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中国人更应该读一读欧洲史
读史明志,亦或读史明智。历史的延续,累积下来的就是财富。现世的问题,后世的轨迹,总能从历史中窥到痕迹。中华文明,悠久且延续,每个中国人,都是听着历史故事长大的,满满的自豪感,这种自豪,这种骨子里的历史观,是文明的一种延续。欧洲史,同样的悠久且延续,但却有不一样的精彩。两者对照,差不多就是整部世界史了,或者说人类史。企鹅出版社的欧洲史系列,分为 7 册,近 350 万字。第一卷:古典欧洲的诞生 - 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欧洲文明源于爱琴海地区,从克里特岛,到迈锡尼,到希腊城邦,再到罗马世界,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底色。第二卷: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分裂后的罗马帝国(东西罗马帝国),走上不同的道路。西罗马的演化发展,尤其是加洛林帝国和教权的发展,对现世的欧洲影响深远。东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庭),阻截了阿拉伯世界,也影响了后世的俄罗斯。第三卷: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十字军东征,宣示了教权的强大。文艺复兴、饥荒、瘟疫、战争,影响和制约着时代的发展。西北欧国家开始强大起来。第四卷: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84);这是变革的年代,也是动荡的年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唤醒了人的意识。航海大发现,拓展了欧洲人的世界版图。第五卷:追逐荣耀(1648-1815);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饥荒、瘟疫、战争,深层次的重塑着欧洲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制度。第六卷:竞逐权利(1815-1914);法国大革命虽然失败,却点燃了民主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解放,各国竞相发展。德意志的崛起,埋下了危险的种子。第七卷:地狱之行(1914-1949);生活在 21 世纪的今天,依旧能 “闻到” 一战、二战的炮火,这是世界大战,也是世纪大战,以前未有,以后也未必有。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当下的世界局势。历时半年,115 个小时,终于读完了。有惊叹,也有回味。由衷的感觉,生活在当下,真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是否为必读书目,在于是为是历史研究者、是否是历史爱好者,和,是否心中对人类(历史)充满悲怜、愤怒或痛苦。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五百年前、一千年前及更久之前发生了什么,对我们来说似乎都成为了历史典故,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我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亲身经历过的苦难,他们幼时大战发生,结束于他们的青少年时代,他们经历了数十年的苦难,直到八十年代,也就是我出生的年代,生活才开始变好,享受了三十年左右不再悲苦的日子,生命便已步入暮年。这些,和这些书有什么关系吗?有的。这套书的最后一卷,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和进行中的诸多事件,这些事件离我似乎很远,却正是父辈的父辈切实生存过的时空段落,那段时空与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五百年前、一千年前及更久之前没有什么分别,只是苦难波及的范围更广。写到这泪水已然在眼眶中徘徊,我虽未经历,我幸未经历,我……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人类的动物性比之当下褪去多半,我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可以为过去的苦难哀悼,并互相拥抱,我希望假若有一天我们遇到了肇事者,我们要么与他们坦诚相待、耐心沟通,使得他们可以意识到他们对其他人造成的痛苦并为此忏悔,或是要么我们可以千万百次地、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永世体验堕入地狱的恐惧与痛苦,直到他们为自己的所做进行忏悔。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世界再无煽动战争者,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们可以用语言、情绪、动作、文字来进行沟通,顶多进行不以杀死、致残对方为目的的八角笼内搏斗,以此来代替热武器或冷兵器的搏杀。我希望这一天是存在的,我希望这一天是可以存在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现代文明前史在老狐狸的召唤(忽悠)下,总算将这套大书浏览了一遍;每啃完一个章节,前一个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没办法,脑力有限,欧洲史中的人物、事件和线索又太过庞杂,名称也不够友好,且因果链反射弧过长,于是越是贪心,就越是力有不逮;本次阅读最直接的收获是,既赞叹于人类在匮乏与纷乱年代所偶尔迸发出的创造力和实干力,又感慨于历代各色大人物、组织和共同体的草台班子本色;看看当今世界(2024 年 12 月)的各种信誓旦旦和一地鸡毛,既有不过如此的无奈,又会莫名生出万事皆有可能的希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