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语系学生必读书目

    1. 我和新东方非常有缘,早在 2004 年,我高中的暑假,只身拿拖着行李箱参加新东方词汇班。虽然没见到俞敏洪,但每位老师身上都散发着俞老师的气息,每一句话仿佛都能吞噬灵魂。回来之后,我就暗下决心,这辈一定要当外语教师,像新方法老师一样,点燃更多的人。2. 虽然新东方在去年遭受了时代的毒打,但以董宇辉老师为首的东方甄选营销团队,仍旧所向披靡,让更多人看到的内在魅力。3. 这本书,我带领学生逐字阅读过,适合在校大学生,很励志,展现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有些表述略显粗暴,人生不止有努力和进取,还有忍让和回避 (这方面很少提及)。很符合大学生的口味。4. 俞敏洪带领的东方甄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理念。5.《金字塔研修班》夏鹏老师曾经做过俞敏洪的助理,分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6. 新东方仿佛传奇一般的存在。这本书在周末,可以随手打开,给自己打一针鸡血。外语教师的诚挚推荐。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生命与事业

      每日一书:《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当你爱你的事业,当你爱你自己的生命,当你愿意把你的生命和事业结合起来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无往不胜。不要让害怕本身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不要放大自己的弱点。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有句歌词说得很好:“There is a crack,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万物皆有裂痕,这样光才能照射进来。)你的弱点,有时候正是你向前的最好动力!人的一生不能只为物质而活,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心胸。一个梦想改变世界的人,一定会勇于修正自己,一定比他人更有冲破黑暗的决心和毅力。我们的存在,应该一起让这个世界更为美好,不是吗?这些改变主要是两个因素导致的,一是外在环境,二是个人内因。一个人想改变,通常是由环境引起的,如果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就不容易求变。很多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相对温馨的小家庭,一间不管多大面积的房子,一般改变的愿望就不大。那么,我的人生有没有下一个转折?我相信一定会有。但我想,我的前半辈子一直在做加法,不断努力前行,下一个转折也许会往后退一退,给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生命一片更大的空间和悠闲。新东方一直做得不错,但把我自己的生命空间挤占得非常狭窄,连看天、看地、看云、看月的日子都没有了,对生命来说是一种愧疚。我得肺结核,是因为没有谈恋爱 —— 因为郁闷,导致 “气” 不能散去,于是得了肺结核。所以,人不能随便郁闷,郁闷要迅速地释放出去,宁可让别人得肺结核,也不能让自己得肺结核。相信进步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对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我不鼓励浅薄的成功学,但是我鼓励个人的成长过程一定要有一种精神,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最后不可能获得成功。成功有多种定义,人生在不断地进步和丰富,这种成功比有钱的成功更重要。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未来是自己追求出来的,和别人没有太多的关系,和这个国家本身什么状况也没有关系。人生的成长有三个要素:读书,交友,行走 —— 读书充电,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交往能让自己成长的朋友,自己要学会行走。每个人的青春一定要有梦想,梦想最重要的,我觉得是两个要素:一是对未来要有热情,二是要坚持自己的爱好。很多人一辈子都是稀里糊涂过去的,不稀里糊涂过去的人有一个本领,他知道远方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他。当然,有些东西不能作为远方的梦想,比如钱。钱是好东西,但钱绝对不等同于理想。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钱越多越完善;对于一个浅薄的人来说,钱越多越浅薄。开卷有益,人必须要有思想,人没有思想将是一杯白开水。白开水虽然好,但永远不能使你达到迷人的境界,我们要通过思想的酝酿把自己变成一瓶老酒,让任何人喝了之后都为此倾倒,达到酒神的境界,即所谓站在世界的高点来看世界。生活可以贫穷,但一定要自强不息。好学精进、志高行远,是新东方的核心价值观。一个人的自强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上,而不是体现在具体目的上。因为一个具体目的的达成可能不是自强,自强是一个绝对的褒义词。我们应该经常反省,问问自己目前的生活值不值得过,如果不值得过,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寻找新的生活增长点和兴奋点。任何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量,但一个人如果能把挑战自己和挑战极限变成一种习惯,那正是他成功生活的开始。生命中一心一意真的是人的幸福的来源,所以我说一心一意地爱一个人最好,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最好,一心一意地和几个懂你的朋友交往最好,像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做人的基本。你喜欢一份工作,不光这份工作本身你喜欢,还要从这份工作背后找出工作的意义来,比如工作的使命感,这很重要。尽管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意味着你会放弃原来的很多东西,意味着冒险、挫折和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去经受这样的挫折和失败,你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生活,就意味着你永远只能在平庸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你爱你的事业,当你爱你自己的生命,当你愿意把你的生命和事业结合起来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无往不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心出发,由行抵达,接纳不完美是起点,击碎恐惧是核心,用主动改变和持续行动为燃料,驱动自我突破,在平凡中活出不凡的生命力!1. 万物皆有裂痕,这样光才能照射进来。你的弱点,有时候正是你向前的最好动力!缺点不是坏事,有时反而是让你使劲往前的燃料!就像树根有裂缝才能扎得更深吸取养分。你的缺点像裂缝,逼迫你深入挖掘潜能。2. 不要让害怕本身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不要放大自己的弱点。恐惧是最大的障碍,勿被其掌控。别让怕字把你绑住了!别老想着自己的缺点有多糟。越害怕、越觉得自己不行,就越不敢动。老盯着自己缺点就像开车只看后视镜,忽略了前路。3. 当勇气支撑我们跨出第一步时,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因为这个世界上,往前走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只有自己方能听到!起步怕很正常,但你不开始走,谁也帮不了你。学骑自行车时,爸爸放手的那一刻,你内心的恐惧和最终自己蹬起来的激动,只有自己最清楚。启动过程就是这样。4. 对未来、对自己多点信任,很多难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困难未至,你已退缩。信心是克艰利器,提前放弃才最可怕。就像打游戏,Boss 还没出现,你就被背景音乐和想象吓得手抖退了游戏。还没开打,就自己投降了。5. 人生的成长有三个要素,读书,交友,行走。读书充电,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与能让自己成长的朋友交往,自己要学会行走。学习、交流、实践。人的成长像树,读书是向下扎根吸收养分;交益友是向上生长靠近阳光;行走是风吹枝展,让枝干更坚韧。6. 人是一种受思想指引的动物,你的思想走到哪里,你就会走到哪里;你的理念指向哪里,你就会走向哪里。思想决定方向,理念引导行动。想法很重要,它决定你最终去哪儿、干啥。就像用导航,目的地设成摆烂谷,最终肯定到不了奋斗城。设定的目标(思考)决定了路线(行动)和终点(结果)。7. 永远不要去追求公平,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获取未来的能力完全在于自己。认清现实,提升能力,打破枷锁,行动胜于抱怨,别老念叨不公平!本事都是自己练出来的,机会也是自己抢出来的。生活就像发牌,起点牌有好有坏(世界不平)。但牌技(本事)和怎么打(抢机会)更重要,高手能把差牌打活。8. 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内心那种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生命的追求、火热的激情。牛人最牛的地方,就是心里有团火,死命想变得更好,浑身都是劲!身边那个健身达人,不是教练逼的,是他自己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去锻炼。因为他心里有团火,就想练出好身材,感觉特别爽。9. 人最怕的就是碰到困难挫折就轻易地放弃,但也不要去想不切实际的东西。在现实与坚韧之间找到平衡,坚持但不好高骛远。跌倒了要爬起来,也得脚踏实地,别想一口吃成胖子。别做白日梦幻想自己啥也不干能中大奖暴富(够不着的梦),就不如踏实学个赚钱技能。10. 一个人做事情肯定要敢想,如果不小心,想成了呢?如果想了,又不敢去做,那想了等于白想。要命的是你光想不干,那不就是白想?梦想可以大胆点,但必须动手去做!空想没用。买彩票,买一张,有千万分之一中奖机会(想 + 干)。连一张都不买(光想),那中奖概率就是零。行动是改变概率的关键。11. 关键是要有持续做事的行动力,而不是想着一蹴而就。成功源于持之以恒的行动而非一夕之功。想练出漂亮的字,买了一堆字帖,心血来潮练一晚写得挺好。放三天不练又回去了。真正写得好的人,都是每天雷打不动练半小时(天天干)。12. 人生碰到墙或者悬崖峭壁,可以下行,可以左行、右行,绕着走,但是不能不走,不能在墙那里待一辈子,那样的结果将是一辈子永远到达不了任何地方。前面有堵墙?没事,可以绕道走、爬过去、钻过去... 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千万不能蹲在墙根下不挪窝。13. 成长,不要只是变老。保持对知识的追求,永远拥抱生活,保持进步,让生命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成长的本质是持续学习和拥抱变化,而非仅仅是时间流逝。手机要定期更新系统(学新东西)才能流畅好用(日子有意思)。不更新(脑子生锈),很快卡顿淘汰(感觉白活)。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努力向好 至少不会更差

          这本书主要是俞敏洪老师一些演讲的集合,主要分为梦想、成长、奋斗、事业、生活这几大部分。有一大部分是讲给大学生听的,但是也值得工作后的人看。每个章节的标题都很精炼,一看标题就大概知道这章大概讲什么了,虽然一看像鸡汤,但俞老师的用词温润,并不会有强加于的感觉,这样反而更容易让人去思考:我该怎么做?我的人生要怎么过?关于奋斗,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其实是这样的:只要去相信,努力学习是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另外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分享书中的一段话:青春实际上跟人的年龄没有关系,跟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没有关系,跟你是否拥有柔软的膝盖、粉红的容颜没有关系。青春与你的未来是否有力相关。青春的生命在于你总是能够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碰撞,并且有新的未来。当你拥有未来的时候,你的青春就会永远存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鼓舞人心,应该早点看到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天刷本书

              Day19/100 刷书耗时:15min 推荐指数:️启发:驻足从来不是原罪,如果能有一个小家,平静祥和度过一生,那是幸福的。促使我们不断奔跑的是这股不知从何处奔腾而至的洪流,那也许是文明的进步;也许是欲望的膨胀。读法:如果你时间比较紧,翻看一下序,那或许能给你最真实的生命力;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跟随着俞老师的故事,去感悟其生生不息的信念之力摘录:有三种纯粹而强烈的感情炙烤着我,促使我勇往直前: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人的一生不能只为物质而活,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心胸。一个梦想改变世界的人,一定会勇于修正自己,一定比他人更有冲破黑暗的决心和毅力。我们的存在,应该一起让这个世界更为美好,不是吗?(缺两天 争取这周补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俞老师的这本书告诉我们青春应该怎么过,就是不断充实自己,多看书,多给自己充电,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即使遭遇挫折,有再多的阻碍,只要梦还在前方就要勇敢的走下去。书中讲述了很多的例子,也包括俞老师的亲身经历,有很强的代入感,也引发了 80 后的共鸣。人一生当中难免会有迷茫的时期,要怎么去渡过这一时期呢?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时刻准备着、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

                  俞老师从农村走向北大,从北大离职创建新东方,带领新东方发展上市,甚至教培行业遇到重大挑战的当下,你都能看到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不断成长,一个有热情、有情怀、有能力的俞老师,给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们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即使出生农村、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仍然可以凭借个人努力顺着时代大潮不断修炼自己、提升能力、走向成功的榜样。这本写于 2016 年的书,以青春、梦想、成长、奋斗、事业、生活六个专题,从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所思所想所悟,来指导、启发青年人,推荐阅读。# 我的读书笔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你来读

                    深度完成了和俞老师的一次对话俞老师独到的觉察洞见,对人生的感悟体会,都形成自己特有的对事事的认知和观点,对于我来说像点点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可期

                      成与败之间,全力以赴的付出了,就是成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每个人的成功经历不可复制。俞敏洪的也不例外。但是他的经历却告诉当代年轻人:即使没有好的出生,好的资源,好的外在条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踏入北大的校门无疑是俞敏洪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但是他却没有满足于此。他本可选择留校做老师,过一个安稳不愁吃穿的生活。这也曾经是他的目标。但是人的目标是可以变化的,尤其是自己能力的增速大于实现目标的速度。俞敏洪正是在 "每天都要比昨天更进一步" 的信念下,坚持每年读至少 60 本书提升自己,同时与优秀的人做朋友,不断实战阶段性的目标。最终一步步将新东方做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终身学习者,"每天进步一点点" 也是我的人生信条。人和人的差距取决于业余时间。优秀的人都那么努力,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