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8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生而摇滚,只有不甘沉沦

    “如果有一天我们大家都很舒服了,我们也不需要摇滚乐了。” 我觉得这句话饱含哲理,它出自刺猬乐队的主唱赵子健之口。刺猬乐队和其他十几支乐队的故事组成了《生而摇滚》这本书,他们是我最喜欢的一支乐队;作者小寒老师用自己在音乐圈多年的亲身经历,借着现象级综艺《乐队的夏天》,得以将这些故事集结成书,人们终于可以不用从各种零碎的消息里去拼凑这些乐队的真实形象。即使如此,本书在豆瓣的评分不过 6.0,属于可看可不看之列;这种境况,可能正如摇滚之于当下的时代,可听可不听。文字和音乐的组合,在易传播和可记忆的两个维度,显然超过二者单独存在的时候;这大概也是我们可以把一首歌听几十遍甚至很多年,而很少读一本书很多次的原因。所以,从诗经开始,文字插上旋律的翅膀,在历史长河里翱翔;类似的还有唐诗、宋词、元散曲。那些广泛传播歌曲,之所以流行而不被忘记,是因为里面承载了情感和情绪;我唱你听,随着旋律舞动,跟着歌词感动,于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在这一刻同步。被歌曲打动,就是一瞬间的事,那些好歌 “唱到了自己的心里”。那么,摇滚乐队歌唱的,又触动了我们心中哪个部分?我们从中获得力量?快乐?还是幸福?“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从歌曲到专辑,再到乐队,而后才可能是关于乐队的故事;如果对于书中乐队的歌曲并不熟悉,不妨先从听歌开始,不用着急打开这本书。在这些乐队的歌曲里,可以听到纯粹的看法,坚定的信念,叛逆的观点,不屈的精神;摇滚乐的美,是纯粹和有力量的;没有刻意的讨好,所以值得被尊重;可以不喜欢,但不能被轻视。多少有些讽刺的是,本书中多次提到的《乐队的夏天》是个娱乐节目,这看起来是与摇滚精神相悖。让摇滚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却以一种最不摇滚的姿势,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妥协。“黑色的不是夜晚,是漫长的孤单” 这句歌词出自刺猬乐队的《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创作这首歌曲的刺猬乐队那时陷入困境,三位成员分别处于人生的低谷。刺猬也是中国摇滚的缩影,从繁华到寂寥,不过区区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是乐队的夏天,那些年过四十的乐手们,也许还会坚持梦想和演出,但可能很难再次走入舞台的中央。我努力在这个热闹的世界生存,但是无人留意到我的存在,这是真正的孤单。好在,这种孤单并没有拆散刺猬,反而产生了一首好歌;在放弃之外,永远还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坚持;坚持,就有希望;坚持,才有希望。摇滚不死,乐队常在。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因为是记录一代摇滚乐队的故事书,预备着跟看《人世间》一样,准备哭的稀里哗啦。看完之后,虽然依然激动,但总觉得有哪个地方别扭。摄影家,也是窦唯的第二任妻子,高原,曾经出过一本书《把青春唱完》。那里,她用相机记录了上一代摇滚乐队的故事。从那一张张充满质感的黑白照片里,你能感受到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愤怒,那正是摇滚的精神。一支摇滚乐队要靠一档综艺节目来拯救,我只能说时代变了,年轻人的冲突感少了。但有一点让我激动的是,从这些乐队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在音乐上,在表达上,他们是真诚的。是的,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摇滚的内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少年与成长(《生而摇滚》读书笔记)

        百度上查了一下到底什么是摇滚乐,简单说就是二战以后的婴儿潮,让上个世界 5、60 年代的年轻人能够安居乐业。只是平稳的生活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对于平稳生活的抗争和改变的欲望。他们的父母经历过战争,所以知道平稳的不易,只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来说,对于自己的躁动和年轻的荷尔蒙,确实需要一个途径释放。他们在摇滚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或许正是因为摇滚乐的简单,所以很容易让年轻人上手。而通过摇滚乐,年轻人也能够将自己的思考和情绪传递出来,这或许也正是摇滚乐有时候会被称为时代之光的原因。还有一点,虽然只是我自己的臆想,不过我想摇滚乐或许是一种更容易被人听到的表达。毕竟,表达的欲望总需要有人听见才能完成表达的意义,否则单纯无声的呐喊,就像山里的一棵树倒下,没有人听到不是也没有啥表达的欲望了。从音乐上来讲,作为一种时间的艺术,是一种非常容易让人接收到情感的方式,表达者和听众首先有了情绪上共振,再到歌词中去寻找表达者的思考,这对于想表达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再好不过了。再说通过技术也能表现出自己的努力和上进,再再加上还能再舞台上享受那种万众瞩目的兴奋,这岂不是让人足够向往了嘛。毕竟,在现在这么快的节奏下,有多少人愿意认认真真地听别人讲话、阅读别人的文字呢。现在人实在是太喜欢直给的刺激了,没有事先的喜欢和认同,哪会有心情听你在讲什么呢。说回到乐夏,这是一档足够好的综艺节目。音乐好听,再加上乐队透过镜头的真实感,再再加上一群半大老爷们的少年感,让整个节目的呈现了足够的张力。毕竟对于摇滚乐来说,并不是大众的音乐,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通过节目,认识了代表时代的乐队,也重新回望曾经年少的自己。虽然这是一个音乐类的节目,但是却让人看到了更多的关于成长的故事。虽然年轻的乐队有足够的冲劲和亮眼的表现,只是,好看的还是那些老牌的,尤其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乐队。虽然音乐还是过去的音乐,只是音乐里面的人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些少年了。就像刺猬说的,都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辛苦地坚持着。音乐依然美好,只是人已经不再是少年了。通过节目,会看到这些曾经理想、愤怒、叛逆的年轻人,一点点被时间打磨着。人到中年,总要面对生活的羁绊,再也不是那个孑然一身的自由少年。虽然怀念自己曾经 “反抗固有秩序、嘲讽主流品味”,结果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曾经反叛的大众中间。书里不时会提到一个词,“少年感”。所以少年感到底是什么?可能有一点不甘于主流,有一点点叛逆和反抗,有一点点潇洒和自由,还有一点点舍我其谁。只是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总归会发现,主流之所以是主流,总归还是还有原因的。毕竟在主流里面,我们都是普通的一分子,而也就不至于觉得那么孤独,毕竟还有太多人和自己一样。虽然在平稳中会有曾经的不甘和向往,只是总不会让自己还想少年一样,只坚持自己以为的坚持。成长,并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对于个人来说,成长或许就是一个变复杂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或者是,复杂的时候却能让自己表现出足够的简单,这或许是更高级的态度。也或许正是这样,这些老牌的乐队才更让人觉得迷人,因为在他们复杂的生活上面,有着他们对曾经的理想和向往的坚持。有自己的坚持,或许这就是一个足够有少年感的事情了吧。让自己接受生活的复杂,然后在复杂中找到自己的坚持,这或许就是我们能够追求的成长和少年感了吧。最后,说回书。其实就书本身来说,这是一本流量的产物,那么贵的铜版纸,那么高的价格,总以为只有真心爱这个节目的人才会买这本书吧。好不好看,总归是个很个人的事情,不能说这本书不好,毕竟作者对这些乐队有着足够感情。至于值或是不值,看心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比起来《沙沙生长》,这本书的确粗糙了太多。内容层面是大火的乐夏中的 13 支摇滚乐队,但是文字层面经常撑不起这些有趣的灵魂。我以为《人物》杂志的长文应该都比其中大多数文章要强。也因此,乐夏中的二层专业乐迷受到了太多的非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同样也还是小寒的 作品,这本《生而摇滚》并不能算是看理想的《中国摇滚小史》的文字稿浓缩精华版,但却是 “乐队的夏天” 的回忆与记录,在 “乐夏 2” 小寒有幸被邀请为专业评审团参加了节目的全程录制,这本书里的中国摇滚乐队,几乎涵盖了现在摇滚乐的中流砥柱,有最爱的挚爱的痛仰,有新裤子,有刺猬,还有些好听的歌,但是不熟悉的乐队,跟着乐队的夏天又重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整部书写了她熟悉的乐队,有她和乐队间活动交流的故事,也有她对摇滚乐的理解,更多的还有在乐队夏天的那种近距离继续热血摇滚的热泪盈眶。看了她写的那么多乐队,做了一个简单的提取公因式的概括,有点小八卦,哈哈,几乎每个乐队都经历了组队,成员间的分歧与离开,或是乐队成员出于自身的某种原因的出离,会有一夜成名的辉煌,遇到创作瓶颈的低迷与跌落谷底,然后又会经过多年后的一个契机,乐队的成员又重新聚在了一起,然后发现,没你不行,又重新点燃了心底梦想的火焰,重新组队再重新出发,这个故事脚本,如若有女乐队成员,那么必然会有一段乐手和主唱间凄美的爱情纠葛,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终是怎样,谁也不知道。书中有很多珍贵的一手现场照片,代表作的专辑封面,是本诚意之书,但是并不是中国摇滚乐、中国摇滚乐队的全部,期待除了小史,还能有更丰富详实的作品,让我们感受音乐的美好,感动摇滚乐的力量,是的,摇滚乐是声音与躁动,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摇滚乐的精神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心底之火,是跳动的脉搏,是朵永不凋谢的不会害怕的向阳花,是朵继续向阳开花的向阳花 “那美丽的天,总是一望无边,有粒种子埋在云下面,营养来自这满地污泥,生根发芽,仍然顺从天意,无数个雨点,在我面前洒满大地,站在这里只有一个问题,向阳花如果你只生长在黑暗下,向阳花你会不会再继续开花,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害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些乐队之所以最终没能成功……

              会有各种原因,但之所以成功,那必须源于对音乐的爱。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