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8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江水恒流、小城常在

    本书作者何伟是一位在 1996 年~1998 年在中国支教的美国志愿者,他用这两年在涪陵的亲身经历成就了一本豆瓣评分 9 分的作品。他用美国人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本书译者又把这种感受转化为中文在国内出版;就这样,一个美国人用他的笔帮我们记录了我们几十年前家的模样。🔥 鹰的视角和虫的视角作者所记载那些人和事,作为一个七零后的我是无比熟悉的;但是从作者的叙述中还是能看到当时自己并不在意的细节或者感受。现在想来,这是视角的原因。1996 年的中美差距之大,是 2022 年的我们所容易忘记的,毕竟这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 GDP 增长超过 150 倍,即使如此,美国的 GDP 依然在中国前面很远的地方。这就是不容忽视的差距,也是彼时中国人与美国人视角的差别。美国的何伟仿佛从万米高空来到凡尘,以俯视的姿态看着这里的人和事;这里发生的一切,也许在美国的历史上多少曾经有过痕迹,但是对何伟来说,他太不熟悉了。无论是环保、自由、平等、财富、人权,这些在何伟看来天经地义的东西,在涪陵的那个年代却是如此稀缺,而人们却习以为常;虽然他一直在很克制的表达,但是我能感受到他文字中对于这些生命和这座小城的悲悯。好在,1996 年及以后很多年的国人,随着财富的增加、环境的改善、视野的扩大,也在不断适应这种视角的变化。想要获得鹰的视角,可能并不难,只要努力和鹰飞得一样高。江水恒流、小城常在,这个世界有些东西是不断发生改变的,也有些东西是相对永恒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人看中国

      何伟三部曲,我认为《江城​》最好,真情实感。非虚构纪实文学,欧美作家写的好,值得学习。表面上记述的是小事,但写好很难,很强的画面感,如同一部摄像机在静静记录,只是视角和素材的取舍,让读者自行价值判断,克制,不议论不旁白不下结论,而是呈现详细的 “事实”。作者来到四川小县城 “涪陵”,如同穿越,正因为他是外乡人,才能对本地人熟视无睹的生活景象,详细记录,娓娓道来。在现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写下自己的《江城​》,可惜作者在 25 年前没有意识到他是穿越回到美国的 20 年代,那是个朝气蓬勃发展的年代,那里正用倍速把他带回美国的今天,他以为的 “灾难” 都是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了今天 2021 年,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今天就是美国的 5-60 年代,有危机和挑战,但也蕴含机遇,也必将高速发展,悲观和乐观都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但思维角度会影响个人的选择,这是我觉得应该看这本书的理由。书摘: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那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 贫穷、烂路、慢船。身为外国人,我在 1996 年至 1998 年间学会了热爱涪陵。令我心怀感激的是,我有机会记录了那些年的人和事。我会怀念我所熟悉的每一个地点。我同时心怀感激的,是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对于未来充满了乐观。本书成书于 2005 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值得我们重读此书,才能忆苦思甜)。作者在中国娶妻,成名,再到被中国礼聘,最终疫情离开中国。又一个史迪威离开了,“别了司徒雷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外眼中的中国

        一本老外描绘九十年代中国西南小城的书,现在读来或许有些过时,但趣味性不减,也十分真挚感人。作者对文字的把控是渐入佳境的。作者在涪陵生活仅仅两年,却对中国的种种观察细致入微,对文化差异带来的烦扰也有包容之心,真是令人敬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江城之感

          一、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内容一点概念也没有,在我的想象里,它大概是本游记,也可能是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文化层面的评论集。我完全没想到,它其实只是作者在涪陵的两年教书生涯的生活记录而已。这多少让我有点失望。并不是这种形式有什么问题,只是它实在是太「容易」了。这当然不是说它写的不好。这本书的好处已经被说的太多,诸如它温和宽容的笔调,细腻生动的描绘,远近适中的视角,还有贯穿始终的自我调侃,—— 从阅读的角度说来无可指摘。我只花了三天的上下班时间就看完了全书,相当轻松愉快。可是说真的,这件事有什么困难的呢?任何一个像何伟一样受过良好教育,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情心、幽默感、生活的热情和适应陌生环境的勇气的人 —— 这些当然都不是人人皆有的优点,可是其实也没那么罕见 —— 在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环境里生活两年,记录下自己遇到的每一桩有趣的事,看起来就会差不多是这本书的样子。很多人对何伟能注意到大多数中国人视若无睹的那个内陆中国的新鲜感而赞叹不已,可是这其实是每一个在异国他乡生活过的人都熟悉不过的道理:你当然能注意到本地人注意不到的东西。只要一个人不大惊小怪,不上纲上线,不流于琐碎的猎奇也不动辄把问题上升到「你看看人家」的层面,而是像何伟一样把他的观察和感触谦逊诚实地记录下来,他就能写出一本这样的书。当然,我得实事求是地承认,话虽如此,这样的书还是弥足珍贵。这世界上并没有很多毕业于普林斯顿和牛津的美国人会去涪陵教书,大概连上海人去涪陵教书的都不怎么会有。我们都知道中国内陆这些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这样的小城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迁,有太多沉默的诗歌到处流淌,但它们隔绝于主流叙事之外,只在极端事件发生时才能跃上公众的视野,它们面目模糊,看起来乏善可陈,但是只要走得足够近,看得足够仔细,足够有谦卑的同情心,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和何伟笔下的涪陵一样韵味十足。那些并不出众,有时候简直灰头土脸的山水,村庄,田园,江流,茶馆,酒肆,本来就是我们在心底里所眷恋的那个中国。但是只有涪陵有幸被何伟写了下来。也许是因为有耐心的眼睛和耳朵都太少了。二、我在美国常常被问到(从去年开始似乎被问的更频繁了):你以后会加入美国籍么?我总是很老实地说:我不知道。我并没有什么意识形态上的顾虑去反对这件事,对我来说,这完全是个实用主义的问题,主要是旅行签证(或者也许还有税收)方面的影响。但是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往往会不期然想起以前在杨振宁回忆录里看到过的一段话:「从 1945 至 1964 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 19 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我猜想,从大多数国家来的许多移民也都有同类问题。但是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父亲在 1973 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我想我能理解这感情,无论是否同意它。刚来美国的时候我也经历过何伟在涪陵所经历过的那种艰难的适应期,一切都显得像是意味深长的文化冲击,无论在当地人看来它们是不是平凡得不值一提。如果我有足够好的文字,我也能写出一本《江城》这样的书。但是事实上,我从未像何伟努力深入涪陵的日常生活一样努力进入一个美国城市。这当然也许有个性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也许是我并不具有何伟的耐心。持有哪国护照只是个技术细节,真正的问题在于,直到今天,美国对我来说都始终只是个学习和工作的地方而已。三、如果何伟是一名将要终身定居于涪陵的居民,他还能写得出《江城》么?我想他不会。《江城》的魅力源于他知道他随时可以抽身而出。无论他对这座城市有多眷恋,无论它是不是成为了他精神上的第二故乡,他都不是一个涪陵人。—— 他不需要在涪陵应付婚丧嫁娶,不需要给孩子找托儿所,不需要计划什么时候买房子买哪里的房子,不需要在父母身体不好的时候托关系在医院找床位。像书中写道的那样,他可以在面对涪陵生活中的困窘时自然而然地想起「我在牛津念书的时候」。这不是傲慢,只是疏离所带来的安全感而已。这种不负责任的爱是使得他笔下的江城如此迷人的前提条件。他固然忠实地叙述了江城的美丽,但即使当他面对它的庸俗、琐屑、卑劣的一面时,他也无需失望和焦虑,无需面对那种在自己的身体上看到与生俱来无可剜除的丑恶疤痕的痛苦,只需要做一个充满好奇的记录者即可。而任何庸俗、琐屑、卑劣在某个合适的角度看来,都可以是美的。我有时会觉得,我对大洋彼岸的祖国的爱越来越开始像是何伟对江城的爱。我会常常想起故乡的破落街道,满街无所事事的闲散青年,尘土飞扬的城乡接合部,烟雾缭绕灯光昏暗桌面油腻的网吧和饭馆,并且在想起它们时带着一种甜蜜的血脉相连的温暖,但那是因为我知道我和它们其实再无牵连。我仍然会在看新闻时愤怒或悲伤,但是我至少可以选择扭过头去不再看它。事实上,有好几次我真的就是这么做的。可是如果中国只是我的江城的话,我是哪里人呢?

            2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江城》读后

            1,与作者的世界两相对照,读的过程中既有一种悲伤也有一种兴奋。悲伤是自己作为一颗螺丝钉太久,对单薄和不完整的生活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同时也被书中描述的经历激励,面对生活激流又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2,读第二章的时候,心情澄净。心是一件乐器,所谓成长或者认识自我就是学习操练这件乐器,演奏出欢快的曲子。4,借助外国人的眼睛看那些在中国早已熟视无睹的事物,确实能重新发现出新奇的一面,但更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讲述时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对人的态度,认真诚恳通情达理,还有点幽默聪明,那种状态很能抚慰人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后悔到现在才读到的纪实,很叙事,很有可读性。翻译也很棒。书中很多本国人注意不到的细节,被不同文化的外来者注意并放大。流水账般的记录,行云流水,真实刻画了世纪之交偏远西部一个落后小城折射出的国民性。现在是 1996 年,中国,四川,就在长江边上。莎士比亚从没有来过涪陵。你们没人去过英国,也没人见过莎士比亚四百多年前爱过的那名女子。可就在这一刻,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至今,《江城》已经出版了十多年。出版商很惊讶,它一直稳居美国畅销书榜,并将继续受到大众的欢迎。回首过去,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当美国人和欧洲人开始重新发现中国的时候,我的书恰好出版了。现在,很难想象还有编辑会说读者对中国话题不感兴趣。美国人一直有个问题,即对他以外的世界不感兴趣,可中国是个例外。令我一直印象深刻的是,现在有那么多美国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我尤其高兴地看到,有很多美国青年开始学习汉语。《江城》往往是他们的阅读书目之一;我很欣慰,这本书有助于向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介绍中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青年教师眼中的1996-1998年的中国小城涪陵

                  何伟(中文名)是位美国志愿者,1996 年至 1998 年作为美中友好志愿者来中国,在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师专教授英语文学两年,从外公对中国的向往而不能至的故事中,他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奇,拿到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后志愿来中国,并且选择远离经济、政治中心的边远小城川东涪陵(先属重庆),观察体会原汁原味的中国社会。他的另一作品《寻路中国》因为翻译得早而在中国更有名,我也通读了,这本《江城》是作者第一次来中国的非虚构作品,比《寻路中国》更能表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我们中国人司空见惯的有些言行,在他看来是那么奇怪或有趣,从他的观察、描绘里我们又能体会他那个阶层的美国文化异质性,这本书读起来更加有趣,也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那时候的收入、住房、手机(BB 机)私人汽车… 涪陵老城区还在吗?有机会也很想去走走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96-1998年江城涪陵的人与事

                    本书描述的是 "美中友好志愿者" 何伟(中文名)到涪陵师专任教两年的所见所闻所思。从入职成为英语教师,写到最后一天学生送别,尽述江景、旅途、城市面貌、市民生活、课堂纪实、政治渗透和历史回溯等等。从自己亲历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全方位的还原了 90 年代后期,长江江边小城中国人的生存与生活面貌。作为一名北方人,得以一窥到南方江城的生活气息,满足了猎奇心。作为一名中国人,惊讶于作者对于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知识的广博以及一些政治方面中立的见解。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事变幻,江城还在

                      三峡早已建起,重庆到宜昌的班船也早已停开了,而何伟也已经于两个多月前离开了中国。涪陵还是涪陵,重庆还是重庆,中国也仍然是中国,但历经 20 几年的变化,一切都大变样。何伟提倡学生们记录真实的当下,何伟说:今后被子孙问起当年的事情时,你拿什么说呢?我们每天刷那么多短视频,或者听各种课程,刷微博,但我们记录了什么?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回头看自己(《江城》读书笔记)

                        江城的文字比我预想的稍微要弱了一些。或许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青春的时候,无论写什么都是带着观点的,哪怕是想努力做没有观点的陈述。这种天生带着观点的表达,或许是年轻人的特权,也或许是年轻人的不得已。毕竟所谓的成长或者成熟,不过是变得更复杂和开放,经历的多了,也就逐渐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一定之规,所有的存在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和缘由。或许把中年换算成将怪不怪,或者换算成冷漠麻木,可能都有些道理。读何伟的这段江城,好像有点从现在的我们去看当时的江城的感觉,只不过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到一个陌生且年轻一点的位置上。所有书里描写的一切,对于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在当时我们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或者说习以为常。有趣的是,当我们现在看那个时代的自己的时候,总会觉得过去傻傻的、怪怪的。可是这也侧面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实在是一个变化太快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我们一直处在一个增长的时代。要知道,增长能够掩盖很多问题,或者说,发展能解决很多问题,让本来应该是问题的问题,在发展中变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对发展和增长这件事,有那么深的执念。只有通过类似何伟这样的文字,我们才能够回想起过去的自己,从另外一个客观的视角来审视过去的自己,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作者的叙述是本身就是一个确认自己的过程。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是一个自我保护的机制。当我们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自我,就会拿自己习以为常的观念来对冲这种被他者视为他者的冲击。其实我们确认自己,尤其是确认自己的群体的时候,大多数是因为他者。这种自我和他者的确认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只在作者身上,在当地的群体里也同样存在的。所以作者才会和一些人探讨所谓的歧视,这不是因为某些观念,而是一个群体相互确认的过程。这是一个人作为一个社群动物的特性,无所谓好坏,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在作者的叙述过程中,你可以看出他在极力捍卫着自己的观念。当然这里面有信息的因素,有习惯的因素,但是这种自然而然的惯性,就是一个突然需要融入一个新环境,但是这个环境和自己过去的认知完全不同,就会有的那种小心翼翼和不甘心放下的心心念念。读这本书,多少有一些不太舒服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它说的很多事情是真的。毕竟很多书里的事情,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的,或者是我们听说过的事情。那既然是真的,为什么会不舒服呢?因为我们知道,有些是我们已经摒弃的陋习,有些是我们并不以为意的非主流,还有一些是因为时代和限制的迫不得已。只是当把这些都集合起来,然后用一种看似有逻辑,或者说是强加上去的一种逻辑呈现出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群体的效果,就会把这些不舒服带到整个群体的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把这种我们本已经放掉的东西,又安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果然不舒服。其实,作者也在书里自己写到,或许因为他在当地是一个外来者,是一个边缘人,所以有很多在当地的边缘者愿意找他去聊天和倾诉。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正因为他的身份,所以才会有可能听到更多不一样的声音,而这些不一样的声音又未必是整体的声音。可是当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像成为了一种巨大的力量,能够支撑作者这个未来人的一些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选择性偏误,或者说是剩余者偏误。毕竟愿意主动交流的,可能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属性,这样的属性却又不是那个本来更大群体的主要,这就造成一种错位。这或许跟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有些相像,毕竟一个人不会把自己所有的方面都展示给别人看,而展示出来的又都是自己经过选择的。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日久见人心吧。不过看这样的书,也有好的地方,就是当我们回头再看几十年前的自己,总会发现,变化是如此之快,尤其是观念和思想的变化。当今的中国人,或许和三十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的变化,和对那些我们相信和不相信的,都有了如此剧烈的变化。我们会一边感叹社会发展的迅速,另一边会也回头看看当时的无可奈何。是的,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确实没有办法认知更多,所以我们的观念总是会趋于一种主流化的解释。这并不是是否有独立思维的问题,而是有些事情不知道,就没有办法做更加丰富和独立的判断。毕竟再更多的时候,和大家一样是一种更安全的生存策略,这无可厚非。书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今天人们回头看那个时代,会说这很荒唐。是有点滑稽,因为人们做的事情是那么荒唐,但在那个时候,一切都是非常严肃的 —— 那就是现实生活。那不是闹着玩的。这在今天是很难理解的。” 没错,当我们回头看几十年前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年轻时候的荒唐和滑稽。可是当我们仔细想想的时候,我们也会知道,当时的我们,其实都是在很严肃的生活,我们没有戏谑和玩世不恭,那是我们认真的选择,只不过我们现在知道的更多而已了。作者在写做的时候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个年纪的人,通常都还处在一个和这个世界在互相确认的过程中间。我一直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他们还没有成家和有孩子之前,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是还差着一课。当自己是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在对自己负责,是在对这个世界负责,所以世界上所有的不堪和看不惯,都可以拿来解构和评论。毕竟,只对自己负责是容易的,而对所有人负责是抽象的,这中间还是有些很有趣的联系,毕竟把自己抽象成群体的一部分也总归是容易的。只是,当把自己的家人,尤其是需要你来负责的家人,纳入到这个世界里以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抽象的问题,没有办法用一条所谓的逻辑串起来。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这种复杂就在于在很多时候,你没有办法保持价值的统一。也往往只有在这个时候,人才能学会什么叫开放和多元,也才会明白这个世界究竟有多么真实和无可奈何。书里有两句话,连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对于外界,尤其对于外国人,人们普遍贴上了一层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假面。如果你在那里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对诸事的运作规律已经略有了解的话,这一层假面会让你愈加难见真相。”“真实是永恒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 而我以为这背后有趣的地方在于,这种假面并不会因为你是不是外国人而存在或不存在,而同时所谓永恒的真实并不抽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看到最后,作者 05 年写到了重新回到涪陵,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身为外国人,我在 1996 年至 1998 年间学会了热爱涪陵。” 虽然在前面的文字未必发现了他对涪陵的热爱,但是当他经过了另一端生活的洗练,再回头看看自己当年的生活的时候,才会发现那些本来自己可能是嫌弃的生活,已经嵌到了自己的身体里面,而这些嵌入的东西或许才是 —— 对自己而言 —— 永恒的真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性的光辉

                          受不同文化教育的人做的评价,对我竟然是如此的感同身受,更加的感同身受应该说。常常有掩书长叹的情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好在路上读《江城》

                            我是在两段飞行一段火车上看完《江城》的,在路上读别人在路上的文字总是更奇妙的阅读体验。向环球航海时代以来的伟大探索传统致敬,有些人就是对这个世界怀有更深刻好奇心的人类,比如何伟。何伟笔下的江城,对我自己的陌生感,并不比语言不通的他少多少。通过这个异乡人的眼睛,我对此城有了精微的触感。特别喜欢这本书的翻译者李雪顺,他的翻译大象无形。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江城,值得一读的中国城市的横截样本。

                              Peter Hessler 有个好记的中文名字,何伟,在国外凭着他的三本书,《River Town》,《Oracle Bones》,《Country Driving》在美国火了,多年后他的《寻路中国》逐渐被国人认知,还有部分不能出版的文字,而我对《江城》的出版,感到欣喜和意外,这本在我看起来,是质量更高的纪实文学。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何伟在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英文的两年时间的观察和感想。他说 “在来这以前,我并不报着什么理想化的期望。我不打算拯救谁,或者在这个小镇留下什么不可磨灭的印记。我很高兴我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我只是一个老师,在业余时间尽可能的了解这个城市和居民,对此我感到很舒服”。而恰恰是这种心态,何伟用自己第三人的身份,记录这个小城市的兴衰,以及后来修建三峡大坝,移民的那个时间点上的人和事,没有中国作家的自我代入感,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对作者一切都是新鲜,生动,值得记载的,而恰恰是这种记载,让中国的读者能够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事,原来是那么的不寻常。
                              比如司机特别喜欢摁喇叭,最后他也习惯了,比如有一个当地大龄女青年试图和他谈恋爱的经历,自己学中文和两个中文老师的关系纠葛,更多篇幅,他写了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信念,他的学生们的梦想,以及有些人用尽一切力量试图去大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一切爱与欲,交织出了一个中国小城市的大梦想,也真实的还原了中国低线市场生活百态。
                              读完你会更爱这个国家,更理解我们自己的同胞,也同时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萦绕在脑海里。但这仍是我看到的,能够在中国出版的外国人观察中国的最好样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的有点快

                                为学习做准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什么是写作

                                  读完这本《江城》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什么是写作这个事有了更清晰一些的认识。海斯勒,一个地道的不能在地道的美国人却把自己在中国支教的一年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集结成了一本让哪怕是中国人看了都不得不去赞美的书籍。由此可见写作这件事是需要天分的。你的感情的细腻程度,丰沛程度;你对事件的理解程度以及你对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等全部都限制了是是否能成为一名杰出的作者。从小的训练与培训可能会诞生很多好的文字工作者,但是对于成为一名杰出的作家或者是大家作用应该是很有限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版《绿野仙踪》,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影响好几代人

                                    书还没读完,非正式书评,谈些感悟。今早在书友群看到关于《江城》最逗的见解 ——“《江城》其实写的是《绿野仙踪》的故事!有一阵大风把彼得刮到了奥兹国 (涪陵)。他碰到了各种奇怪的事情,散步能散到礼堂,很多不想要的东西会出现,很多怪物一样的人会冲他们大喊大叫…… 经过一番努力,彼得交到了一些朋友,还帮助稻草人找到了脑子,帮助铁皮人找到了心,帮助没胆的狮子找到了勇气…… 他们还一起用爱对抗坏女巫。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从彼得变成了何伟。就在他也以为自己就是何伟时,突然一场街头冲突把他从梦中惊醒,原来他还是彼得!一阵大风刮过来,彼得随风而起,带着无尽感慨回到了自己的国度。” 联想作者描写的富有 “英雄气概” 的学生作文,感叹国家的文化确实根深蒂固影响着自己国家的人民。一本带着美国人好奇心、幽默感和善良的好书,有趣、有哲理,更有普遍意义和那个年代的观察和思考,不分老幼都可以读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96 年到 98 年,恰逢青春,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天是高的,海是远的,与社会,隔着千山万水。书中记录的底层往事,熟悉又亲切。十余年来,中国变化巨大。中国,又其实什么都没有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2/1/27

                                        写实,智慧,敏锐从另一个视角看国家的过往,国人的过往,很值得让后来人们都读一读,了解一下真实的现代 zhongguo。多一些这样的好书,国人的觉醒会更多,朴实的生活描写让人印象深刻,简单易懂却无比打动人心。最精彩的书都是由最简单的语言组成。关于题外话,真心希望能多在市面上看到写实类的近代,现代,当代中国生活的第三视角客观的好书。让孩子们也多读读这样的书,客观的体察国家客观的体会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到中国来,教书育人。作者德付出很不容易。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