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寻找多重宇宙》主要是介绍如何用比喻的方法探寻多重宇宙,内容涵盖了当今人们所构想的各种可能性。尽管目前理论学家正在研究的多重宇宙的观点之中,尚术有一种观点被证实是正确的 —— 即使不可能证实它们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 但这是一个视角的转变,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颠覆地球中心说的观点。而且,它还与一个问题相关,即宇宙是偶然出现的,还是设计而成的?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最初预期的答案。就多重宇宙这个概念而言,目前仍然是问题多于答案,但很显然,现在我们应该去弄清楚这些问题了,也应该了解探寻答案的过程足如何进行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择宇宙

      从序言开始就要逐字逐句地看,总之就是一本随时看着,都会很头痛的书。我就根据看到的内容,来说一下。所谓的多重宇宙就相当于我们在观察同一样事物时,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位置 不同的距离 就会使事物会呈现不同的被观察态,而不同被观察态的事物又反过来影响不同的我们。在此情况下不同的我们面对的不同状态的事物 针对此时此刻的我们的意识 就构成了所谓的多重宇宙,这种多重宇宙彼此之间的完全隔离,互相意识不到对方的存在的状态。而弦理论和多重宇宙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弦理论就是一种试图将量子力学和引力理论统一的物理学框架。它认为所有物质和力都可以由弦的不同振动模式组成,这些振动模式就像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一样,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方向。在弦理论中,弦可以是开弦也可以是闭弦,开弦的端点可以类似于粒子,而闭弦则可以类似于能量团。这些弦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振动,从而产生不同的粒子和力。具体来说,弦理论认为所有的粒子都是由弦的不同振动模式组成的。例如,一个开弦可以以两种方式振动,一种方式对应于引力子,另一种方式对应于光子。这两种振动模式分别对应于引力和电磁力。此外,弦理论还试图解释物质的量子化。在传统的物理学观点中,物质的粒子被视为零维的点状物体。然而,在弦理论中,这些粒子被视为有一定长度的弦。这些弦在振动时,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粒子,这些粒子可以传递各种基本力。这种理论框架使得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维度来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和运作原理。总之,弦理论通过假设粒子实际上是一维的、弦一样的实体来解释它们的特性。所有的粒子都是由弦的不同振动模式组成的,而这些振动模式又可以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向。这种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宇宙中的物质和力。根据弦理论,可能存在 10 的 500 次方个不同的弦形状,数量庞大。然而,一个宇宙只有一种弦形状,那如何解释弦理论求出的如此大量的解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可能存在 10 的 500 次方个宇宙,即多重宇宙。每个宇宙都有一种独特的弦形状,这些不同的弦形状对应于不同的宇宙。此外,多重宇宙的概念也与一些哲学和宗教观点兼容,因此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科学和哲学研究领域。虽然这些例子并不能直接证明多重宇宙的存在,但它们提供了一些间接的证据。格里宾的系列书,总体来说是比较硬派的科普书,不哗众取宠,具有科学特质的严谨,缜密,知识丰富。这也是一本提出的问题比解答还要多的书,处处是问题,给出的只是少数有限的看法。加上翻译的前后不连贯的问题,等于是又多上了一层难度。为此我还买齐了这本书的中文三个版本与英文原本纸质书,原来是想要搞好啃一下的,但是😥……(以下省略 1W + 理由),所以,就当作买个教训,告诫自己,别乱花钱😂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完的,看的知识量太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创世的思维实验

          一本被低估了的佳作,不敢相信成书于 2011 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我读完了,尽管作者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各种比方,我承认,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有些地方理解起来仍有困难,甚至看完了全书也有不明白的地方,必须事后了解,才算略知一二。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兴趣,以后还得经常翻阅此类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宇宙奥秘

              没有打 “五星” 不是因为书不好,而是因为太费脑,没完全看懂…… 本想用科学证明 “神不存在”,然而宇宙尺度的可能性是超乎想象的,包括宇宙也是 “被创造(被设计)” 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种东西数量越多,你撞见它的可能性才越大。阿维・洛布在《外星人》里以此论证奥陌陌的罕见特征不可能只是宇宙自然形成;而格里宾在书中也据此推论地球的独一无二恰恰证明了多重宇宙的存在。后一种被称作 “人择理论” 的观点(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特性充满巧合,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宇宙中,智慧生命才可能存在并观察到它)看上去强调 “人” 的存在,其实似乎更强调 “择” 的基础,好比百万人参与的抽奖,注定有人是幸运的。所以,尽管阿维・洛布吐槽多重宇宙这种主流观点 “浪费时间、经费与才华”,但从逻辑上看两者如出一辙,区别只在于一个徒手画饼,一个手握一小撮证据说 “看,摊饼的面粉我已经备好些了。” 相对来说,多重宇宙理论确实艰深玄幻得就像某种哲学思辨,而科学家们只是为这一骨骼添加了数学的血肉,当然科普书里没血肉,爱好者也就看个骨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脑洞,难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看了一个研究成果

                    如果 “粒子” 是唯一的,那由其构成的人也是唯一的,那么多宇宙,多线程的 “你” 便很难 “同步”,所以过好自己这一生,没有来生,也无往生,“转生” 非一般人能做到。“能量”,“物质”,“力的作用”,构成我们可以感知的现下 “世界”,当然还有我们没法感知的那一部分,愿此生还能理解更深更清楚,但有一些 “边界”,或许是突破不了的,比如 “能效”,“人死既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觉作者更像是科幻作家

                      如题,不纯粹是开玩笑,现在理论物理学或者是天体物理学真的像是各路学说满天飞,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寻找多重宇宙

                        作者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天文学通识著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大爆炸、微观粒子、弦理论等等新旧天文学知识,虽然有些内容还是很烧脑,但啃完以后,终究会有脑洞大开的那一天,只要你对天文学还有兴趣并愿意学习,本书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不懂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