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故乡

    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故乡,就这样把我丢去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我自己文化修养的限制导致我看这本书有些似懂非懂,需要研学历史。对苏州的描写真的很有共鸣,让我恍然大悟我喜欢的苏州就是这种样子的,最后的故乡的部分给我很多震撼,他说的是故乡,但是高到一个我还理解不完全的境界。等我多读读历史,再来回味,看看是否有不同感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意义的岛屿” 可以让人忘了茫茫大海,忘了惊涛骇浪,产生精神上的安全感,从而居住下来。这,便是文化。居住在 “意义的岛屿” 上,极有可能产生纷争,甚至产生对意义的争夺,因此必须把意义层层细分,以便各守其事、各司其职、各耗其身。随之,文化也必须把自己的宏观能力自动缩小,使之越来越专业化、偏执化、琐碎化。结果,很多更狭隘的 “意义” 就冒出来了。每一种 “意义” 一旦成形,都会自我增量,以证明自己存在的理由。例如,个体的意义、群体的意义、家庭的意义、民族的意义、国家的意义、西方价值的意义、东方价值的意义,如此等等。这么多 “意义的岛屿”,都在宣称自己的极端重要。但在私底下,真觉得有那么重要吗?又是那个哈维尔说的了,每一个岛屿都会自问是否连接着 “海底山脉”。如果有连接,“意义” 就让人安心;如果只是 “珊瑚礁”,“意义” 就要重新更替。按照哈维尔的自述,他从原来东欧国家的意识形态系统中拔身而出,成为捷克总统,就是因为发现了原来 “意义” 的不可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余秋雨先生以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叙述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之地,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品读时如历春风、夏日、秋雨、冬雪,意味悠长沉浸其中!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