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一个看不见世界的女孩子被一个教父救了回家,他秉着为基督奉献的精神,开始教这个女孩子,他告诉她世界充满爱,是那么美好,那么幸福。 女孩学什么都特别快,也学的特别好,男人的妻子觉得他过多的在乎这个女孩子了,男人的儿子渐渐也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一天妻子又因为她跟男人吵架了,于是男人考虑到种种,把女孩送到了别人家,但是他们也会去看女孩子。 在一次偶然的时候,有个医生告诉他,女孩的眼睛可以通过手术变好。于是女孩去了医院,女孩的眼睛好了,当她看到这个时间,看到这个不是她想象的充满爱的世界,她沉默了,当她看到男人的妻子的那一刻,她崩溃了。 她知道自己霸占了什么,也知道自己快亲手将什么东西毁掉了,她痛苦,她难过,于是,她决定投湖自尽,却被人救了起来,她在医院度过了最后的日子,在医院里教父每每去看她,她都不见,且大发脾气。 弥留之际,她把教父喊了过来,对他说了很多,也说自己将死了,她说,她以为她喜欢教父,其实是喜欢您的儿子。那个听她弹钢琴的男孩子。 看到结局,没想到她会死,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对爱充满信心,在发现世界与她想的不一样,因为她,一个家庭,充满了不幸,她接受不了,也不能忍受自己的行为,于是她选择自我放弃。 如果她没死,她也会被内疚折磨,她也不会与男人在一起,怀着内疚的情绪她与那个男孩子,那个懵懵懂懂的男孩子对她的爱,她不知道是否能直面他,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自己。也放弃了这两个男人。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田园交响曲(纪德文集)本书收入纪德创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吕德》、《田园交响曲》和《忒修斯》。三部作品中《帕吕德》是最难读懂的,还好有 AI 助手,Get 笔记是一款很不错的学习工具!一、先锋派讽刺小说《帕吕德》(1895) 《帕吕德》写于 1894 年 10 月,是纪德第一部重要作品,于次年出版,标志着作家纪德的诞生。《帕吕德》困在 “计划” 里的人生困局:这是一个 “永远写不完的故事”:一个自称 “我” 的作家打算写一本(帕吕德)的小说,却每天被琐事困住 —— 数鹅卵石散步、回复无关信件、和朋友空谈哲学,连想象中的 “帕吕德故事” 都充满泥泞和停滞。沼泽的潮湿、人物的麻木、计划的落空,构成一幅 “想得多、做得少” 的生存素描。整部小说结束于 “明天再继续” 的开放式循环。二、日记体小说《田园交响曲》(1919)用 “善” 包装的私欲悲剧:乡村牧师的日记里藏着一场 “温柔的谋杀”:他收养盲女热特律德,自称 “用爱引导她认识世界”,却在教她的过程中滋生了超越伦理的感情。他用宗教话术粉饰私心,刻意忽视妻子的痛苦、儿子的嫉妒。直到热特律德复明,看清真相(她爱的是牧师儿子,而 “拯救者” 父亲早已摧毁一切),最终投河自尽。三、《忒修斯》:用行动定义自己的英雄史诗 纪德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他文学创作的终结之篇,于 1946 年在纽约首次出版。晚年纪德借希腊英雄忒修斯的回忆录,讲了一个 “主动活出来” 的故事:他拒绝当 “被命运推动的木偶”—— 离开家乡寻父、斩杀牛头怪弥诺陶洛斯、建雅典民主政体,甚至晚年犯错后也坦然承担责任。最动人的是他对 “迷宫” 的态度:靠阿里阿德涅的线球走出去,靠的不是运气,是 “主动找方向” 的勇气。《忒修斯》的结尾,留下了纪德的心声:“想想将来的人类也很欣慰:在我之后,人类多亏了我,将承认自己更幸福、更善良,也更自由…… 我不枉此生。” 这三部作品像阶梯一样,展现了纪德从早期对困境的敏锐捕捉,到中期对人性复杂与道德陷阱的深刻剖析,再到晚期对生命意义积极肯定的思想发展历程。理解它们,是理解纪德这位复杂而伟大的思想家不可或缺的环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