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0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决定战争的胜败因素是为何而战

    非常精彩的一部详尽记述朝鲜战争的名著,全面展现整个战争的细节,从高层的决策到战场实况和各种背景资料,能够非常好的帮助读者了解这场 70 年前奠定新中国基础的战争,也很好的展现了东西方大国思维的逻辑,当然,由于立场不同,对事实的解读必然有所差异,西方作者的类似作品之所以优秀,在于细节的翔实完备、通篇流畅和编排精彩。然而,缺点也是一贯的阶级和民族立场不同。西方文宣巧妙地将战略问题归结于个人,如纳粹是因为希特勒,而朝鲜战争的扩大化,只能归咎于麦克阿瑟个人的狂妄,认为 “凭借美国的军事实力,可以把中国打回半个世纪之前。”,手握核武器,根本不相信中国敢于参战,实际上,这也是昂撒精英阶层的固有思维,对武器的迷信和白人种族的自以为是的高傲,致使一错再错。值得思考的作者还写了一本书《出类拔萃之辈》,是写美国如何陷入越战泥潭,可再如何检讨,美国还是不可避免的发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西方的固有思维,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敌人不在乎士兵的生命,死再多人也不怕,而美国人死不起,所以不得不结束战争,所以才会污蔑 HMS 用人盾,当然更不能理解领袖送子上前线,对美军在朝鲜战争使用凝固汽油弹和化学武器,在越战中更是对大面积使用落叶剂等化学武器避而不谈,对其他种族的灭绝的殖民主义思想是西方民族没有进化好的基因 Bug,而对于战争的正义性,西方人就没有这个概念,外交家基辛格就用 “合法性” 代替 “正义性”,全书有很多难得的史实,值得仔细扩展研读,很早读这本书是想了解 “韩战真相”,现在更注重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不断被粉碎的灯塔国神话。(麦克阿瑟向菲律宾收取相当于现在千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当 1840 年英军炮舰来袭的时候,大多数中国百姓无感,1900 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也是皇城王公贵族逃难,百姓只是围观,当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四世同堂》的祁老人认为这场战争最多持续三个月便会结束,当时的中国有国共内战,还有许多军阀派系,各种政治派别,日本人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一盘散沙的中国人会奋起抗战,原因就是他们的屠杀导致的,牺牲凝结共识,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用鲜血铸造长城,当你看到没有任何防护的巴勒斯坦人手持 RPG 冲向梅卡瓦坦克时,你才能理解志愿军战士是如何在天寒地冻的天气,无论是御寒还是武器装备都不是一个量级的情况下,硬抗住了联合国军。我问过家里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人,就是在 20 年前,社会上充满反思的时代,他们也坚信参加那场战争是值得的,是保家卫国。我见过很多志愿军战士,没听说也没见过美国兵的各种 “战争创伤”,都是以此为荣,难过的只是痛惜牺牲的战友。「战场上,中国军队纪律之严格和忍耐力之高让美国指挥官钦佩不已。由于战争本身不受欢迎,美国士兵的战斗积极性很低,因此,前线士兵一直采用轮换制,而中国军队却很少轮换,同一支部队可以在前线坚持很长时间」【中国人被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保护的非常好】。这种表述观点是西方叙事,中国人不是被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保护得最好,中国人是被中国人的勇敢,保护得很好。【你歌舞升平,他负重前行】是廉价的感动,这是割裂人民与军队,人民就是军队,军队就是人民,没人敢与中国开战,是因为人民的力量。“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美国人写的“韩战”

      我在 “馒头说” 里写过不少有关 “朝鲜战争” 的题材,有麦克阿瑟的,有长津湖的。


      每次推送之后,后台都会有两种声音,且吵得很厉害。
      那么,现在就推荐一本美国人写的 “韩战”—— 看看在对手的眼里,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哈伯斯塔姆,他是美国著名记者,曾作为《纽约时报》特派记者全程报道越南战争,并因此获得了 “普利策奖”。
      在大卫的笔下,你可以从美国的视角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当时的出兵,双方的炼狱绞杀,麦克阿瑟的失误,杜鲁门的立场整场朝鲜半岛战争的得失。
      令人遗憾的是,大卫・哈伯斯塔姆在这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遭遇车祸身亡,享年 73 岁。

        5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推荐战争巨著

        朝鲜战争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很重要的,有关它的一些记载,一些文章到现在还是我们中小学教育必要的一部分,但在美国那边,他们那些参与过战争的很多老兵都觉得自己被忽略了、被遗忘了,比起越战它好像获得一个分外低的一个地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一个解答,但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各方面,比如说一些战场上的细节、一些错误的政治决断的过程等等,它从不同的环节去切入这场其实相当复杂的、政治程度相当高的战争里面。梁文道老师也曾在《开卷八分钟》中连续三期推荐这书。其总结就是:战争爆发于一连串的判断失误。以下是梁老师的评论节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今天暂时先放下我们中国人的观点,看看美国记者怎么看?这里面就说到,当时的朝鲜 —— 主要是金日成 —— 之所以能够决定跨过三八线往南入侵,主要是因为背后有两个人给他开了绿灯:最主要的是斯大林,次要一点的是毛泽东。为什么会开这个绿灯呢?这里面包括一个判断错误:美国一个资深外交官讲话讲错了。1950 年 1 月 12 号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国家新闻俱乐部发表了一篇演说,似乎是在暗示,朝鲜已经不再美国的亚洲防御范围之内,而莫斯科则把他的演说解读为,如果朝鲜境内发生任何冲突,美国可能不会轻易介入。这释放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而且不只苏联错误地解读了它,还包括毛泽东。为什么呢?书里面说到,自从看到中国解放战争打得有声有色,金日成越来越紧张,他觉得也该轮到自己回到自己的老家大展伸手了。当时他三翻四次去莫斯科进行游说,而苏联则要求他再跟毛泽东见面去谈一谈,谈过之后,双方一致认为美国人参战拯救这块弹丸之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中国用不着派军。金日成再三保证,单凭他训练比较有素有战争经验的军队就能够压跨南韩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很烂的、很腐败的军队,事实也是如此。可他太自信了,觉得自己跟毛泽东一样,只要挥军南下,南韩民众通通会揭竿而起响应他,这也是一个判断失误。同时,书里还说到中国发生的事情也对斯大林的态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美国人曾信誓旦旦告诉自己忠实的盟友蒋介石,如果中国大陆全线告急,他们一定进行军事干预,但最后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如果毛泽东发动的战争能够在中国农民当中一呼百应,那么韩国农民会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响应金日成的号召,并且美国不会轻易干预呢?这又是一个错误。而且,这里面还包括另一个错误,就是双方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来讲,金日成跨过三八线不叫内战,是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行径,跟中国解放战争完全不同,他们因此会联想到,当初他们没有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行为而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这个观点对于中国、苏联和朝鲜却显得匪夷所思,他们认为 1945 年美国授意作为南北分界线的那条 “三八线” 根本不是边境线,朝鲜 1950 年 6 月 25 日的所作所为与中国内战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他们代表朝鲜人民的利益所进行的长期斗争的一次行动而已。美国对于中国会不会派兵援助朝鲜也判断有误,低估了毛泽东参战的决心。当时很多信息说明中国会参战,因为中国不可能容许美国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其势力范围,并且刚刚成立的新政权亟待一场战争来表达自己对政治信仰与意识形态的坚定决心。甚至周恩来曾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向西方发出消息,但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和白宫官员故意忽略这些消息,以致美国决策失误,最后付出沉重代价。类似情况在美国历史上不断重演,一直到最近伊拉克跟阿富汗战争,我们看到的问题还是一样,有大量的真实前方的情报被后方的决策人员基于政治理由而故意忽略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切换视角看朝鲜战争

          在遭到中国人袭击并穿越 “长手套” 的那一周里,每个活着回来的老兵,注定不同于其他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他们很少抱怨,很少暴跳如雷,很少提及自己的经历,甚至是面对同在朝鲜服役的其他人,他们也喜欢沉默不语。他们似乎在刻意回避那些会称赞自己或是把他们称作英雄的人。他们只把自己当作幸存者,因为他们的部队已经被摧毁了,自己和很多战友也遭受了不同形式的伤害,他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此前他们是勇敢的战士,有很多亲密的战友,是一支常胜部队的一分子,之后亲历了一场让他们大多数人都憎恨的战争,相信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马上就将过去,并给这段路加上一个胜利的注脚。就在那一周里他们眼看着很多战友因不可描述的命运而离去。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要承受幸存者的负担,还要不安地想为什么他们活下来了,而很多更优秀、更出色的战士却失去了生命。这是一种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向别人倾诉的情感 —— 在那六七天的时间里,很多人战死沙场或是被俘也许就是因为一念之差,哪怕他们稍微再勇敢一点点,就不会遭受如此命运。成功突围给他们带来一种既现实又具体的解脱,那就是能多活一天。而当他们反思当时的情形,反思自己当时的所见所为时,就会产生无尽的自我怀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遗忘的战争

            这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主要是看过电影《长津湖》后,看看美帝如何描写这场战役。先说下电影,怎么说呢,战争片是一种专业类型的影片,导演显然没啥基本常识,又不是警匪片,算是勉强及格的战争片。电影算是不错的主旋律爱国电影,突出了连队战友情、家国情,美帝拍也是开挂的套路。从对战争的反思角度看,电影基本没有,历史的复杂在影片里表现的非常的单一和片面。长津湖战役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战,这本书中也重点写了,但表达的角度有所不同,虽然是败仗,但美帝陆战 1 师的指挥水平是很高的。本书作者对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和作战能力的赞美是溢于言表的,几乎都是肯定,毕竟只有尊敬对手,才是尊敬自己。作者几乎整本书,从头到尾的不断在骂麦克阿瑟的狂妄自大,这也是作者的特点,对双方统帅的个性和经历会花大量篇幅描写,也会让读者更加深刻的领会到历史的戏剧性。这场战争,当然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的错误的战争。因为,中、美两个大国都是被动参与进来的,没人想发起这场战争,而且,至今没有结果。这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没人想参与,没人获益,也没有结果,但不代表没有意义。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面的从美国视角复盘朝鲜战争

              凡战争,都是认为自己能赢才打的,但是打起来想停下,就难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我读过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初冬最为详尽的一本书。

                原本我是想把文章名字写成关于抗美援朝写的最好的一本书的,可是实在是被杠精杠怕了。比如,怎么能把美国人写的书说成是最好的呢,在他的书里,我们中国人都是妖魔鬼怪,你这是辱华,美吹行为;再比如,我读过 xxx 的书,写的比这本好多了,你读书那么少,有什么资格说这是最好的;又比如,这本书只是写了上层建筑的王侯将相,对于底层民众的撰写少的可怜,还在书里表述了很多种族歧视的言论,说这样的书好,你还是人吗?诸如此类吧。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好好聊天交流的时代了,我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所以书名我写的是这是关于那场战争最为全面的初冬的书籍,就是避免和各种杠精接触。但这本书在我的内心里,是目前为止我读过的基本关于朝鲜战争最好的一本。首先是完整性。这本书不像前几本我读过的朝鲜战争的书籍那样,仅仅以美国的视野去描述战争。书里不光有参战双方韩国、朝鲜、美国、中国、以及联合国部队等参战人员的视角,包括当时台湾蒋介石发面,苏共斯大林方面等各个因素全部加入了表述范围。而对于具体参与作战的决定性人物更是事无巨细,无论是身处华盛顿的杜鲁门,还是麦克阿瑟将军的父母对他的影响,在东京美军指挥部里那些媚上的情报官员和部队长官的家室资料,态度原因,还有针对李承晚的生平,金日成的发展轨迹以及与斯大林的关系,中国方面,毛泽东如何获得胜利夺取政权,将蒋介石赶往台湾,麾下的林彪为啥避战,彭德怀如何临危受命,他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斯大林的各种算计,如何在朝鲜问题上的背信弃义,临时反悔,甚至连美国报业巨头亨利卢斯在朝鲜战争中起到的作用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虽然,全书详细介绍的仅仅写到中方参战后,李奇微将军接手后,完成了对中方的反击后,就进入到了概述阶段了,和其他书比起来,相当于只开了个头,但是就是这个头开的我大呼过瘾。往常描写朝鲜战争的书籍,战争初期对于韩国语朝鲜内部战争的描写近乎于一带而过,很快就是仁川登陆,然后就是志愿军的反击,然后对于中国军队的神勇进行渲染,然后就是李奇微的临危受命和奋力反击,再到板门店谈判,基本上就是这个结构。似乎战争初期韩国军队和朝鲜军队的战争就是小孩过家家,完全是玩闹的感觉。可真实的信息是这样吗?远不是这样的。首先,最初的朝鲜部队,根本就算是中国解放军的一部分,很多老兵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光有着极强的武器装备,还具备着及其丰富的战斗经验,而金日成也是苏联可以扶持的一位听话的政治领袖,而为了保持政权的独立性,金日成初期甚至不想让中方参战。而反观韩方和美军一方呢?那时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已经基本上退伍了。从 1945 年到 1950 年,整整五年的时间,他们根本就没怎么打过仗。所以战争初期和朝鲜部队对阵也好,和中国志愿军对阵也罢,都是一些未经过训练的生瓜蛋子,有些甚至连枪都没摸过。而指挥他们的则是一群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唯命是从,贪生怕死的职业官僚。所以,战争最初无论是朝鲜的部队,还是志愿军的第一阶段战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这也是为啥志愿军部队没有修整,就快速进入第二阶段战役的原因,我们因为最初的胜利,有些轻敌了,尤其是最高决策者。后来李奇微接手战场,做了详实的部队侦查,与战情分析,马上就找到了志愿军的不足与漏洞,使得志愿军在第二阶段吃了大亏。这里我不想过多叙述这些细节,有兴趣的同学自己看就好。整个阅读过程中,让我思考最多的是,你永远不知道给你下命令,把你送向战场的那个人究竟是爱兵如子的良将,还是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疯子。从《光荣与梦想》到《漫长的战斗》,我读过的涉及到朝鲜战争的几本书虽然也都或明或暗的谴责过麦克阿瑟将军,但都没有这本《最寒冷的冬天》写的深入具体,这简直就是一个疯子,还是一个好大喜功,视人命如草芥的疯子。而战争初期他与他手底下那些参谋、军官兼职就是玩忽职守,正确的情报不听取,刻意隐瞒战场的危险,甚至讲吹哨人降职、调离,像个将头插入沙子的鸵鸟,战场上瞎指挥,把打好青年送上断头台,战败后,要么不承认,要么把失败说成是胜利,甚至甩锅给千里之外的政府高层。。。。。你能想到的所有奸臣的嘴脸,在这里可以穷尽了。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只动画短片,一个个士兵从高处跳下,落地后摔出各种姿势,被拍照,送往高层,而高层仅仅是拿这些姿势满足自己跳舞的欲望。那时候,我仅仅以为这是对希特勒的讽刺,可最近看了《花园行动》和《最寒冷的冬天》两本书,无论是英军里的蒙哥马利还是美军里的麦克阿瑟,都是这样的存在,谁也不比谁好多少。别人我不敢说,你们懂得。我觉得最悲哀的是,如果我们身处在那个战争时期,实在是不清楚,自己这条贱命究竟是给哪位将军的舞步增加一帧的画面。这又为我反对战争增加了一个理由,不管究竟为何而战,哪怕你处于正义的一方,哪怕你已经接近战争的胜利了,都有可能被上级推送向那毫无意义的战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获普利策奖,为你展现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这本书是一部融合军事、历史、政治、外交、传记的巨著。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真相终于开始浮出水面。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短兵相接,也在战略部署和政治外交上展开全面较量。然而,原本计划三个星期结束的战争,最后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强大的美国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的?今天的远东国际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依旧受这场战争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人写朝鲜战争

                    大卫・哈伯斯塔姆所写的《最寒冷的冬天》,是迄今为止,视角最全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记录文字。作者叙述事件中,对于每个人物都能介绍其成长经历,个人环境,以及其独特的个性。在面对当年这场残酷的战争,每个人拥有各自所在的国家、政治环境,及个人处境;每个人在战争中就有不同的表现。战争是残酷的,人性是多样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视角

                      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但是多个视角就离真相更近一点。军事是政治的枪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水平不足,搬运了一段馒头大师的评论作者做了大量的美军方面的访谈,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揭示了这场战争背后当时美国政府、军方的一些真实的情况,这些是我们阅读国内相关书籍时无法了解到的,从这一点说,挺不错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作者虽然尽量用了一种客观且平实的语调,但通篇还是无法掩饰对麦克阿瑟个人的厌恶,乃至上升到了人身攻击。我对麦克阿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看完这本书,会产生一种感觉:朝鲜战争本来美国是能赢的,都是因为麦克阿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老美的思路总是喜欢以小见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麦克阿瑟和美国政治的一扇窗

                            站在美国和国际政治角度看朝鲜战争,让人更加明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远东皇帝麦克阿瑟最终被撤职,他的光辉高大形象也在议会听证质询中黯然失色。这里不仅有政治权谋的对决,也有麦克阿瑟个性缺陷的原因。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却无法代替政治,不知道麦克阿瑟是否懂得这个道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朝鲜战争

                              战争是可怕的,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不知道的抗美援朝内幕

                                1,朝鲜战争美国司令由麦克阿瑟开始,中途换上李奇微,到后来的克拉克 2,书是美国人写的,视角大部分也是以美国人为主,介绍中国军队和领导者比较少,对于麦克阿瑟,史密斯,阿尔蒙德,李奇微都大量笔墨进行了描写,对于彭德怀描写比较少,对于其他将领邓华,秦基伟,韩先楚,更是没有,这方面让我们中国读者看了感觉少了很多味道 3,这是一场糟糕的战争,历史推演它肯定会发生,但是老天爷是不想让它发生的,因为 1950 年朝鲜遇到了几十年来最冷的冬天,气温零下 38 到 40 度,这是什么概念。非战斗减员,冻伤人员占比是最高的 4,美国来朝鲜作战有一优势,二个劣势一长,是指美军的装备特别好,海陆空齐备,飞机大炮战列舰应有尽有二短,战线拉的过长,会导致后勤补给严重不足,美军的士兵对于此次战役的目地不明确,甚至很大程度是抱怨来到寒冷的朝鲜我志愿军,虽然装备落后,缺衣少弹的,但是毕竟打的是正义战争,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更是有全国人民的支持。5,美国以麦克阿瑟为主,认为我军民是落后国家,就感觉自己飘飘然,集结了 15 个国家来攻打,但是他忘记了,我们国家已经独立新中国成立,在方方面面已经不是清朝那个状态 6,战场上要保持尊重对手,骄傲自大的麦克阿瑟什么都不去考察就一通乱指挥,那只能是被打败,士兵损伤是他要承担的代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让我重新燃起了兴趣

                                  美国视角看朝鲜战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始终第一视角的充满误解之书。

                                    做为一本介绍朝鲜战争的大部头著作,除了政治及个人争斗方面的理解,没有更全面的战略思考。无关紧要的美国政治人物和军头的事迹充斥期间,对于战场上主要对手的彭德怀,只有一个段落提及。美国人从始至终都把世界理解为围绕他们而存在,即使在经历无情打击后的六十年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战争的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朝鲜战争中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人们不断地向我说起战争初期战况异常惨烈的 “釜山防御圈” 战役,所以我必须要了解这场战役。后来,又有人向我讲起砥平里战斗,这也是美国指挥官第一次学会如何与中国人打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事求是

                                        历史学独立于人文学科成为科学,就是一个字:实事求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朝鲜战争

                                          美国人写朝鲜战争,战斗场面经过并不很多,反到是背后的政治博弈着墨很多!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观点角度审视那场战争!可以跟中国作者写的朝鲜战争对照阅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