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7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素书不素

    据说《素书》在古代的地位仅次于《道德经》《易经》,但它没有《道德经》《易经》晦涩难懂,比较浅显易懂。是古代高人、隐士、谋臣、将相奉为千古不传的谋略之术,虽然说是这么一说,我本人浅薄,读起来还是吃力。我看这类书多少有点寻找自我安慰的成分在里面,其他地方我不行,找平衡我最行。事物的规律才是 “道”,办法、方法仅仅是术的层面,体用术即为道法术。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掌握办法、方法时,一定要研究背后的 “道”,也就是规律与本质。春播秋收,水往低处流,如果与人相关的,一定要去研究背后的人性,本质的底层逻辑。能够思考到这个层面,也许就是另一种降维打击。这里就阐述了自然界一些现象,孔雀为什么开屏?为了吸引异性,就是说伴侣是靠吸引来的不是靠追来的,否则必不长久。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凡有大成就者,都把修养作为磨砺陶冶人性的基本方式。所以,修一颗公心,不做烂人,这是素书想教会我的东西吧?

      16
      2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黄石公管理学

      做管理的,做产品的,做外联的,搞创业的,搞人事的,搞行政的,乃至准备上市的同学,都可以来看看这本《黄石公管理学》,摆事实还讲道理,条条皆是模型,字字价值连城,虽名为《素书》,实则一点儿也不 "素",可以说是无数血汗和生命凝结而成……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言简意赅

        张良运用《素书》的法则和谋略,使刘邦在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屡次化险为夷、遇难呈祥,以至于刘邦发出有名的慨叹:“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素书》具有惊人的实践性和极大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该书也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这在该书的每一章中都可以体现出来,而最后一章排比式的警句箴言尤其精彩绝伦,表明作者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对老子和《易经》的哲学有着独到而深入的认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素书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此书,对现代人有用,也没用。如果张良以此书帮刘帮取天下,要么是扯淡,要么当时文盲太多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大道理都懂,但属实难读

            这本书,是听小伙伴提起的,说是本神书。张良学完,就变得十分厉害。写书的还是个隐士。我一想还能这么玄乎,就找来看。原来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就像论语一样,告诉你怎样算道,怎样算仁,怎样算礼,怎样能成功。古代讲大道理的书很多,而且人家说的几乎也都对,道理我们也都懂,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呢,可能现代人不是缺大道理,而是缺小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书里说顺应规律就能成功,可什么是规律呢?这个东西就需要参悟了,而现代人的参悟,是学习,是反思,我当然知道顺应规律可以,可规律是啥,规律在哪,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期待有一天,我们再度重逢。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素书

              素书,在很多介绍里面当做权谋之书,但实际是智慧之书,有点老子的自然之道风格。开篇的道德仁义礼,就要求很高,需要反复体验和观察生活。例如:道是自然运行规律,无论是天道、地道还是人道,都需要现在所谓的 “洞察能力”,这一条达到了,后面四个不用特别关注了。德也是得,也就是欲求,能够给予他人即为德。现在提倡的关注客户需求,即为德的应用。素书是好书,却不是马上可以学会的权谋书,而是一个大智慧的提升格局的书,需要用时间和全身心来践行,才有收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X宝圣书

                言简意赅,多读、多学、多用、多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素书的故事

                  人芸黄石记,而今从头越。一书一世界,次第素花开。古有张良计,今有万学经。坊间多歧路,仍须暗中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创业者及为人父母者读一读

                    《素书》是中国古代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相传为秦末汉初的黄石公所作。这部作品涵盖了古代的哲学、道德、历史等诸多方面,被视为古代智慧的集大成者。在《素书》中,作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阐述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实用建议,给人以启迪和指导。在《素书》中,黄石公通过自身的经历,展示了从草根到卿相的逆袭过程。他强调了思想精髓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获取成功的关键。他主张 “道、德、仁、义、礼” 五者兼备,才能真正实现逆袭。具体而言,道是指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理解;德是指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仁是指关爱他人,具备同理心;义是指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礼是指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保持谦逊和尊敬。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构成了作者逆袭的核心思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览全篇,睿文批注繁冗,获益良多,所谓素书,宋人张商英释意:“素者,符先天之脉,合玄元之体,在人则为心,在事则为机,冥而无象,微而难窥,秘密而不可测,笔之于书,天地之秘泄矣。” 以此论之,《素书》乃暗藏天地之玄机,万物之阴阳,成败之要义,治国安邦之妙策,明君得此,俯察人情,洞悉肺腑,仰观天道,知其进退,得其要旨,必能兴邦安民,富国强兵!如此奇绝之书,能尽得其玄妙者,未知有几人,后世评述,子房亦未得其详。“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亦无以出此矣。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者,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 贤达如子房,尚不能算无遗策,而有经天纬地之才者孔明仍有百密一疏之时,身先身后通晓八百年的刘基可谓神机妙算,终至名落相位,遗恨终生,若得《素书》之密要,必能风云际会,御控乾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素书

                        《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书中语言高度精炼,字字珠玑,句句名言。书中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恰到好处。参透书中道理,肯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素书》是一本天书,简洁地直指人心和道心,犹如一盏人生的明灯。但是,这盏明灯有一个局限性,那就是只能一个人用,不能让大家都用。当只有一个人知道时,才能占据思想的高地,统驭别人。当人人都知道时,就将这种差异性消除了,也就不存在这种位势了。这也是《素问》在现代社会中作用不大的原因所在。也就是,当秘籍已不成为秘籍时,一些杀招就不起作用了。但是,《素书》真是一无是处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其实对于当今社会还是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只是《素书》的论述方式过于简洁,使人误以为所谓的 “天书” 也不过如此。这或许就是古人的高明之处,看似平凡的书却使上智者得道,中智者得德,下智者得仁义,全凭个人的慧根和悟性。遍观古代的著作如《道德经》、《易经》者莫不如此。因此,以今人的智力轻视古人智慧,是无知的表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素书》以道为骨,以术为刃,撕开人性与权力的幕布。书中不教伪善的道德,只示赤裸的生存法则 —— 谋略生于德而非诈,成败系于时而非力。柔克刚,静制动,智者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天地棋局中寻得半目先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完善自我

                            这本书第一次还是在抖音上发现的,抖音上介绍得很有些玄乎,出于好奇之心,然后就到得到上-搜,果然也有电子版,于是就读了起来,不想将近花了六个小时才读完。觉得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其实算是一本为人处世和洞悉人性的哲学思想之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入浅出,博大精深和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上;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躁,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往,慎将来;恶其迹者,预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重可使守固,不可使临阵。贪可使攻取,不可使分阵。廉可使守主,不可使应机。五者各随其材而用之。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详体而行,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道至简,千古奇书。

                                我读这本书,比读大多数其他书籍要慢,因为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研读。通篇读完,说说我自己的建议,但愿对大家有帮助。1. 古文看不懂没关系,可以忽略,重点是看释义,理解道理并践行。2. 如果看了这本书觉得很平常,那就放弃!因为开悟明智绝非一两天的事,也不一定是长期坚持就可以做到的。3. 如果看了觉得很对,写的很好,但臣妾做不到,放弃!不然会害了你。4. 如果看了觉得对,也明白道理,但自己不想去做,甚至怀疑不可能有人做得到。赶紧放弃!不然懂得太深会害了别人。5. 如果读后深有共鸣,不要得意,继续深入思考和践行,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最后,极力推荐每位好学的同学,都读一下这本书。见仁见智,必有所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妥妥的智商税

                                  抖音上面推的厉害,妥妥的智商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素书的理由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注释注曰:天地之道,简易而已;圣人之道,简易而已。顺日月,而昼夜之;顺阴阳,而生杀之;顺山川,而高下之;此天地之简易也。顺夷狄而外之,顺中国而内之;顺君子而爵之,顺小人而役之;顺善恶而赏罚之。顺九土之宜,而赋敛之;顺人伦,而序之;此圣人之简易也。夫乌获非不力也,执牛之尾而使之欲行,则终日不能步寻丈尺;以环桑枝贯其鼻,三尺之绳縻其颈,童子服之,风于大泽,无所不至者,盖其势顺也。王氏曰:“治国安民,理顺则易行;掌法从权,事逆则难就。理事顺便,处事易行;法度相逆,不能成就。” 邓小平,邓公说过尊重人性,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千百年来,对于阳谋该有的和该懂的规律,从来没变过特此推荐本书读懂规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素书~

                                      做人做事的道理。能真正做到的,肯定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名过其实

                                        不懂为什么有人这样吹捧《素书》。这就是诸子百家时期一个不得志、没操持过政务的人意淫出来的东西嘛。有些道理还是不错的,放在有人的地方都是适用的。但是有些道理就只适用于古代,而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拿这一套来现代?还想因此成就一番事业?Are you kidding me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详明时务得失,当隐则隐;体察事理逆顺,可行则行;理明得失,必知去就之道。数审成败,能识进退之机;从理为政,身无祸患。体学贤明,保终吉矣。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