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3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不吃肉,就会被吃掉

    《素食者》讲的是韩国女生英惠,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和妻子,过着普通平淡的生活。做了一个梦,突然开始不吃肉,彻底成为一个素食者。悲剧从这里就开始了,或者说,悲剧一直都在。《素食者》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为艰涩的一本书,每个字我都看得懂,连成一句话,就像一份份咒语一样,把你拽入恐惧的深渊入口。🌷 本书分为三个小节:素食者、胎记、树火。它们是彼此分立的章节,也互相联结的三个部分。看 “素食者” 的时候,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我看到肉就不舒服。看 “胎记” 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情色小说,还是在检测核酸时看的,炎热的午后里,冒的却是冷汗。看 “树火” 是在晚上,整个人哭得像鬼一样,到处都埋藏着泪点。️ 你是一棵树吗?发生改变后的英惠,从全素食物到拒绝食物,只喝水,吸收阳光。她说自己是一棵树,倒立的时候,身上会长出叶子,手掌会生出树根,植物不需要摄入食物,只需要阳光和水。可人终归变不成植物,那么英惠想的是重归土壤,或许会得偿所愿,来生做一株自由自在的植物。️ 谁才是正常的呢?拒绝任何肉品的英惠,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老妈高举着夹肉的筷子,祈求女儿尝试一口她曾经最爱的食物。姐姐责备妹妹不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言语尽是敲打和奚落。丈夫一副受害者模样,对于妻子的异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父亲呢,给了英惠两巴掌,并让全家人帮忙,想把肉直接塞进女儿的嘴里。然后,英惠割脉了,住进了医院。背她去医院的是她的姐夫,一个惦记这小姨子的艺术家。我不知道这里边谁是正常的,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欲望是否会完全吞噬掉一个人?英惠的姐夫,是一个艺术家,在妻子那里听说了英惠身上还留有胎记的时候,对小姨子心生觊觎之心。一步步诱导英惠展示自己,也一步步走进了妻离子散的结局。在他眼里,英惠具有一种野性的美,这种美时刻勾连着自己的欲望,最终欲望满足了,他也被吞噬其中。这过程,我除了看到恐惧,还看到了平静。是否,为了心中的那份欲望,值得付出所有?️ 你还会吃肉吗?从前的英惠,喜欢吃肉,也特别擅长处理肉类,做出美味的佳肴。因为一个梦,彻底颠覆了口味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梦,也不仅仅是一个梦。它是过往所有经历的集中爆发,父亲的暴力,姐姐的恐惧,丈夫的无视,这一切的一切。让英惠对过往的那些脸,都产生了恐惧之情,这人间,于她而言,还不如做一株植物来得自在,只需要阳光和水就足以站立着。️ 这一切,是否是一个梦?整本书看完,我发了会呆,不知道在想什么,把眼泪擦干。我想,明天我依旧会吃肉。我也会记得那个叫英惠的女子。🌷 这一切,是梦,又不是梦。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不吃人,别人就要吃你——我读《素食者》

      英惠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韩国女子,普普通通的长相,普普通通的家庭,上着普普通通的大学,结了普普通通的婚,普普通通地度过每一天。她的丈夫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妻子。直到有一天她变了,她好像变得不普通了,实际也没什么特别,她就是不吃肉了,她成为了一个素食者。原因是她老是做噩梦,梦里总是血腥的恐怖的肉食场面。素食,让她自己心里好过一些,不那么害怕。但是故事就从这里正式开始了。作者韩江用三个部分把后续情节舒展开来。这三部分可以看成三部独立的中篇小说,也可以合三为一看成一本长篇小说。我倾向于后者。这本书一经出版在韩国再次引起广泛讨论,像当年《82 年生的金智英》那样,大家再次关注韩国女性地位。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获得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第一部分叫做《素食者》,看这部分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本家庭小说。故事一直在他们家庭里发生,就是从小家到大家而已。丈夫对于妻子突如其来的改变,很费解。冰箱里的肉类食品全部扔掉,家里饭菜跟和尚吃的差不多。他有些无法忍受,更无法忍受的是他携眷跟领导聚餐的时候,她一口都不吃,因为都是肉。领导夫人的热情夹肉,她熟视无睹,这让他没面子,更让他可能得罪领导。他很生气。于是他向英惠的娘家投诉,希望娘家人劝劝她,不要再这样。这样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英惠一家趁着英惠姐姐房子入伙的契机,一起来到首尔,希望劝英惠恢复 “正常”,继续吃肉,不要再让他们丢脸了。爸爸、妈妈、姐姐、弟弟轮番上阵劝说,英惠岿然不动。最后弄出流血事件,英惠被定义为 “疯子”,丈夫也和她离婚了。第二部分叫做《胎记》。全世界离她而去后,还有姐姐和姐夫愿意照顾她。姐姐是因为爱,姐夫是因为性欲。从这里开始,我感觉自己是在看色情小说,看姐夫如何一步步引诱小姨子。艺术家的姐夫是从知道英惠屁股有一个绿色胎记后,就浮想联翩。从想把她作为艺术作品,到想把她完全占有了。姐夫盘算着 “疯了” 的英惠更能接受他这种 “先锋” 的思想。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她姐夫的确是个艺术家。我惊叹作为一个女作者,她竟然可以把男性的性心理和性幻想写得那么真实,代入感十足。让人看了面红耳赤,我都怕人知道我在看黄色小说。而在前面的描述中,英惠丈夫一再强调自己幻想对象是自己的大姨子,也就是英惠的姐姐。这样一个对比,更值得玩味。第三部分叫做《树火》,最后这个故事已经从家庭走向社会,我感觉是一本社会小说了。因为连她姐姐都把她送她去精神病院了,她越来越觉得是一棵树,越来越不能跟这个社会融合。医生、护士、护工都觉得她是一个不配合的病人,不断对她升级治疗,而那些治疗近乎虐待。这个时候的叙事者是从姐姐的角度了,姐姐其实觉得自己也快 “疯了”。但是她不能 “疯”,她还有儿子要照顾。她还要努力赚钱、教育小孩还要和这个把人逼疯的社会相处。所以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也可以看到 “吃人” 两个字。“我想变成一棵大树,我高兴时开花,伤心时落叶。” 这也许很符合英惠的心声,但是人做不了树,最多也就是做个植物人。

        转发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荒诞的生命

        看完心里会极其烦躁和难过。每个人实际上都不会被理解,万物皆苦,各有各的崩溃。这两年对韩国文学有了更多的欣赏(以前也没怎么看过),像是剧本一样的小说,从隐含的主题,到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无论是场景刻画,还是微妙的心理展… 都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边作为旁观者惊讶于剧情的发展,一边又似乎共情每一个人内心的不堪与彷徨… 这简直拿到剧组就可以拍部电影出来的。所以,成为一株植物真的就可以开心一点嘛?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了某个同学的书评才来看的书🐑

          1 我看了书之后发现这本书还获奖了,获得了布克奖,我猜想这本书之所以能获奖是挺挑战大众审美的,里面的文学表达挺先锋的,以至于很多人看完书如果不细细思考很难接受这样的内容。2 其实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挺怪的,就是很难说清楚那种感受,真的回到现实,如果我们身边的人突然决定吃素,我们其实应该不会有很大反应,最起码不会不理解这个人吧!不会像女主的老公那样跟她离婚。好,就算我们不理解这个人吃素,我们是不是可以沟通呢?我想如果我们身边的人如果决定吃素肯定是有某种原因的,而通过沟通也可以达成共识的,就是说这个事也其实没有那么难,所以,我觉得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矛盾和夸大了吃素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我猜这大概是很多人看这本书接受不了的原因。3 那看书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作者肯定不是想表达一个人突然吃素然后最后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故事。作者是借由吃素这件事情来隐喻了一些社会现象和她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本书可以称之为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不吃肉,全世界的人都要吃掉你。那这句话在表达什么:大家都在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下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你突然不想这样活了,你想放飞自我了,你不想再压抑自己了,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大众社会都会告诉你,你不能这样,你得跟我们一样活。这个讨论的是社会包容度的问题以及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去理解我们周围跟我们不同类型的人,或者说我们即使不理解,那么我们能不能够做到闭嘴、不去指摘别人呢。很显然,透过作者表达女主的故事,周围的人不仅对女主不够包容、不够理解、同时还会觉得她有病。这是核心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讨论的一点,而这类型的书之所以能够获奖,也就在提醒我们,我们都渴望自由世界,但是很有可能我们的自由都是被我们自己扼杀了,我们的自由被我们的偏见给扼杀了、被我们不允许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存在给扼杀了、被我们不能平视别人给扼杀了。而要创造一个自由社会,就得允许 70 亿人有 70 亿人的正常,就需要我们每个都能够允许别人做别人,我觉得这是这本书存在的最大的意义。4 其实女主的姐姐和女主两个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女主在努力冲破压抑自己内心的东西,而女主的姐姐,一直都在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她一直选择克制自己、压抑自己,我觉得我们社会中大多数的人其实跟女主的姐姐很像,而我们要从女主的姐姐跨越到女主的那个阶段,从压抑自己到不顾世俗眼光去解放自己,这条路漫漫长且又需要十足的勇气。5 愿我们都能克制住对别人的偏见和指摘,化戾气为勇气,不做别人的地狱,多做一些挑战自己的事情。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刘昕#2202#02#《素食者》: 韩国男权社会下悲惨女人的缩影 - 英惠英惠,小说的主人公,一个病态的素食者。小说刚开始以丈夫的视角对她进行大段的描写,因为长相普通,因为任劳任怨,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家庭劳动的主力。给丈夫准备早餐,准备上班时穿的衣服,丈夫还显得无能为力的被动接受这般妻子的存在。这种态度让我联想到本次冬奥会韩国大量网民炮轰中国短道速滑原韩籍教练安贤洙,是自己的时候不好好珍惜,失去了的时候又恶语相向。若不是念在韩国偶像剧的份上,我对韩国男人是天生没有好感的。英惠的精神分裂在小说里面是源于一场梦,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原生家庭 (父亲的暴力,姐姐的隐忍) 和丈夫的扭曲对待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小说里面从文字上看她应该是很悲惨的,从开始的不吃肉,只吃素食,到最后的不进食,通过胃管导流注射,因为严重营养不良,瘦的皮包骨头的躯体,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丧失了作为人的意识。但我个人更加同情的是她的姐姐,家庭的唯一劳动力 (丈夫的微薄收入可以忽略不计),面对一个生病的妹妹,体弱多病的儿子,严厉的父亲,出轨的丈夫,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她不断隐忍,想必是那份承重的责任感吧!顺便也来说下我的原生家庭,我也有个退伍军人的父亲。本来射手座的我小时候是很顽皮捣蛋的,因为父亲的价值评判中所谓的顽皮,小时候挨过数不清的打,膝盖跪搓衣板跪肿过,被倒过来系脚吊起来过,戒尺被打断过。也许是被如此严厉的管教过,我骨子里的好动基因被冷冻了,于是选择了犹豫,选择了迟疑,导致我成年以后在很多次重大问题选择上都不够果断。有时候甚至有些怀疑自己会不会有 “创伤应激性”,会不会抑郁。时至今日,看完了这部小说,和女主人公对比后,我发现自己还行。毕竟,我不是素食者,不会幻想自己变成一棵树,我还是愿意食荤和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书读起来不到两个小时就读完了,还是略感压抑的,英惠想变成一株植物,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动物世界,狮子一个跳跃扑在羚羊的身上,狠狠咬在喉咙上,我妈妈总说感觉自己是那个羚羊,看着感觉一阵虚弱和悲凉,这么一想,不知道我妈妈有没有那个想变成植物的瞬间,我没有问过她。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次崭新的阅读体验

                今天的阅读感受很丰富。刚开始读的时候跟朋友吐槽说 “韩国出圈儿的女性小说怎么都如此压抑啊… …”,但这同时说明本书成功地牵动了读者的情绪,让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挂心起来,从而想要读下去。这本书由三个中篇小说构成,每篇小说中有一个主视角,本书主人公的自述部分很少,我们会从她身边人的视角,从一条时间线上的不同节点,来拼凑整个事件的始末,去还原一个 “真相”。我很欣慰自己跨过了同情与批判的情绪,我不再单纯地同情境遇悲惨的一方,也不再一边倒地批判责任人,而是进入到每位叙述人的视角中,从他们的立场感受与判断,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虽然作者将压抑的大网织得密实而厚重,仿佛一点光亮都透不进来,但不可否认,有些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他们的困境,我们没法感同身受。我们能做的就是感恩并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有机会,那就争取成为能够撕裂黑暗的光。另外,因为书中将 “绝望” 描绘得太具体而生动,一些画面感很强的片段应该属于拍出来会过不了审的程度,所以,不建议未成年以及情绪低落者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饿死也许是个好主意

                  我是认真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做你自己

                    做一棵树做一场梦做一个人做一颗没有形状的树做一场没有终点的梦做一个活出自己的人做一个被树缠绕的人做一个被梦吞噬的人做一个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不吃肉,人们就会吃掉你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在布克文学奖颁奖礼上的致辞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说实话,没有看懂。只是觉得如果英慧早些去看心理医生或许会好些。替她难受无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隐秘地带

                          常识常常会跟我们说,隐秘地带是脏的。所以大部分人像穿衣服一样戴着面具,遮掩着隐秘的内心。这本书并没给我太多美感,但我能理解其中的真实,真实的绝望与放弃。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抛弃,抛弃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方式,不喜欢的配偶。抛弃面具,像一只鸟儿一样,赤裸地起飞,幻灭。留个纪念活着的人反省和回味,直至遗忘麻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看一块肉腐烂的过程

                            黑暗的森林、吊在竹竿上的生肉、鲜血直流的眼睛、被杀掉的人、被砍断的脖子、长出双手的鸟和胯下绽放的花朵。 暴力、血腥、近乎于变态的诱惑,欲望,救赎…… 韩江的这本《素食者》,用一种抒情却又撕裂的风格,把它们微妙地融为一体。厌食症,负能量重,原生家庭不好,内心脆弱的男人,以及婚姻不幸的女人,慎读! 看过的人,很容易联想起卡夫卡的《变形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不同的是,卡夫卡和鲁迅选择的是 “受害者” 的第一视角,而韩江选择的是丈夫、姐夫和姐姐的第三视角。 这本小说,由三个短篇组成。主角,是两姐妹,她们在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姐姐选择忍受,而妹妹英惠,则选择清除掉自己身上的暴力。她认为吃肉象征着人类的暴力,于是一场噩梦过后,她决定不再吃肉。 第一篇《素食者》,就是从英惠的噩梦开始的。凌晨四点,她将冰箱里所有的肉,用黑色袋子包好,放满了客厅,准备全部丢掉。而在这之前,她还是个烤肉的高手。所有人都想不通,之前看上去如此正常的一个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变成了这样? 丈夫不理解她,嫌弃她,逼迫她,最终抛弃她。父亲和小舅子为了让她吃肉,强行把一把糖醋肉硬塞进她嘴里,逼迫她用水果刀自杀。 第二篇《胎记》,充满着变态的欲望、隐秘的心事,是整部小说里我觉得最疯狂、最让人着迷的。英惠自杀被救,恢复之后,半吊子艺术家的姐夫陷入艺术瓶颈,却因为英惠屁股上的胎记,痴迷成狂。为了所谓的艺术,引诱她,并且和她发生了关系。最后俩人被姐姐捉奸在床,英惠也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第三篇《树火》,主要就发生在精神病院。英惠被丈夫抛弃,父母也不再和她联系,姐夫不见踪影,只有姐姐,企图想要拯救她。姐姐在拯救英惠的过程中,逐渐醒悟,那些隐藏在平静生活中的童年创伤和精神暴力,她和英惠所经历的,是一样的。她拯救的不过是她自己。 而此时的英惠,开始拒绝吃任何食物,拒绝交流,把自己当成了一棵树,一棵只需要阳光和水的树。     “她不是不想活下去,只是不想像我们一样活下去。” 至此,所有的家庭、关系,都碎成了渣,所有人的内心,都经受剧痛、煎熬。 作者韩江,因为这本小说,成为了亚洲第一位获得国际布克文学奖的得主。 她在颁奖礼上说: 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shì)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小说最终,也结束在了英慧奄奄一息的时刻。 看这本小说,很像是在看一块肉慢慢腐烂的过程。有人读完,说几天都不太想吃肉,有人白天读完,晚上就做噩梦。 我自己读完,有一种十面埋伏,草木皆兵的感觉。不知道在看似安全的日常生活背后,自己的人生是否也会像书中的女人一样,暗流涌动,在某一刻,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决定,就轰然倒塌?———————— 好话分界线 ———— 语言和叙事结构读起来有些急躁和老套,特别是第一篇,到第二篇第三篇,明显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在渐入佳境。不管怎么看,都不太相信它可以打败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还有阎连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由于暴力,我选择变成一棵树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眼中,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 “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的一面” 但正是因为英惠的平凡和普通,他的丈夫才会选择和她结婚。他对妻子的期待就是希望她能胜任平凡妻子的角色,备好一日三餐,外出时能够保护丈夫的颜面。他试图将妻子的个性和思想全部抹去,沦为服务于男性的保姆和工具。两人之间没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仿佛英惠只是家中的一件家具。在一场噩梦后,英惠变成了素食者,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在家里只能吃素、禁欲的生活、妻子在饭局上的异样表现也令他狼狈不堪。之后,在家族聚会中英惠割腕,她住进了医院,一个清晨,英惠赤裸着上身坐在医院外的长椅上,并咬死了一只鸟,因此,英惠不得不接受精神方面的治疗。这一切都令她的丈夫颜面尽失,他不敢想象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也不会接受。于是,他迅速提出了离婚,像丢弃废物一样把英惠抛弃了。  关于英惠的家庭,英惠的父亲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英惠和姐姐从小就遭受着父亲的暴力。长大后也是如此,在家庭聚会中,英惠在家人的软硬兼施下也拒不吃肉,父亲被她的忤逆激怒,用暴力和强迫的手段,往她的嘴里塞肉。英惠采用最决绝的方式作出反抗,用水果刀划开手腕上的动脉,鲜红的血好像雨水一样滴落在白色的盘子上。她父亲的暴力,给英惠留下了巨大的阴影。特别是小时候吃狗肉的事件,给了英惠巨大的刺激。家里的狗咬伤了英惠,父亲听说跑死的狗的肉更嫩更香,于是就把狗拴在摩托车后,一圈一圈地跑。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它那垂摆的四肢和满含血泪的、半闭的眼睛。他们说要想治愈狗咬伤,就必须吃狗肉,英惠吃了一整碗的狗肉汤饭。“紫苏粉也没能彻底盖住狗肉那股刺鼻的膻味。至今我还记得那碗汤饭和那只边跑边口吐鲜血、白沫的狗,还有它望着我的眼睛。但我不在乎,真的一点都不在乎。” 这些暴力的阴影,成为了英惠的噩梦:她梦见数百块硕大的、红彤彤的滴着鲜血的肉,她浑身被鲜血浸湿,她忘不了牙齿咀嚼着那块软乎乎的肉,咽下肉汁与血水的感觉,和地面的血坑里映照出的那双闪闪发光的眼睛以及自己的脸,那是自己的脸却也不是,她无法解释这种似曾相识又倍感陌生的感觉…… 也无法讲明那种既清晰又怪异和恐怖的感觉。以及 “有人杀了人,然后有人不留痕迹地毁尸灭迹。我记得凶器是一把铁锹,死者被一把硕大的铁锹击中头部而死。钝重的回声,瞬间金属撞击头部的弹性…… 倒在黑暗中的影子是如此清晰。”“亲手杀人和被杀的感觉,若不曾经历便无法感受的那种…… 坚定的、幻灭的,像是留有余温的血一样的感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所有的一切让人感到陌生,我仿佛置身在某种物体的背面,像是被关在了一扇没有把手的门后。不,或许从一开始我就置身于此了,只是现在才醒悟到这一点罢了。一望无际的黑暗,所有的一切黑压压地揉成了一团。”……  这些噩梦击垮了英惠,因为她是暴力的受害者,来自丈夫的暴力、父亲的暴力、社会的暴力,并且让受害者顺从,“挨打的人没有任何回应,连声呻吟、尖叫和啜泣都没有,仿佛不在那里,又像压根不存在”,英惠痛恨着这一切。但她同时又意识到自己也是施暴者,因为身份和力量的差距,自己不能向施暴者反击,于是便抽刃向更弱者,例如那碗紫苏粉都不能盖住腥膻的狗肉汤。于是她决定吃素,用极端的方式来终结自己身上的身份暴力。可是她依然不能获得平静,噩梦还是纠缠着她,因为 “一个人能够纯然无罪吗?发誓不伤害任何东西吗?然后呢?” 于是,当她的姐夫在她的身上画满奇异浓郁的花朵时,她便不再做噩梦了,这意味着人类的身份令她厌恶,她只有变成花草,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但她的这种境况,却被自诩为艺术家的姐夫利用,满足他自己肮脏的欲望。  就像英惠的母亲说的:“你现在不吃肉,全世界的人就会把你吃掉”,随着英慧更加极端的的反叛,父亲的暴力、丈夫的抛弃、姐夫的利用、姐姐的疏远…… 接踵而来,于是英惠选择变成一棵树,只需要阳光和水,拒绝食物和交流的一棵树。  黑色的雨水、黑色的树林、被大雨淋湿的灰白色的病人服,湿漉漉的头发,漆黑的山坡,英惠一直站在那里与黑暗的雨水融为了一体……  这本书中充斥着血腥的噩梦、恐怖的幻想、奇异的花草、扭曲的艺术,这本书是理智和疯狂的碰撞、暴力与美的纠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压抑的韩国小说

                                结构上来说,三个中篇小说都可以独立来看,同时放在一起又拼凑出了一个完整故事的样子,没有罗生门,只有不同的受害者。这类虚构小说我是不太喜欢的,而且韩国对于压抑的女性描写让中国读者无法感同身受。我感觉我们的女性没有那么痛苦和压抑,我们对女性的包容和尊重也远高于韩国,当然我也希望听听中国女读者的感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视野、格局不够者,内向封闭者,伤春悲秋者,慎入。

                                  不是所有书都适合所有人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情绪底色,不同认知程度的人,都该懂得挑选适配自己的书。
                                  本书我不剧透。我只说,什么人没必要,且最好不要看本书。1. 童年不幸,家庭矛盾繁多,自己已然招架不住者。2. 多愁善感,恨不得学黛玉葬花者 3. 平时内心脆弱、敏感,易钻牛角尖者 4. 没有形成独立且自洽思想体系者。5. 没有反省习惯渠,专门擅长在他人身上找问题者,6. 感觉人生灰白者 7. 该怎么读。1. 可以当成一次自我审视的思想实验,2. 在情境里,觉得不对的地方,你怎么让它对起来 3. 如果配合这几个专栏,会获得更大收获。—— 陈海贤老师三部曲: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武志红自我的诞生。心理学。4. 能沉浸。能抽离。5. 观察,不批判。6. 看到智慧,看到悲悯,而非灰败与悲情。7.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看到开头男人挑选妻子的内心想法就震撼到了我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一种奇怪却很激烈的方式,向曾经的暴力与冷漠做出的反抗

                                      变成一棵树,好像是一个无关他人的选择和想法,却在这个社会里被干涉和阻止。想对抗的是曾经冷漠和暴力相对的行为。结果还是让周围更温柔的姐姐承担了这个奇怪的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篇韩国人的文学,是一个多么敏感的心灵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文笔。说实话呢,读的我很不舒服,我似乎能理解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东西让我感觉冷。又似乎根本不知道作者文字背后要表达什么。故事其实蛮简单,稍微有点点小变态。可能也真就是简单的像文字本身一样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奇异的梦里或许才是生命的本质

                                          主人公因为梦而让自己的生命滑向了完全不同的境界。精神病院的人,也许只是再精神上进入了另外的世界?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