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巨大寒冷里的生命力|读《冬牧场》

    如果说文字有颜色,那么《冬牧场》就是雪白的。其间点缀的那些光彩,是茁壮的生命力量。《冬牧场》是一部长篇纪实散文,描写的是作者在 2010 年跟随新疆牧民居麻一家,在冬季牧场转场放牧的日常生活。整本书从头至尾以日记的形式叙述,文字鲜活又灵动,有趣并且解暑。刚打开这本书,我就被李娟这个女孩深深吸引了。她的风趣幽默,常常把我逗得 “噗哈哈哈”,乐不可支。可是真真进入冬牧场,是怎样的景象呢?看电视要靠运气,手机基本只能用来听歌,去邻居家串门要骑马走上半天才能到达。放羊的人出去一整天也找不到一个人说话。我问居麻:“放羊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 他说:“在放羊。” 除了孤独,牧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艰苦:居麻和嫂子把去痛片当饭吃,女孩们的指甲因为缺乏新鲜蔬果凹凸不平,要步行十几里去背雪回来化成水,羊粪是宝贝,既要做燃料又要做墙壁和屋顶…… 在这里,人类面对自然的冷酷,是无限渺小的。可是李娟说:“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的‘正在过去’。我们生活在四季的正常运行之中 —— 这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天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一切总会过去的。是的,一切总会过去。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我突然发现:羊、马、骆驼、雪、放牧人…… 这个贫瘠、寒冷、孤寂和枯燥的世界另一角,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基调呢?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只是平淡地一直重复重复着。好在它不是完全的荒芜,因为有人,有动物。“人类在这种巨大寒冷中,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宁。虽然微弱,却足以与之抗衡。” 天空下最大的静不是空旷的静,不是岁月的静,而是人的静啊。人终究是孤独而又无法泯灭希望的…… 我深深喜欢这片牧场里的一切生命力。爱唠叨、老说 “豁切!” 的居麻,也会对着照片沉重地说:“我明明站在这边,你嫂子的头为啥要往那边偏?可能不喜欢我了……” 加玛粗糙的红色假水钻耳环,在荒野中简直如同另外的太阳和月亮那样闪着光华。遇到客人,牧民们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遇见别人有难,无论怎样都会出手帮助。甚至连火炉上咸奶茶的沸腾声,牧民半夜的疼痛低语,每一张脸,每一种颜色,每一处声响,都是牧场上跳动的脉搏。还有 “冬宰” 那一篇,我始终忘不了。冬宰是每户牧民入冬前的重大战备行动。在接下来漫长的整个冬天里,以及再接下来的整个春天和大半个夏天里,香喷喷的风干肉食是贫瘠生活的最大安慰。冬宰那段时间,在每一个住宅小区的绿化带边,宰杀后的羊被悬挂在公用运动器材上,剥皮、卸肉块、清理内脏,再用喷枪烧剥羊头羊蹄…… 这些情景内地人可能会难以理解,本地人早已司空见惯。宰杀羊的人曾无微不至地呵护过它们,迷路时冒着雨找回,受伤时为它们处理伤口。宰杀它的人,又能有什么仇恨和恶意呢?大约生命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吧:“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 终究各归其途,只要安心就好。每个从自然中来的人,都是生命的哲学家。我爱这段真实、感动又珍贵的牧场全景记录。它展示着 “荒野主人” 的纯朴、坚韧和真诚。读着他们,就像回归到生命的本真。是他们让我感到,有种生活的浪漫,与物质的富足无关。我还特别喜欢最后段离画的那幅李娟和羊的画。羊群把李娟团团包围着,对着她拱来拱去,还有一只羊驼在李娟的怀里。明明那么可爱,那么暖洋洋,我却感动得流下泪来。我想,这就是人世间生命的力量吧。

      转发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本幽默的书,强烈推荐!里面记叙了李娟跟随居麻一家进入冬牧场生活。把冬牧场的生活绘声绘色地讲给读者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了一整个夏天读完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这本书里第一次了解到游牧民族的艰难、坚韧、智慧,也第一次对哈萨克斯坦族的民族信仰和习俗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文字有一种清水芙蓉的朴实生动,对事物描写的组织方式也很独特清晰。唯一不足的感觉是对人性的深刻和哈族这个民族的深刻性略显欠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