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5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被理解的少年》

    【格式引文】陈瑜著。不被理解的少年。中信出版集团.2023: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gnhe14yppcbeyl3 这代孩子绝大部分衣食无忧地长大,没有物质层面的忧患,所以他们追求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富饶。他们会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有什么价值?未来我可以成为怎样的人?…… 十来岁的孩子,发出这样的叩问,毫无疑问是社会发展的傲人进步,但遗憾的是,我们成人社会给不了他们满意的回答。浮躁而短视的大人们啊,还在想方设法把他们嵌入我们自认为最优的发展轨道,去奋力追逐所谓的 “成功”,一旦出现任何预期之外的不可控因素,就会焦虑、抓狂、崩溃。不得已,孩子们成了承接成人情绪的容器,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接不住了。于是,熟悉的剧情开始了:学习没有动力,整天玩手机,日夜颠倒,封闭自己,拒绝沟通,或是跟家长、老师激烈对抗。不要把这一切甩锅给 “青春期叛逆”,不是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必然要叛逆的。如果他的个人成长没有被压抑、内心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他与教育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那他还有什么叛逆的必要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人总是习惯用自我思维去定义和决定,殊不知孩子内在的心声一直需要被听见看见,和理解,孩子成长路上父母需要一起共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把青少年当作一个独立的人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但是我有时候在反思,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孩子的?还是爱那个希望按照自己的计划规划发展走下去的听话的,懂事的,学习好的孩子呢?看到书中的案例,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疼痛,又庆幸看到这些内容,努力学习,跟孩子一起成长,给到他最有力最有安全感的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不好评判的书。但能让少年的声音借着这个平台发出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大人们总是以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法去教导孩子,不承认自己的局限和无知。为着这样的自恋,不知引起年轻的生命里多少无谓的消耗。明明是大人病了,吃药的却是孩子!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见孩子,少年发声

            很喜欢两位陈老师的沟通方式和分析语言,让我们看到那么多个真实的个体,那么多不同的家庭关系和状态。家里有位青春期的孩子,最近的状态不太好,作为姐姐,我很想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也在试着跟父母沟通,尝试让他们有所改变,作为姐姐对于了解家庭环境我可能有先天的优势。庆幸我去年学习了家庭教育,并坚持在得到学习,也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年发声

              十几岁的少年内心情感已经如此丰富,全书看下来可叹也可敬,为这些小少年遭受的痛苦叹惜,也为这些小少年的思维深度和展现出来的韧性敬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另一個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離開年少時期太久了,有了孩子之後真的覺得他們好像是外星人。我總是很努力的回想,想知道我小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但是想不起來,心底裡我覺得我應該也是,只是我忘記了。我的娃都非常有想法,不是可以隨便糊弄的,這是我之前所期待的,但是沒想這對我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挑戰耐心,挑戰認知,挑戰理解力,挑戰體力。雖然困難但也非常重要,我希望能好好地陪他們走過這不長不短的一段路,希望能沉澱下來一些能夠給他們提供勇氣和力量的東西。在他們獨自闖蕩世界的時候,內心有一片溫暖的地方持續散發著能量,陪他們走更遠的路。所以非常感謝陳瑜做孩子們的採訪,給我們成年人開啟了通向少年世界的大門。讓我可以警醒和反思,我所做的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他們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我非常驚訝於少年們思考的深度,邏輯的清晰度以及表達的流暢度。還有他們對父母深沉的愛令我心疼也很感動。我也需要繼續加油把孩子和自己都養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是孩子不上进,很可能是父母跟不上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慨,再一次觉得这个社会最荒唐的事是父母不用考证就能把孩子生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觉得好沉重,原来孩子的心理有这么大压力,作为家长可能不能光盯着成绩,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他们这一代需求已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现在中小学生太卷了,上课也好辛苦,课外班也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也愿意当一个树洞

                      说实话,连着看完 2 本《少年发声》,心情有些沉重,孩子们太不容易了,同时,父母们也太不容易的,所有的存在都是积蓄的结果。       看完书,最大的感受是:有时候,仅仅是认真听一听别人说话,就是莫大的帮助,特别是那种倾诉无门的人。有时候,人只是需要一个树洞而已。        听见,就是一种疗愈。        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特别想帮一把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所以,昨天各种搜索,找到了家庭教育研究会,申请志愿者,想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来提供一些帮助,不知道是否可以,但我确实不想再这么坐视不管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完《少年发声》再来读这本,有种感觉,是不是有些比较黑暗的案例并没有收录进来,毕竟很多的时候从媒体或者其他的渠道也可以了解到一些更加阴暗和恐怖的少年问题。不过,全书有这么一个基调,不管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何紧张,如果您问孩子是否仍爱着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是肯定的,既然如此为何我们就走到了这种地步?父母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能不能除了物质条件的支持再多一些感情上的关心不好吗?少一些苛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战,多一些交流。也许彼此都是新手,也不完美,可是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要抱有任何的 “绝对真理”,非要对方认输,何必呢?目标一致,剩下的路径可以谈吗。不行可以都试一试。这样做个朋友,交个心,然后共同成长。不好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所有青春期父母,以及即将进入青春期的父母好好读一读,理解他们应该是给予爱的前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妈妈也需要成长

                            家长会听到老师讲亲戚家小孩自杀的事,开始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是的,妈妈也需要成长。不是学霸也可以,平安健康的长大,承欢膝下也很好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人们都应该读一读,父母、老师……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