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6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情绪暴风雨中的日记

    因为后浪出版社而逛到这本日记小书,半小时就翻完了。自己曾经由于压力和疲累,经历过类似的暴风雨,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深深地被作者坦诚而细腻的文字陪伴着 —— 世界上经历过这份感受的,不是一个人。抑郁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理疾病,是生活蹂躏下的精神反应;陷入其中的人,需要药,需要好好休息,需要各种活动带动激素,需要书,需要爱,也需要运气和信仰。如果状态不好,读一读这本书,看着作者像一个温柔的普通人一样分享心得和小技巧,应该会舒服一些。至于文笔,颇为一般,类似文笔好的几个好友。内容上说,比较多翻来覆去的微妙心得变化,以及简单的小知识,对我而言略显平淡了。也因此,看得飞快。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喜欢40件事

      一个郁抑症患者的心理日记活下去真好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且行且珍惜,珍惜过程的点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抑郁是乌云,而你是整个天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暂停实验室公众号推荐,是一个有抑郁症的作家用随笔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作者使用的方法和《书写的疗愈力量》中介绍的一样,将自己生活中的时刻用笔写下来会减轻抑郁。为作者逐渐康复而感到高兴。书中也提到一些写抑郁症作战的武器:写作、阅读、交谈、旅行、瑜珈、冥想、跑步。 选择性阅读,不建议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直面精神的困境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事又多,虽然温饱不是大的问题,精神上的困惑却成为人生面临的常态。   这本书中,作者直面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影响,详细描述了犯病时的感受,可能的原因以及走出困境的曲折历程。  我们不一定患有这种疾病,却或多或少面临此类精神的困境。不要拒绝它,否定它,逃避它,请直面它,要学会与它共存,虽然这很痛苦,但那是必要的。同时,要有走出去的必胜信心,不管前路如何曲折。这时,如果身边有个可以畅快倾诉的人,那就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给了我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活着就是人生的意义。仰天星空,俯看大地,人只是沧海桑田中的一粒沙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向前迈进,最终都会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好好活着,无论财富多寡,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富足,精神上的富足胜过万贯家产;保持身体健康,这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唯一基石,没有它后面有再多的零也是没用的。钱不再多,够用就好,当然没有钱是万万不可,但一味追求物质上的贪欲,会使你焦虑不安,缺少安全感,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感觉很重要

                    最接近长时间拥有挥之不去的抑郁情绪是 19 年和 20 年,那会儿的状态是,连续七八个月内,持续不想出门不想吃东西不想社交,经常失眠,一整天又一整天地待在房间里。我用了抑郁情绪这个词,而不是抑郁症,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很擅长为自己创造快乐并且分享出去,对生活依旧充满热爱,依旧期待新体验,依旧期待创造价值。当时很庆幸,我直接用了最有效的方式 —— 阅读和写作,疯狂地读历史、沟通表达类、商业营销类等书籍,应该有将近百本书。对我最有用的是,历史、思辨类和表达类书籍。历史 —— 对比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世界之丰富。从电话电报、到计算机,到手机,再到互联网衍生的各类 app 小程序,经历了百年的进化,生在和平且科技发达的时代,就是种幸运且快乐。思辨类 —— 怎么去思考事物?有哪些思考模型?如何正确归因?怎么知道自己判断是对的?身处的世界就是一大锅粥,因果关系错综复杂,说实话我发现如何思考本身就造就了人和人不同的选择和人生的差异。表达类 —— 如何表达情绪,如何在表达中创造和传达情绪,人类情绪的细致分类都有哪些,人是怎么被影响的,人的思想怎么发生变化的。意识到人就是非理性的、就是容易被环境中的氛围情绪影响,承认我本俗气、贪婪、偏执、充满欲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书籍的作用就如何这本书里的一段话,帮助我更细致地去体验生活:"感觉真的很重要。人们总认为思想是多么重要,其实感觉也同样重要。我想读那些让我笑,让我哭,让我恐惧、希望、对空气挥舞拳头的书。我希望一本书能够拥抱我,或者抓住我的后脖颈,我甚至不介意它朝我腹部来一拳。因为我们活在世上就为了感觉。我想要感知生命。我要读它、写它、感觉它、活它。我想要在转瞬即逝的生命里,最大限度地感觉一切能被感觉的。我恨抑郁症。我怕抑郁症,甚至恐惧它。但与此同时,它造就了今天的我。对我而言,如果抑郁症是我感知生命所要支付的代价,那我心甘情愿承受。存在着,我心欢喜。" 更细致地去分辨事情发生过程中的各种感觉,是让生活不麻木的、让生命显得鲜活的好法子;更细致地去分辨想法、情绪的来源和变化,是更深地认知自己。这有什么用?说实话,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这些并不能让我们升职加薪获得很多财富,甚至会让我们容易感到精神疲惫,因为大脑太讨厌消耗能量的思考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费劲思考?因为,我们可以更清醒。更清醒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从什么事情中获得成就感、热情和快乐。就如同我在 20 年发现了阅读的乐趣,开始沉迷于自己的文字能带给人启发或是触动的价值。这种内啡肽带来的快乐,让我不再需要成为追随各种商业电影电视剧、抖音短视频的多巴胺瘾君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是不错的

                      是看可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活下去的理由

                        我见过太多太早就放弃自己的人,包括我自己。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失败了,于是我觉定在完成一个梦想以后再做出决定。虽然很困难,但接受自己的挑战,无论成功失败都是自己,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找到同类,我不是一个人

                          共鸣,看到一个康复了的抑郁症患者的回顾。焦虑,恐惧,去超市都需要做心里假设,羡慕身边除了自己的每一个人,睡眠障碍,脑子里每分钟都有上万个年头,人生没有希望,失败的自己,了无盼头,想死去…… 解药,时间是解药,爱是解药,爱自己。觉察自己,总结自己的快乐和悲伤,及时干预… 抑郁,从精神层面来说,他可能并没有离开,也许偶尔还是会出现,请记得,你能接纳,你能安抚好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心的龙卷风

                            抑郁症就是自己脑子里着火了,外人毫不知情,也无足为外人道也。在最混乱的状态里想办法自救,简单心理推荐的阅读书目之一《活下去的理由》,一下午读完,作者的斗争史,看看到这个世界还有亿万人跟自己一样经历折磨和痛苦,产生了第一层的疗愈感,自己并不孤单。作者对很多感觉和状态的描述都非常精准,有种被人看到和理解的感觉。开始对冥想和正念很感兴趣,还有瑜伽,我想试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抑郁症就像“永远没有感同身受”一样,无法被全面理解

                              越是看不见才更需要被看见,看见才会入心,会思考,会记住美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

                                对想法的详细描述,让我走进了焦虑 + 抑郁症的头脑中,如果我病了,也会有类似的想法。提到许多缓解病痛的活动,总有一项会有帮助。痊愈,或者永远不会痊愈,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它会伴随我们一生,但那又如何呢?很多人因为抑郁症的特质反而做成了常人难做的事情,列出许多例子包括林肯、丘吉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近因为 coco 的轻生而又开始关注抑郁症。一本简短精悍的小书。自己有时也有焦虑和迫害妄想,但读到作者早年惊恐发作,跨出家门去街角超市买东西的心路历程,真是不可思议,继而庆幸自己的奇异想法可能只是庸人自扰。你无法预见周围貌似平静生活的人们头脑中正在经历怎么样的燃烧。高度的自我意识,高速运转的大脑会让你的焦虑抑郁情绪不得停歇,但也让你有更多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觉察。对普通人的启示是,活在当下,努力不被任何外在的刺激诱惑或者标准裹挟,接纳自己的想法,去爱,仁慈,运动,瑜伽,冥想。其实在生活工作的重压之下这些也都不易,只能再仰望下星空,悦纳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让我更好的了解了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描绘心情的文字非常细腻。对标题很有共鸣,虽然目前处在的坎与抑郁症无关,但抗癌路上我不得不承认是会偶尔出现较抑郁或偏激的情绪和想法。努力活下去的理由于我而言当然是因为家人,我的妈妈和年迈的外公外婆,他们都秉持信念我能赢得这场胜利,我一定可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总有一天我内心的龙卷风的能量会耗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适合现在的我

                                        今年的我经历了车祸,四个多月的隔离,持续的负债,就在上个月家里又增添了一个小宝贝,…… 许多时候感觉全世界和我过不去,感觉自己被压力压的快要窒息,就像一根绳子死死的缠着我,最近看书的时间都大幅度缩减,开始摆烂,今天又看到了这样一本书,或多或少对我都是一种鼓励和引导!先活着,尽管不是那么如意,但是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慢慢去探索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后面的方法挺不错的。不仅针对于抑郁症患者,也适合于面对挫折、痛苦,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人们。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