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楚辞研究名家赵逵夫的楚辞研究总结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北师范大学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赵逵夫撰写的一部带有普及性和总结性的楚辞研究著作。

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篇考证论述屈原的生平和思想,中篇分析屈原各个时期的创作,下篇论述屈原影响下的宋玉、唐勒、景瑳等人的创作情况。本书对屈原的生平和思想做了细致考辨,对屈原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做了细致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有助于楚辞研究的深入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上编 屈原的生平与思想
  • 一 家世与早期经历
  • (一)屈原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 (二)屈氏的始祖伯庸
  • (三)屈原家世
  • (四)屈原的生卒年
  • (五)屈原的青少年时代
  • 二 屈原早期所受影响、冠礼与出仕
  • (一)屈原生活的时代与屈原的思想
  • (二)楚威王前期列国的政治改革与楚国改革的失败
  • (三)屈原的冠礼与《橘颂》
  • (四)楚威王谢世与《大招》之作
  • (五)屈原的早期任职
  • (六)《九歌》的创作
  • 三 任左徒期间的外交活动与政治改革
  • (一)屈原任左徒的时间与左徒的职责
  • (二)屈原任左徒后的两个重要举措
  • (三)楚朝廷内两派势力的对立与屈原进行改革的决心
  • (四)屈原政治改革管窥
  • 四 被贬为三闾大夫后的一封信与恢复齐、楚邦交的努力
  • (一)因旧贵族的构陷而去左徒之职
  • (二)重任三闾大夫之职
  • (三)秦国逐昭滑、陈轸的阴谋与屈原给昭滑的一封信
  • (四)屈原的政治理想与昭滑经营东南方的成绩
  • 五 屈原被放汉北与庄蹻起事
  • (一)秦、楚结盟与屈原被放汉北
  • (二)楚怀王在汉北狩猎中的一次事故与《招魂》的创作动因
  • (三)屈原在汉北的创作
  • (四)垂沙之战后的庄蹻起事与屈原被召回朝
  • 六 被放江南之野的行踪与投江殉国
  • (一)怀王入秦与屈原第二次被放
  • (二)屈原两次沿沅湘而行
  • (三)屈原第二次被放应主要居于湘水下游之陵阳属地
  • (四)投汨罗江而死
  • 中编 屈原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
  • 一 屈原早年之作
  • (一)《橘颂》
  • (二)《大招》
  • (三)《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 二 屈原被放汉北时的创作
  • (一)《渔父》
  • (二)《抽思》
  • (三)《思美人》
  • (四)《惜诵》
  • (五)《招魂》
  • (六)《卜居》
  • (七)《离骚》
  • (八)《天问》
  • 三 屈原被放江南之野的作品
  • (一)《涉江》
  • (二)《哀郢》
  • (三)《湘君》《湘夫人》
  • (四)《怀沙》
  • 下编 宋玉、唐勒、景瑳的生平与创作
  • 一 宋玉的生平与创作
  • (一)宋玉的生平遭遇
  • (二)宋玉在朝期间的创作
  • (三)宋玉被疏离后的创作
  • 二 唐勒的家世、任职与创作
  • (一)唐勒的家世与生平
  • (二)唐勒的创作
  • 三 景瑳的家世与作品
  • (一)景瑳之名与其家世
  • (二)景瑳的作品
  • 余论 《楚辞》的价值与屈原的历史地位
  • 附录
  • 一 《楚辞》的成书过程与编定
  • 二 《楚辞》注评与研究概说
  • (一)东汉至唐的《楚辞》研究
  • (二)宋代的《楚辞》研究
  • (三)明代的《楚辞》研究
  • (四)清代的《楚辞》研究
  • (五)现当代《楚辞》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