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天才少女、植物学硕士、畅销书作家坦诚记录了青春期罹患重度抑郁症的经历。

内容简介

作者蔓玫是15岁考入大学的天才少女、植物学硕士、畅销书作家,而在本书中她撕开这些亮眼的标签,以令人钦佩的诚恳和勇气,坦诚记录了青春期罹患重度抑郁症的经历。在这本书里,作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患病、治疗、复发的经历,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遭遇挫折、悲伤、艰辛以及可贵的喜悦与安慰都一一记录下来。也将亲人、朋友、医生、师长乃至社会对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的了解与态度呈现了出来。这既是客观地呈现,也是直接地呼吁:重视抑郁症、正确地了解与对待抑郁症,无论是正确地治疗,还是正确地看待它,对于抑郁症患者,乃至对于承受重重当代生活压力而精神亚健康的人们,都至为重要。全书配有作者的亲笔彩绘插图十幅,展现了这一疾病对她的折磨,以及她的勇敢对抗。附录中有作者的亲笔病中日记,让人能更直观地了解罹患抑郁症之时的状态,以及作者与之斗争的艰难与勇敢。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插图
  • 死地
  • 告白
  • 夙愿
  • 花园
  • 迷藏
  • 余烬
  • 共生
  • 一点后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自己和解

    你好,陌生人。 我接下来要写的这些文字,可能对你来说不会有很大帮助,只是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些切身感受和碎碎念,或许我有传播消极情绪的嫌疑,倘若你会觉得不适,请你停下来,而不是看完之后进行一些不必要的言论。 大数据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相对准确地捕捉到用户最近的状态,对哪个领域感兴趣?最近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需要哪些帮助?好像都被看透了,这样也很好,能有机会看到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感觉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能够明白我的感受的。不是遇到了知音,因为这既不是兴趣爱好,也不是工作事业,是遇到了不太如意的生活中的一些慰藉。 抑郁已经伴随我将近两年的时间,虽说会很痛苦,但不至像作者小玫瑰这样严重,大部分情况下能够生活自理,执行力下降的时候可以强迫自己完成一些必须要做的事,不需要药物调节,睡眠规律正常了很久,只是偶尔睡前会有些心情暗淡和伴随短暂的不知道哪里的一点疼痛。一切都在好转。 要说这是怎么开始的呢,我也不是很清楚。和小玫瑰所说 "爱与抱歉都是最难说出口" 不同,我似乎天生是个善意泛滥的人,想对身边的人都好,他们的感受都要被我顾及到,旁人皱皱眉头就会让我气焰大削,立刻畏畏缩缩检讨自己的错误。这或许应该被称作讨好型人格,以前的我很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就尽可能答应大家的请求,充分顾及他人的感受,以至于耽误了很多时间,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情绪都没有照顾好。 有很多科学依据证明心理疾病和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我认为出生在一个温暖的家庭:几乎并没有被粗暴对待、父母和爷爷奶奶都耐心教我一些终身受益的道理、经济上很宽裕几乎能满足我想要的所有东西。小时候父母虽然经常吵架,愤怒的言语不堪入耳,但他们对我的教育和关心并不少,他们以前会和我说 "要不是有你我们早就离婚了",其实他们想表达的是我是这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小时候不懂事,我很偏执地理解为是因为我不听话、不够优秀、做的不够好,爸爸妈妈才会生气,如果我再乖一点再听话一点,他们的心情是不是会好一些。所以我尽可能听话、懂事,成为了亲戚朋友口中令人艳羡的 "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成绩好、听话懂事、从不惹麻烦、体贴父母。 每次爸妈吵架的时候,妈妈会来向我倾诉,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妈妈说爸爸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不体谅她等等,以至于我现在也觉得他俩之间没有感情,早就应该离婚,分开生活更好。他们在吵架的时候有试图劝解,但气氛太紧张导致我也很容易被点燃,最后大概会换来一句滚不用我管之类。现在稍微想明白的一点是夫妻之间的问题就应该夫妻之间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我既不是当事人,也不知道事情的全貌,所了解的前因后果细枝末节都是愤怒和怨恨的产物。由于对这些产物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我对父母之间甜蜜恩爱的记忆少之又少。 妈妈对我的关心照顾总是无微不至,总是很相信我并且对我抱有很大期望,妈妈很温柔,很少会对我发脾气,但她是是心直口快且容易出口伤人的人,对我的表现永远不满足 —— 我在班里排前五,会希望我排前三,在年级排前 100,会希望我排前 30,也觉得我似乎能和年级第一争一争;我成绩还可以的时候,她希望我能更好看一些,希望我能瘦下来变成窈窕淑女,希望我在繁忙的课业中抽出大把的时间为自己精挑细选穿搭和妆容,希望我规避无效社交又希望我有很多朋友,希望我能到很多地方开阔眼界有希望我能一直在她身边,最希望我能完美。她最常说的是 "女人要完美"。可是哪有完美的人呢?什么人才完美?怎么样才能做到更优秀?今天又希望什么了?虽然我知道她觉得我已经很优秀了想让我变得更好,对我有自信相信我能做到。可是人为什么要完美?难道不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也没有完美的人吗? 爸爸很通情达理,很愿意听我倾诉,而且二十多年来确确实实对我尽到了教育的责任,他教会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但他说他一直以教育男孩的方式教育我。我并不清楚教育男孩女孩到底有何分别,只是他常说 "我说的事你就要去做,不理解你就去执行,多年以后你就理解了"。可是有多少人会做自己不理解的事?我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给我解释明白呢?我不理解的事、不理解的选择,怎么会知道它对我有益还是有害?就像书里说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不是我,为什么就可以为我所有的人生都指上一条路…… 不过我确确实实认为爸爸有个我很不喜欢的缺点,他生气的时候喜欢骂人和摔东西,尤其在我小时候还更严重一些(大概是上高三之前),每次摔东西的时候我的心脏感觉是被人狠狠攥在手里,小时候做错事就竖起耳朵听,一旦发现爸爸动作粗暴开始对家里的东西摔摔打打叮铃咣啷,我就会立刻变得顺从听话,并且配合爸爸妈妈所讲的道理 ——"对呀,是这样没错,我真的觉得你们说的太有道理了,除了你们没有人是真心为我好。" 后来长大一点有尝试去反驳一些我不太赞同的观点,但爸爸在被反驳的时候往往不会像我一样好声细语讲道理,会成为先恼怒的人,点燃自己再点燃我,22 岁的时候因为争论了几句被狠狠打了一顿,事后向我痛哭流涕说并不期望我能原谅他,但字里行间希望我能原谅他。我能怎么办呢,家人一直是我的软肋,我不想看家人受委屈,那就只能是我自己咽下去。 和爸爸之间发生的这件事对我精神上的冲击可能远远比我想象的更大,我和妈妈讲,妈妈和爸爸讲,爸爸会说 "能不能别什么事情都赖我?" 我真的不想怨恨爸爸妈妈,而且我也没有怨恨他们,因为他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真的对我很好很好,他们只是普通人,但也在拼命为我创造好的条件,我之所以能够鼓起勇气与情绪抗争,还是因为他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会抑郁的大部分原因是我太敏感了,就像感受快乐也比别人多一样,我感受悲伤也比别人多一些,所以事无巨细我都要在意,都要多想,一旦做不到什么事,我就会陷入深渊,陷入黑暗,觉得自己一文不值,除了产生情绪的垃圾别无其它作用。 但是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更应该与这只恶鬼和解,它既然不愿意走,我也不能强行制止它的出现,那样的做法无疑于撕裂自己,我能做到的是去做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不要停下来,去完成任务,去运动,让自己喜欢自己多一点、厌恶少一点,在预感到它要出现之前保护好自己,尽量在它出现的时候保证自己是独处且在安静的环境里。 我和小玫瑰一样很幸运的是也遇到了像香樟君一样体贴不放弃的男朋友,我已经把他划定为家人的一员,在我找到为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之前,为爸爸妈妈、为奶奶、为他,继续努力生活,不放弃不怨恨,遇到问题努力解决。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里真的都有一个无法战胜的春天。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一定推荐性,抑郁之人情感细腻流畅的表达。看完之后,记得什么,又仿佛什么都不记得。这可能就是抑郁生花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