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9.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61千字
字数
201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第三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内容简介
本卷选收了马克思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纲领性的文件。
《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献。
《流亡者文献》是恩格斯阐述欧洲民主运动、工人运动和俄国问题的一组文章。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文献。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三卷说明
- 卡·马克思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 卡·马克思 论蒲鲁东 (给约·巴·施韦泽的信)
- 弗·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 1870年第二版序言
- 1870年第二版序言的补充
- 弗·恩格斯 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
- 卡·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
- 恩格斯写的1891年版导言
-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 法兰西内战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
- 一
- 二
- 三
- 四
- 附录
- 《法兰西内战》初稿(摘录)
- 《法兰西内战》二稿(摘录)
- 弗·恩格斯 *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 卡·马克思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 卡·马克思 论土地国有化
- 弗·恩格斯 论住宅问题
- 1887年第二版序言
- 论住宅问题
- 第一篇 蒲鲁东怎样解决住宅问题
- 第二篇 资产阶级怎样解决住宅问题
- 第三篇 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
- 弗·恩格斯 论权威
- 卡·马克思 政治冷淡主义
- 弗·恩格斯 流亡者文献
- 一 波兰人的声明
- 二 公社的布朗基派流亡者的纲领
- 三
- 四
- 五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
- 卡·马克思 *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摘录)
- 弗·恩格斯 给奥·倍倍尔的信
- 卡·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 恩格斯写的1891年版序言
- 给威廉·白拉克的信
- 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
- 一
- 二
- 三
- 四
- 弗·恩格斯 反杜林论 (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
- 三个版本的序言
- 一
- 二
- 三
- 引论
- 一 概论
- 二 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 第一编 哲学
- 三 分类。先验主义
- 四 世界模式论
- 五 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
- 七 自然哲学。有机界
- 九 道德和法。永恒真理
- 十 道德和法。平等
- 十一 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
- 十二 辩证法。量和质
- 十三 辩证法。否定的否定
- 十四 结论
-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 一 对象和方法
- 二 暴力论
- 三 暴力论(续)
- 四 暴力论(续完)
- 五 价值论
- 六 简单劳动和复合劳动
- 七 资本和剩余价值
- 九 经济的自然规律。地租
- 十 《批判史》论述
- 第三编 社会主义
- 一 历史
- 二 理论
- 三 生产
- 四 分配
- 五 国家,家庭,教育
- 弗·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 卡·马克思 *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节选)
- 三 三个苏黎世人的宣言
- 弗·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马克思写的1880年法文版前言
- 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
- 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
- 1892年英文版导言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一
- 二
- 三
- 卡·马克思 *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 卡·马克思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
- [初稿]
- [三稿]
- [复信]
- 弗·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节 选)
- [1878年的计划]
- [历史导论]
- 历史
- [导言]
- [札记和片断]
- [黑格尔以来的理论发展进程。哲学和自然科学]
- 《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
-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
- [札记和片断]
- [辩证法作为科学]
- 辩证法
- [札记和片断]
- [认识]
- [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各门科学的联系]
- [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
- 运动的基本形式
- [札记和片断]
- [数学]
- [物理学]
- [生物学]
- [自然界和社会]
-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 弗·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附录
- 卡·马克思 *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