读。人民志愿军了不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封印的毁灭诅咒

                                    是不是因为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偏执,导致整个 19 世纪,人类陷于癫狂状态,来回的在世界崩溃和毁灭边缘徘徊,技术让各民族有了武力支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维(你能独立统一,我为什么不行),让武力行动名正言顺。进入 21 世纪,好像没有变的更好,也许只是大家拥有了经济思维,算明白了账,划算不划算,不轻易上头了,危险被封印了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的方法包括 5 部分,1 开篇引言,(故事引题,剖出话题,破题)2 正文(What 是什么,Why, 为什么,How 怎么办)3 结尾(金句总结)。个人觉得他这个思路挺好的,算是给我这样的小白指明了方向,小白脑中无素材,思路也不清晰,如果没有这个模板,我真的不知道写什么,学生时代结束后,就没有再写过任何东西。方法再好,也得需要长时间练习。我准备按这个思路练习一段。希望经过训练,自己不再有老虎吃天的畏难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想起我军人出身的父亲,受他老人家影响,我好像更喜欢硬汉类的小说,记得最开始看的是水浒传,很多字都不认识,还把水浒读成水 "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方人如何看待朝鲜战争,集体遗忘之后的重新梳理。和我们看到的抗美援朝有明显区别。1、我们的胜利一般会花大篇幅描述前因后果,而本书里面没有类似内容。2、本书更侧重政府矛盾,麦克阿瑟与总统的矛盾,以内停战谈判各方利益的冲突。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