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资本的力量
10 年前贝佐斯费尽心力研制的语音音响,无人化超市,现在中国遍地的语音识别已经是普通的标配,人脸扫描也已经普遍,今年的 CES 消费电子展,实时的语音翻译眼镜已经产品化,机器人和机器狗更是进入家庭化阶段。亚马逊 = 中国的当当 + 京东 +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和阿里云,菜鸟驿站)。94 年成立,97 年上市的亚马逊,30 年来一直是科技的引领者,就是 10 年前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亚马逊也是标杆, 2013 年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资本也戴上了舆论光环,到 2014 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华尔街的创富神话达到顶峰。可到 2016 年懂王上台,开始转折,从懂王和贝佐斯的口水战,和沙特王储的恩怨,到这次懂王竞选前贝佐斯命令华盛顿邮报停止攻击懂王,到近期去海湖庄园的拜访,亚马逊以 4000 万美元购买了关于特朗普夫人梅拉尼娅生活的电影版权。华盛顿 “纸牌屋” 越来越不顾忌。小红书现在成为美国人民的诉苦大会,懂王居然发行 “空气币 “。本书讲述的亚马逊总部选址,贝佐斯婚变公关,和马斯克之间的太空竞争,都赤裸的展示资本的力量,充分展示美国的体制就是由不同资本集团的竞争,胜利者瓜分国家利益。资本的竞争残酷无情,这也算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贝佐斯从崇尚节俭的电商老板,成为挥金如土的星际宇航大咖,要佩服华尔街的资本聚集能力,本书出版时的 2020 年亚马逊达到 1 万亿美元(2015 年是 1350 亿),现在亚马逊的市值 2.3 万亿美元,是阿里巴巴的 12 倍,小米的 22 倍,资本的盛宴。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贝佐斯和他的亚马逊帝国实在太厉害了书中的干货让我收获满满,这里分享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1. 客户第一:贝佐斯一直把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这让亚马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做企业也要紧抓客户需求,让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 创新精神:亚马逊从一家小书店变成全球电商巨头,靠的就是不断创新。企业家要敢于冒险,勇于尝试新事物,才能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3. 企业文化:亚马逊独特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我们也要努力打造一个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在这里成长、发光发热。4. 长远规划:贝佐斯擅长制定大方向,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企业家要学学他的战略眼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5. 颠覆传统:亚马逊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挑战传统行业。我们也要勇于挑战现状,为市场带来创新变革。特别是贝佐斯如何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发展,以及亚马逊如何保持创新活力。另外,他对数据和技术的重视也让我很有启发。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亚马逊和贝佐斯的成功之道,对我们这些企业家来说,书中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如何使用这本书?做生涯规划的探索者📖 书名:贝佐斯传:贝佐斯及无边界的亚马逊🎁如何使用这本书?做生涯规划的探索者🌟 因对 “服务、创造力、个性、洞察力和独创性” 的杰出贡献,贝佐斯被授予 “国家肖像奖”。在当晚的演讲中,贝佐斯感谢在场的家人和同事对他的热情支持,谦虚的谈吐风格一如既往。🌟 “我做成的每一件事,不管是有趣的、重要的,还是有益的,前期都经历了无数试验、错误和失败。” 他说,“我身上全是失败的烙印。” 他回忆为什么要从博物馆推荐的一众画家中选择麦柯迪:“我要找一位超现实主义高手,他能够把我身上的每个瑕疵、每个不完美、每条伤痕,都清晰地画出来。”🌟 “我真的相信,只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人们有决心和热情,有强大的目标,就可以找到走出任何困境的出路。这就是我们人类现在需要做的。我相信我们会这样做,我很确定。” 他的回答表明,他完全相信只要拥有具备强大技术、聪明大脑和意志坚定的发明家,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至少在那一刻,他看起来还是那个理想飞扬的老杰夫,而不是那个创造和经营着一家满身争议的大公司的亿万富翁。亚马逊到底是在推进世界走向精彩未来,还是在消灭支撑了它自身成功的公平竞争和自由企业精神,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 事实证明,这位身体越来越健硕、脑袋越来越光洁的 CEO,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复杂。他是一位饥渴的读者,经常带领高管们讨论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之类的书,他不愿做常规之事。员工被要求学习他的十四项领导力原则,包括客户至上、对人才的高标准、节俭。他们要接受培训,每天在工作决策中如招聘、提拔员工,甚至对产品进行微小改动时,都要考虑这些原则。🌟 一时间,在公众眼中,亚马逊的创始人是如此多面:一位发明家,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 CEO,一位太空创业者,一家报纸的救世主和新闻自由的狂热拥护者,以及一个令人生畏的垄断者,小企业的敌人,仓库工人的剥削者,绯闻小报的主角。🌟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段商业历史,旧的规则似乎已不再适用于这家拥有全球最高统治权的公司。它探讨了当一个人和他的庞大帝国完全摆脱束缚时,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亚马逊的核心理念是 “以客户为中心”,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替用户发明,贝佐斯在亚马逊建立了一个发明系统。这个发明系统的创新流程很简单:想出点子,改良它,找人否定它,再排除否定。它还有三个特质:敢于想象不可能、敢于承担风险和代价、敢于扩大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客户神圣的永不满足,为亚马逊永不熄火的创新引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贝佐斯希望亚马逊能够永远维持 “第一日” 公司的活力,他很推崇重复性流程和强制性机制,六页报告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为了避免公司滑向 “第二日” 公司,贝佐斯用机制来取代温情脉脉,刻薄的淘汰机制和独特的薪酬方案,很残酷,却有助于亚马逊的高速增长。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本新出版的书是我从领导那借来的。看得很认真。这不仅仅在写贝佐斯这个人,更多的是亚马逊的成长,管理理念和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贝佐斯真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领导者,对创新有着敏锐的嗅觉和足够的耐心,但对低效浪费几乎零容忍。他对员工可以说是压榨到不行,但是或许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之道吧,996 在哪都一样。真的是敬佩但不喜欢贝佐斯这个人。但是他利用创新,对技术的偏执和利用杠杆,确实在过去的 25 年创造了商业的奇迹。所向披靡的亚马逊在本书中唯一没有打赢的战役在中国,对手是阿里和京东。不知道下一个 10 年是一种什么格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翻贝佐斯传小感亚马逊公司之所以行业地位不可撼动、发展势头持续强劲,主要有两大利器,一是创新,二是效率。这主要得益于,掌舵人贝佐斯在亚马逊不仅科学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发明系统,还精心打造了一个精密的管理体系。如果说爱迪生的重新发明发明是推动了发明专业化职业化,那么贝佐斯的再次发明发明则是促成了发明团队化系统化。与爱迪生时代不同,贝佐斯所面临的发明更加注重大规模协同、团队化合作。贝佐斯通过规范流程、塑造特质等方法,在亚马逊构建起一套有效运转的发明系统,使得不确定性十足的发明活动逐渐逼近有迹可循、有章可依的确定性工程。系统之下,不是某个个人是发明家,而是大家协同组织起来的团队、系统、公司才是发明家。为确保不断发明、持续创新以及把发明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推向市场,贝佐斯力推把亚马逊打造成 “第一日” 公司而不是 “第二日” 公司,通过建立六页报告制度、运营回顾会议、末位淘汰机制、超额奖励薪酬方案等制度,在亚马逊构建起一套精密的管理体系,使得亚马逊成为一台充满活力、永葆激情的协作机器。伟大的企业家,不但要让员工为自己打工,更是要把公司打造成服务自己利益的机器和工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贝佐斯传》这本书不仅讲述了贝佐斯如何引领亚马逊从成功走向无敌,还描绘了贝佐斯和亚马逊备受争议的那一面。这些内容能让我们了解贝佐斯和亚马逊的多面性。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一,为什么贝佐斯总喜欢提到 “以客户为中心” 这个理念?第二,亚马逊的创造力很强大,贝佐斯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怎样的 “发明系统”?第三,贝佐斯在亚马逊构建的管理体系是怎样的。本书的前篇还有《一网打尽》,大家可以结合来读,亚马逊的核心理念是 “以客户为中心”,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替用户发明,贝佐斯在亚马逊建立了一个发明系统。这个发明系统的创新流程很简单:想出点子,改良它,找人否定它,再排除否定。它还有三个特质:敢于想象不可能、敢于承担风险和代价、敢于扩大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客户神圣的永不满足,为亚马逊永不熄火的创新引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贝佐斯希望亚马逊能够永远维持 “第一日” 公司的活力,他很推崇重复性流程和强制性机制,六页报告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为了避免公司滑向 “第二日” 公司,贝佐斯用机制来取代温情脉脉,刻薄的淘汰机制和独特的薪酬方案,很残酷,却有助于亚马逊的高速增长。作者在《贝佐斯传》中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商业竞争、现代社会乃至我们的地球而言,亚马逊和贝佐斯的存在是不是件好事?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显然秉持怀疑态度,他把亚马逊称作 “拥有全球最高统治权的公司”;他注意到贝佐斯的身价不断飙升,而亚马逊仓库里的蓝领工人却在艰难度日;他在书里引用许多离职员工对贝佐斯的质疑,比如,“他继续聚敛无尽的财富,却很少做一些服务公众利益的事情”,等等。最让他担心的是,亚马逊似乎真的进入了无敌之境。有批评者说,亚马逊聚敛财富的同时,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八卦小报传播他的私生活丑闻,媒体发表关于他和亚马逊的负面报道;美国政府对亚马逊发起反垄断诉讼。可这些,都无法撼动亚马逊前进的步伐。作者在书里说,“亚马逊到底是在推进世界走向精彩未来,还是在消灭支撑了它自身成功的公平竞争和自由企业精神,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对于商业竞争、现代社会乃至我们的地球而言,亚马逊和贝佐斯的存在是不是件好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亚马逊的吐槽杂烩相同的一段时间,所站的立场不同,看到的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事实。作者梳理了 2010 年 - 2020 年 Amazon 高速扩张和备受争议的发展历程。亚马逊不断的扩充品类、不断的新建仓储中心、绕开 UPS 和联邦快递自建物流配送、进入影视娱乐、进入印度市场等等。不断的进化,长成了万货帝国。作者笔下的亚马逊大部分是负面的,一个偏执狂的老板、一套刻薄的末位淘汰机制、高压的工作氛围、只讲效率不服务社区的强硬行为。如果我们把作者笔下的亚马逊换成珠穆朗玛,这一切的负面都会消失嘛!大概不会,时代的洪流下,注定只有一分部人能获利,必会物竞天择!1. 爱迪生的天才之处不在于发明,而是构建一个让研究人员、工程师可以最大化发挥才能的系统;2. 发明是我们的基因,技术是我们用来发展和改善全方位客户体验的基本工具;3. 在大多数 OP1 会议中,贝佐斯通常都会最后发言,这样团队不会因他的个人意见而受到影响;4. 亚马逊将这些数字和新的广告收入放在财务报表上不引人注目的 "其他收入" 中,所以像微软和谷歌这样的潜在竞争对手才不会意识到商业云计算的真正吸引力;5. 重复性流程和强制性机制,目的是推动团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新;6. 平均值不是好的衡量标准,需要去看实际值、高点、低点以及原因,平均值代表懒惰;7. 亚马逊将商业机会分类两类 a. 竞争对手众多,市场已经成熟,亚马逊会迅速行动,唯快不破;b. 暂无竞争者,市场不成熟,亚马逊会耐心实验;8. 亚马逊的自营品牌可以查看公司第三方商城的销售数据,快速识别新的消费趋势,发现哪些产品卖得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