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9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关于“退休、衰老、死亡”,我其实已经想通了。

    有时候会读一些我并不是很需要的书(比如励志、指南、自救类的),我阅读它们是因为好奇作者的观点建构与呈现方式,想着也许未来我也可以写一本书,或者开设访谈,来帮助有此类心理需求的人。本书作者的成书基调是让哲学平易近人,能够帮助 “中年危机” 者(这里并不特指中年人,而是任何有相似担忧的人)解决实际问题,至少在思想层面上不再纠结、焦虑。这是很好的出发点。但我发现,虽然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确实不高,可是好读不意味着能读得下去… … 也许是因为作者在 35 岁时让他感到空虚无助的有关 “退休、衰老、死亡” 等问题,我今年正好都想明白了,所以看不下去;也可能是因为作者写的就是比较无趣。这让我思考起另一个问题:身处中年危机的人真的会放弃更加直观实用的自救类书籍而选择与作者一同进行哲思吗?我个人破解 “退休、衰老、死亡” 的过程并不复杂,无非是有想奋斗到最后一天的事业;坦然接受自己,从外到内,尊重自然与时间赋予的一切;每天都积极地生活,提升自己;“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当那天来临,我知道自己曾经热烈地活过,就够了。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来不能重来

      佛学说的是安住于当下,过去的所有才有的当下的这一刻而这一刻只关注此刻的心。人生的后悔往往是发生过后站在上帝视角看的过去,而现在此刻的当下永远感觉很懵逼。能有当下看未来的眼光才是真的活明白了,但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懵逼的过个正常人,保持终生学习的心态,一路前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们选择出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和伴侣在一起是在干什么。如果你看待婚姻的态度是完成一个计划,比如满足自己的激情,或者留下后代,那么激情消退、孩子出生,可能都会让人觉得这个计划完成了,随之感到无聊。只要你是抱着完成某个计划的态度去看待婚姻,即便是来一段婚外情,或者换一个人结婚,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因为你依然陷在叔本华说的那个痛苦与无聊的循环里,无法脱身。那么对待婚姻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是我愿意和那个人一起享受生活,一起做那些看似日常的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可以把上面说到的所有建议,概括成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要过于执着于 “自我”。越是整天想着 “我一定要幸福”“我一定要最多的幸福”,就越有可能感到不幸、遗憾、悔恨。尝试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和幸福之外的那些事情本身,在这些事情中寻找意义,我们反而会感到更加幸福。第二,我们要去寻找那些本身具有价值,而不是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事情,比如享受和家人、朋友共度时光,享受学习新的知识,享受文学、艺术,当然还有哲学思考。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值得读,但是...

            不好读小 tips: 先看最后的中年危机小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书,这本书是在用哲学的角度看中年危机,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这与中年危机的底层逻辑一致。哲学是了解、认识人生各种危机的方法,但也许不包括治愈。但不幸的是,用哲学的视角来看任何问题,都不可能通俗易懂... 所以,千万别指望读完这本书,人生会有什么不同,能获得几点启发,这波就不亏。最后,中年危机,可能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在某个年龄区间内,所不得不面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但是,如果碰巧像某些人一样,一直渴望成长,渴望认识世界,渴望有趣,那么每天都可以面临危机,尽量学会与它们共处吧。也许永远不能战胜它们,但千万别让它们战胜我们,不然就太无趣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来也好不过现在

              珍惜当下,后悔只不过是逃避责任的理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

                重新来过也不会好过现在,因为现在的你是过去思维,行动系统的总和,中年就是要发现意义,开始第二段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好我还小

                  作为一个才 24 岁的年轻人,很庆幸自己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思考 “中年危机” 这个严肃问题。最近听《启发俱乐部》,罗胖提到沈祖芸老师的一句话 “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一开始听的时候,理解的是 “挑战 = 问题”,个人的进化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的。读到这本书我意识到,这个观点没有错,但不够深入。应对挑战是个人成长很重要的内容,但不是根本的、核心的内容。根本的、核心的内容是:享受这个挑战的过程,而不是享受战胜挑战。这并不是说战胜不重要。胜利很重要,因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但应该追求更高的目的,胜利只是顺便的事情。追逐目标、胜利,满足感只有在获胜的那一刻才能得到,之前、之后都是无尽的空虚。以前的我,羡慕 “投行精英” 的生活,高收入、高强度工作,在经济与会计的世界中遨游。所以考研要去清北复交,CPA、法考要考,目的就是为了进入高端金融的世界。现在依旧很想尝试,但总会觉得,即使实现了,这成功之后,又会有什么呢,无趣、空虚?甚至在一战失败后,家里人的帮助下进了现在的国企,还是觉得壮志难酬,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但根据书中的观点,我做的是终结性活动,追的是 Result 而非 Object,而 Result 必然意味着终结,你只有完成和未完成的状态,譬如进入金融公司、会计事务所。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的是非终结性活动,譬如和同事一起处好关系,和朋友大声欢笑,和爱的人一起享受美好时光,这些没有终点,只会在生命结束时结束。我们要在过程而非计划本身中寻找意义,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但这不是否定 Result 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实现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因为人活着需要面包。但我们不是为了面包而活着,也不会因为拥有面包成为富人,我们活着是要在物质条件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成为精神的贵族。如果只是沉溺在物质的追求中,那只会是无尽的空虚,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感恩本科毕业这两年的心路历程,也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能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中年危机哲学指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的原标题翻译成《中年危机哲学指南》更加合适。这本书是塞蒂亚自己经历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 “中年危机” 时,利用哲学资源帮助自己克服中年危机的尝试。这本文字浅显,道理深刻的小书也能对每一个怀念青春逝去,感叹生命空虚,恐惧死亡将至的人有所帮助。本书的核心内容:《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讨论了 “中年危机” 的四个典型场景:因为不再有年轻时的那么多机会而遗憾;因为做错了某个重要的选择而悔恨;因为死亡即将到来而恐惧;因为工作和生活没有意义而空虚。塞蒂亚针对这些场景,结合哲学和文学中的论证、例子、思想实验,对这些场景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应对办法。塞蒂亚写这本书不是想让 “中年危机” 不出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塞蒂亚想做的,只是哲学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是调整你看问题的方式和态度,让你更从容地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看完这本书,你可以跟自己说,中年危机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我完全有办法与它和平共处。最后,我们可以把上面说到的所有建议,概括成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要过于执着于 “自我”。越是整天想着 “我一定要幸福”“我一定要最多的幸福”,就越有可能感到不幸、遗憾、悔恨。尝试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和幸福之外的那些事情本身,在这些事情中寻找意义,我们反而会感到更加幸福。第二,我们要去寻找那些本身具有价值,而不是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事情,比如享受和家人、朋友共度时光,享受学习新的知识,享受文学、艺术,当然还有哲学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年危机的渡劫指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敬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告慰已经来临的中年世界。这是哲学家为你写作的【中年渡劫指南】。1.【每个人的中年危机指南】“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登临山顶,前方出现了延绵向前的下坡路 — 尽头虽远,却清晰可见 — 那就是迫近的死亡。” 书的作者是 MIT 终身哲学教授,他描绘此书,是一次心理治疗过程。他是哲学学者担任的治疗师,而病人则是个假想的中年危机受害者。2.【黄金法则】阻止中年危机发生的法则 a:你绝不能过于专注自我。执迷于追逐幸福将反过来干扰我们获得幸福。适当忽略小我的追求,把眼光放在别的事物上,也顺便找到了自身的幸福。3.【为不为目的的活动留出足够空间】书中提出了 “存在主义价值”,可以理解为不为目的的价值。你应当在生命中为这些不为目的的活动留足空间 — 纯粹的兴趣阅读 — 与朋友们非利益性的来往 — 探究艺术与科学。4.【与过去的种种失败达成和解】中年危机的重大心理缘由是为自己做过的,或经历过的事感到后悔。如何不后悔,用哲学的慰藉:珍惜新拥有的事物,比如新生命,要不是你犯了这些错误,你爱的人不会存在,你有理由为这些错误而感到高兴。【金句】中年正是与过去算账的时候,同样也是直面未来有限性的时候。中年最捉摸不透的挑战并非应付过去或者未来,而是当下的空虚,它包括这样的感觉:满足被推迟或遗漏,孜孜不倦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毁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年危机应对指南

                        本书可以说是作者基兰・塞蒂亚在自己经历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 “中年危机” 时,利用哲学知识帮助自己克服中年危机的尝试。作者基兰・塞蒂亚是美国当代哲学家,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先后任教于美国匹茨堡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主要研究伦理学和认识论问题。塞蒂亚非常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帮助到那些正在经历 “中年危机” 的人们,他为读者们展示了四个主要的典型场景,即因为不再有年轻时的那么多机会而遗憾;因为做错了某个重要的选择而悔恨;因为死亡即将到来而恐惧;因为工作和生活没有意义而空虚。比如,塞蒂亚告诉读者,在应对中年危机中的 “对过去的后悔” 时,不要遗憾过去所失去的机会,要积极考虑当年面对的那些可能性,是否存在高下之分,并且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夸大选择权本身的价值。而应对中年危机中的 “对现在的空虚”,塞蒂亚建议我们,要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意义,懂得享受当下,把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都当作意义的来源。塞蒂亚写这本书不是想让 “中年危机” 不出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塞蒂亚想做的,只是哲学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是调整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和态度,让你更从容地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看完这本书,我们可以跟自己说,中年危机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我们完全有办法与它和平共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46不惑

                          中年危机是一种感觉,书中以幸福 U 型曲线的最低点来定义中年危机。统计数据表明在 46 岁为最低,也与中年契合。自己认为中年危机与要处理的事情,要首次经历很多事情有关,父母的离世,小孩中高考,事业的发展压力等等。最大一点是当时还有很强的预期,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这些,而结果很可能是超过你的想象!过了这个阶段,一样有压力,当对自己处理的预期下降了,幸福感也就慢慢上升了。40 不惑,那是古时候,现在可以推迟 6 年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猩猩也有中年危机

                            NotionAI 这样小结了本书:「《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预测未来,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当下。作者基兰。塞蒂亚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活在当下,并接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状态。他强调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当下寻找快乐和满足感。作者还强调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成年人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并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错误。他提倡开放的心态和对新事物的探索,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和理解。总之,《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是一本关于当下、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的哲学指南,为成年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工工整整地道出本書的一些普世要义,但漏掉了最能打动我的观点和新思:重新思考目标:“绝不能过于专注自我。执迷追逐幸福反而不易获得幸福。” 重新思考生活空间的分配与取舍:可以为这些琐事活动腾出空间,研习哲学和高雅艺术、到讲幽默故事、听流行音乐、运动和玩游戏等。这些琐事的价值在于消磨时光,分散对痛苦的注意力,消解对目标的过度关注。重新认识 “正念”:认识到过程的价值的此刻我们就已经得到了我们想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对我来说,不太好读,不太易懂

                              中年危机,也许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伪命题。人的各个阶段应该都有所谓的 “危机”,烦恼。只不过像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代…… 缺少或者说没有被表达出来,而像青春期、更年期…… 更加被注意、提及,进而更加被普遍认可罢了。另一方面,中年确实又有它的独特特点,如何去认识这个阶段的各种问题、现象,如何去找到解决的办法、处理的思路,如何更好的去度过、去享受这个中年,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观点,虽然有些内容读起来有些费劲,有些不太容易读懂,但这就想中年一样,它就在那里,接下来就是看你的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其实是自己没读进去… 主要原因是个人哲学思维太差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和自己和解

                                  人应该追求活在当下的价值,降低自我实现的预期,转而从非终结性,非计划性的生活点滴中享受生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迄今为止 最重要的一本书

                                    第五章解开了我近三十年来苦心冥想又求而不解的人生痛苦 改变人生的一本书 现在要做的 就是学会和实践如何活在当下 在终结性活动中寻找非终结性活动和我的人生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所收获

                                      1 - 或许因为我不是中年人而只是一个青年,看这本书时知识上的收获要多于情感上的。“不要高估选择权的价值” 和 “对死亡的恐惧是超越理智的” 这两个观点让人印象最深。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2 - 可能因为是翻译作品的原因,这本书的语言不算简洁,也让书中对哲学观点的介绍显得更加拖泥带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决个人危机的哲学意见

                                        这本小书提出了几个人到中年会面临的问题,通过哲学思想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章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总是被各种日常琐事困扰,这些日常琐事是必要的吗?如果我们不经历日常琐事直接实现人生目标,我们就会觉得幸福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要过于执着于 “自我”。越是整天想着 “我一定要幸福”“我一定要最多的幸福”,就越有可能感到不幸、遗憾、悔恨。尝试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和幸福之外的那些事情本身,在这些事情中寻找意义,我们反而会感到更加幸福。第二,我们要去寻找那些本身具有价值,而不是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事情,比如享受和家人、朋友共度时光,享受学习新的知识,享受文学、艺术,当然还有哲学思考。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