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自我安慰:容纳之窗
容纳之窗 “容纳之窗” 是丹・西格尔于 1999 年提出的术语,指无论你身边发生什么,你都能够正常运转和茁壮成长的状态。当你身处窗口里时,可以冷静地应对各种情况,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并有意地选择回应方式。然而,某些诱因会把你推出窗口,使你进入高觉醒或低觉醒状态。在高觉醒的状态下,你可能会感受到思绪奔涌、愤怒、烦恼、焦虑、冲动、有压力,会大声叫喊。当有内部事件(如感到无人倾听或不安全)或者外部事件(如目睹暴力或者被人控制了身体)触发了大脑的或战或逃反应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高觉醒状态会出现睡眠、饮食、思想管理和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当高觉醒达到极端水平时,个体甚至可能会因为失去意识和自控力而出现分裂,导致打架、路怒或财产损失这样的破坏性行为发生。与高觉醒状态相反的,是低觉醒状态,主要特征有自我隔离、哭泣、嗜睡、感到羞愧或麻木、缺乏活力。低觉醒状态会使人难以清晰地思考或记忆,它能够把你送入一种 “自动驾驶” 模式,或产生一种与身体相分离的感觉。在低觉醒状态达到极端水平时,人可能会从实际情况中分离、退出。这种低觉醒状态反映了大脑的冻结反应,当你感觉到外部危险或者内部受到威胁的时候,它就会被触发。大脑会在做出决定时的几毫秒内激活冻结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都不做比战斗或逃跑更加安全。这可能发生在威胁的来源似乎无法抗拒或者强大得无法战斗或逃脱的时候。例如,很多童年时遭受过性侵犯的来访者说,他们在被侵犯时感到麻木或冰冷,因为他们觉得逃跑或反抗会受到更多的伤害。每个人的容纳之窗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由于之前的创伤未能治愈,所以窗口很窄;而有些人的窗口则比较宽,能够更好地处理激烈的事件和情绪。过去的事情,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历,常常会决定一个人为何离开容纳之窗,进入高觉醒或低觉醒的状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做到真正尊重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尊重并不是单行道。如果你想让孩子尊重你,你也必须尊重他。在孩子学步期的时候,你可以在身体接触(即使是拥抱和亲亲)时、进入他们的私人空间时或者玩他们的玩具时,首先经过他们的允许,以此来尊重孩子。尽管蹒跚学步的孩子很可爱,让你忍不住想要亲近他,但是假设孩子想要跟你亲近,是个常见的错误。因为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通过征求他们的同意来尊重他们的意愿和空间,是在教他们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此外,我同样建议你不要强迫孩子跟任何人拥抱或亲吻,而是通过询问让他们来决定:“你想来个拥抱告别吗?” 然后尊重他们的选择。倾听与理解也是一种尊重。如果孩子听不进去你的话,请思考一下你是否听得进去他们的话。你倾听、理解孩子的观点了吗?你有没有问过他们具体的需求、想法和愿望?许多成年人很难倾听他人的不同价值观和观点,因为他们很少被父母倾听。你不必赞同孩子说的话,但你至少应该倾听并承认他们的想法。你跟孩子的说话方式能有力地体现出你对他是否尊重。你对孩子说话的口气是讽刺的还是居高临下的?你的用词是指责性的吗?刺耳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听听他们的反应吧。孩子会模仿他们听到的词语、音调和音量。尊重隐私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社交媒体虽然有种种好处,但是也不可否认地加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尊重问题。虽然父母分享孩子的照片或故事并无歹意,但是孩子可能会不喜欢某些图片或描述(如光着身子在浴缸里、穿着尴尬的衣服、发脾气)被大家(甚至只是朋友和家人)看到。在你的孩子有允许你分享的能力(应该在 12 岁左右)之前,请注意你发布的内容,以尊重孩子的隐私。一提到 “隐私” 这个话题,就总会有家长问到关于孩子使用手机的界限问题。有些家长从不查看孩子的网络搜索内容、收发的消息或者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而另一些家长则每天晚上都会看孩子的手机。在全看和全不看之间,随着你对他们的信任的增加,你用在检查他们的手机上的时间应随之减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