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猎奇→钝化→重新发现微小的美

    作者曾在大都会博物馆担任了十年的保安工作。通过他的视角,我得以体验一种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观看方式: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匆匆浏览,而是用数年时间,沉浸式地观察和理解博物馆或艺术馆中的每一件展品。这是一种极为独特的体验。尽管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我依然能从书中的小故事里,看到人类如何从最初的陌生与刻板印象,一步步走近艺术的殿堂。起初,人们或许只为了寻找《蒙娜丽莎》或《睡莲》而来,对满墙的耶稣画像感到困惑,对米开朗基罗耗费数百天完成的画作匆匆一瞥,甚至反复追问:“这是真迹吗?”—— 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普通人与艺术之间的微妙距离,以及他们逐渐被艺术打动的过程。下次再有机会逛博物馆的时候,我也想试试作者的这种视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遍,很喜欢

      在得到书库里随手捡起,一口气读完的第 2 本书。无意中翻开中信出版社的书,无意中遇见这一本,太喜欢了。人,是一块被浸染的海绵。每个时间段所接触的事物,所看的书籍,所学的课程,不一样的经历,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塑造自身的棱角。最近跟着顾衡老师的欧洲史西方艺术史,再从另一个角度领略 “大都会博物馆”,更觉有吸引力,这是一处能让人安放心灵,远离喧嚣的地方。阅读,和以往一样依旧勾起了我很强的代入感,我甚至有冲动去了解附近一线大市大型博物馆的招聘信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好奇而开始看的书。经常逛博物馆,几乎去每个城市最喜欢做的事情,已经很多年了,而现在的文博热潮让逛博物馆变得奢侈和无奈。从作者的角度看一座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自己正在默默地总结我积攒了 10 年保安经验之后给游客的忠告。这是我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带出来的重要信息,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尤其是与我的孩子们。我也希望,真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随笔

          All The Beauty in the World: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nd Me is written by a former New Yorker staffer Patrick Bringley who spent a decade as a museum guard. “Art often derives from those moments when we would wish the world to stand still. We perceive something so beautiful, or true, or majestic, or sad, that we cant simply take it in stride.” When we adore, we apprehend beauty. When we lament, we see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adage "Life is suffering."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