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历史演化进程进行梳理与分析,揭示北约与欧洲政治和安全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北约在国际政治与安全事务中的角色变化,就未来发展目标、政策与实践趋向、行为特征等提出新的见解。

内容简介

北约自20世纪40年代末创建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北约一直在国际安全秩序建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自建立伊始,北约就一直是欧美各国谋求政治与军事优势的冷战平台。冷战后的北约实际上正在着力于打造一种新的国际关系规则,正在有意无意地改变国际安全走向。因此,对于冷战后的北约及其未来走向的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北约自身,实际上也关系到未来欧洲安全秩序建构乃至国际关系全局。

《北约志》正是在充分总结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北约各种联盟理论、防御战略、组织机制、力量构成、军事实践等基础之上,通过种种外在现象的研究,深入发掘并总结北约的发展和演变规律;通过对北约全程式的历史解读,揭示北约在当前欧洲安全建构乃至国际关系格局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发现并探究北约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此基础上探知未来北约的发展走势。因此《北约志》不仅为北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参考,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版《列国志》与《国际组织志》联合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北大西洋公约》的酝酿与订立
  • 第一节 战后欧洲政治、经济与安全新格局
  • 一 战后欧洲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
  • 二 美苏两国开启冷战对峙与欧洲分裂
  • 三 西欧国家开启政治、经济与安全联合
  • 第二节 战后美国的欧洲冷战战略与全球主义政策
  • 一 美国介入欧洲政治、经济与安全事务
  • 二 从《查普泰皮克议定书》到《里约热内卢条约》
  • 三 从《联合国宪章》第51、52条到《范登堡决议案》
  • 第三节 订立《北大西洋公约》
  • 一 《布鲁塞尔条约》与西方联盟
  • 二 从“五角大楼协议”到“华盛顿文件”
  • 三 美欧十二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 第二章 北约的组织创设与机制建构
  • 第一节 北约政治联合机制的设计与实践
  • 一 从条约到组织的嬗变
  • 二 从北大西洋理事会到“永久议会”
  • 三 北约政治与安全权力制度不断深化
  • 第二节 北约军事指挥架构的规划与发展
  • 一 北约早期军事指挥机制的建构及其扩展
  • 二 北约军事指挥机制的发展与深化
  • 三 北约军事辅助机构建设
  • 第三节 北约社会机制的构建
  • 一 北约科学研究机制建设及其发展
  • 二 迎接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
  • 三 北约在其他领域的机制建设
  • 第三章 北约防御思想与战略
  • 第一节 北约防御思想及其政策
  • 一 北约“集体安全精神”
  • 二 北约“自助、互助以及他助”的防御理念
  • 三 对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新界定
  • 第二节 北约政治缓和、核对抗与安全合作思想
  • 一 三智者委员会与《三智者报告》
  • 二 北约的核困境与“雅典方针”
  • 三 《哈默尔报告》与北约“缓和与竞争”精神
  • 第三节 北约军事防御思想与安全战略
  • 一 北约“前沿防御战略”
  • 二 “大规模报复战略”与北约核战略
  • 三 从“灵活反应战略”到“剑与盾战略”
  • 第四章 北约政治与安全实践
  • 第一节 北约持续扩大联盟规模
  • 一 北约吸收希腊、土耳其
  • 二 北约吸收联邦德国
  • 三 北约吸收西班牙
  • 第二节 北约武装力量建设
  • 一 北约及其成员国常规武装力量建设
  • 二 北约武装力量建设中的武器装备标准化与军费分担
  • 三 北约核力量建设及其组成
  • 四 北约武装力量中的辅助性能力建设
  • 第三节 北约协调联盟内部关系
  • 一 北约介入希、土两国对塞浦路斯主权和爱琴海海域之争
  • 二 北约应对法国退盟事件
  • 三 北约处置希腊退盟及其后续事件
  • 四 跨大西洋安全架构下的美欧关系及其调整
  • 第四节 北约应对外来危机与挑战
  • 一 北约与“柏林危机”
  • 二 北约与“古巴导弹危机”
  • 三 北约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 四 北约与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
  • 第五节 北约在新冷战环境中调整其政治与安全职能
  • 一 北约与欧安会以及“赫尔辛基精神”
  • 二 北约与美、苏两国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 三 北约与“美苏零点方案”、《中导条约》
  • 第五章 冷战后北约的战略转型及其实践
  • 第一节 北约新战略概念及其发展
  • 一 从伦敦峰会到罗马峰会
  • 二 华盛顿峰会与北约战略更新
  • 三 北约全面政治指导方针
  • 四 从《北约安全宣言》到“积极接触,现代防御”
  • 第二节 北约战略转型实践
  • 一 北约政治机制精简与调整
  • 二 北约军事指挥机制的调整
  • 三 北约调整其武装力量建设方向
  • 第三节 北约预防性干预政策与域外干预行动
  • 一 波黑冲突、科索沃战争与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
  • 二 北约与阿富汗反恐战争
  • 三 北约与伊拉克战争
  • 四 北约与利比亚战争
  • 第六章 北约的伙伴关系、东扩以及联盟全球化
  • 第一节 北约联盟机制的调整与扩展
  • 一 从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到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
  • 二 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及其“单个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 三 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北约—乌克兰委员会及北约—格鲁吉亚委员会
  • 四 北约的“地中海合作计划”与“伊斯坦布尔合作倡议”
  • 第二节 北约东扩
  • 一 《北约东扩报告》
  • 二 北约吸收波兰、捷克与匈牙利
  • 三 北约吸收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 四 北约吸收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
  • 五 北约吸收黑山与马其顿
  • 第三节 北约与俄罗斯的竞争与冲突
  • 一 从叶利钦到普京的俄罗斯—北约关系
  • 二 从克里米亚事件到乌克兰危机
  • 三 叙利亚危机中的北约与俄罗斯
  • 第四节 北约在全球范围内扩展
  • 一 北约对亚洲的政策及其实践
  • 二 北约与国际公域安全使命
  • 三 北约走向全球化
  • 附录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学术资源聚集平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自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