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不计代价主张和平,还是不惜代价赢得胜利?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决策全过程。

内容简介

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

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
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

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Digital Lab简介
  • 插图
  • 弁言
  • 第一章 分裂的下院
  • 第二章 社会不齿之人
  • 第三章 一个领导者的倒掉
  • 第四章 圣狐
  • 第五章 伟大的“口述人”
  • 第六章 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
  • 第七章 日益恶化的战局
  • 第八章 来自内部的忧惧、怀疑与压力
  • 第九章 内阁危机与领袖地位
  • 第十章 “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
  • 跋 真相大白又如何
  • 鸣谢
  • 译者致谢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更立体化的认识下丘吉尔

    看电影《至暗时刻》的时候,觉得很好看,更多的是被奥德曼的演技所震撼。


    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被里面很多细节的描写所吸引,例如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一定有很多前置因素。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教科书上描写的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就觉得丘吉尔是一代枭雄,英国的民族英雄。
    不过在看书的时候,没看多久,就看到下面的这段话:
    丘吉尔这个名字令人不可思议地扶摇升至接任首相人选名单的首位。
    好个惊天逆转。几天前,大家还压根儿没想过丘吉尔,现在,他竟被当作有力竞逐者。不过,大家顾虑重重。选他,委实教人为难,因为他是多个相互龃龉角色的合体:善表演,好炫耀,夸夸其谈,诗人,记者,历史研究者,冒险分子,忧郁,疑为酒徒,已到六十五岁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而最为人知的却是,一路走来,败绩连连,总把握不准态势,须明判时屡屡构错,且该类错误竟成家常便饭。他还被视作危险的好战分子,这源于他身为海军大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错行(主要指那场他难辞其咎的人类灾难,即在地中海东部对奥斯曼帝国的加利波利一役中,英联邦将士亡四万五千人)。他因此过去十年中多半时间过着,用其话说,“与世隔绝的生活”。当然,其错不止于此,还可枚举,例如他反对印度自治,粗暴应对威尔士矿工罢工。
    鉴于其错行累累,后果严重,丘吉尔此刻该质疑自己是否适居首相之位,方才合乎情理。他若相悖而行,觊觎首相宝座,实在反常,且心理上说不通。他并非不知自身瑕疵。他并非不知,在其生涯的当下阶段,自己是众人笑柄,漫画家们乐此不疲的人物模型。
    整本书看完,给我的感觉就是 “时势造英雄”,并不是丘吉尔表现卓越,而是除了丘吉尔之外,英国也木有啥能放到台面上,既有影响力又有戎马生涯的人了。有句话点出了这其中的尴尬 “一九四零年五月,连丘吉尔铁杆拥趸中的许多人,想到他领导英国,也忧心忡忡,以至于惶恐悚然。”
    在阅读的过程中,仅仅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去魅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更立体化的看一个人的过程。例如丘吉尔的不守时,喜欢坐在床上 “批改奏折”,最喜欢的保健运动是洗澡。
    也写到了他的那个演讲名篇 “我们将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处敌人登陆之地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处田野任何一条街巷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座山岗战斗,我们决不投降”,并不是一个天才的灵光一闪,而是反复琢磨和反复训练出来的。
    记忆深刻的还有罗斯福评价丘吉尔的那句话 “他一天有一百个主意,四个主意尚可,其他九十六个主意根本就是险招。”
    值得一看。

      5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

      丘吉尔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据 The New York times 报道,在新书《丘吉尔的影子》中,作者杰弗里・惠特克罗夫特用文学的方式对这位 “二战” 标志性领导人做了重新叙述,在他的叙事中,丘吉尔不仅是种族主义者,还是伪君子、骗子、自恋狂、机会主义者、帝国主义者、酒鬼、战略失误者、逃税者、失职的父亲、沽名钓誉的作家、糟糕的性格判断者,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神话创造者。书中认为,丘吉尔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在最凶险的时刻,他为保卫英国乃至西方文明做出了激动人心的努力,这掩盖了他那些不怎么样的记录。“面对历史上最重大的危机时刻,他以高尚和英勇的方式领导英国人,但此后也一直在误导他们,用具有欺骗性的幻想来维持这个国家,幻想其伟大、独特且孤军奋战,同时阻止英国人接受他们在世界上真实的位置,” 惠特克罗夫特写道,“如果我过多讲述了丘吉尔的失败和愚蠢,” 他还说,“部分是因为自从他跃升至英雄地位以来,这些失败和愚蠢被很多人忽视了。” 惠特克罗夫特是一位资深的记者和历史学家,写过关于犹太复国主义、南非矿业巨头、英国保守党和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书籍。除了 1940 年那一个亮点之外,他对丘吉尔的一生,对他粉饰自己的传世形象的企图,以及在他死后出现的所谓 “丘吉尔教”,给出了毁灭性的评价。据 The New York times 报道,这是一份长长的控诉清单,不过都不陌生 —— 丘吉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场灾难性的加里波利战役,他对维护不列颠海外帝国的热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明就里地选择在非洲和地中海地区作战,而不是进军法国,他对孟加拉饥荒的漠视导致死亡,他支持对德国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还有他和斯大林的那些令人不齿的协议,等等。另外当然还有丘吉尔的种族主义,通过 “高等种族” 之类的理论生动呈现出来,在他看来,应该排除在更高级种族之列的,有被他以那个 N 开头的词相称的非洲人;被他称为 “猪尾巴” 的中国人;以及他轻蔑地称为 “巴布”(baboo) 的印度人。但《丘吉尔 —— 与王朝同行》一书的作者罗伯茨反击惠特克罗夫特对丘吉尔的描述是 “人格暗杀”,并指出了书中一些事实错误。这大概说明,对于丘吉尔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们只是在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人,而人性总是充满矛盾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 夜读・丘吉尔 -# 至暗时刻 #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el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nnts.(Winston Churchill)# 去做!做你自己!# 时势造英雄。丘吉尔出任首相,是因为战局。即使是海军大臣,他也面临着太多的不被信任。夫人对他说,去做!做你自己!他说,当青春不再的时候,只能用智慧来证明一切。# 雷顿小姐 #最初,她也是被骂走的下一个。但是命中注定,她成为了那封重要信件的经手者。她向温斯顿转交了来自白金汉宫的邀请信。于是,她选择了勇敢的参与历史。即便,她的兄弟在 “绝不能撤退” 的命令下,为国捐躯。# 那些话语 #Fight!是誓言,更是命令。不能够放弃的,是前进。Never!是宣言,更是决心。一定要坚持的,是信念。Westminsterits my stop!是责任,更是使命。勇气来自于民众,是力量。没有终局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 。—— 丘吉尔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