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5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唯有毫不妥协地冒犯观众的积习,艺术才能长进其自身。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批评随笔集,收入了李静在1997—2022年间一些关于文学、戏剧、影像、泛文化现象的散漫议论和她自己的戏剧创作谈。
“它们是一个写作者的一己偏见,源于持续不断的执拗注视。这种偏见不是建立在广博丰富的知识参照系之上,而是建立在自我探究的价值选择之上;这种注视亦不是发乎学理的冷静旁观,而是自我投入的主观凝视。”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我害怕生活》总序
- 甲辑
- 唯有爱与美不想征服,却永能征服
- 图米纳斯对歌德的“背叛”
- 关于死亡的不朽之诗
- 当人想成为神
- 在这残酷的世界,看一次大师的小憩
- 《枕头人》:故事的“罪孽”
- 必须冒犯观众
- 跟时代较劲的舞台诗
- 重寻“大写之人”
- 李六乙的契诃夫
- 《备忘录》:从0/134到136/136到n/m……
- 当“最小成本”是自己时
- 纪念莎翁的另一种方式
- 一场琴瑟异趣的“婚姻”
- 2004年看的戏
- 为什么读剧本?
- 两个大帝,一悲一喜
- 读剧札记
- 让死者交出未来
- 两个人的“众声喧哗”
- 戏剧如何对真实说话
- 乙辑
- 情热
- 《色,戒》:人性战胜国家
- 《梅兰芳》的精神分裂
- 《五加五》的轻与重
- 把药裹在糖里
- 伯格曼二题
- 丙辑
- 幽默与药
- 关于“幽默”的随感录
- 浩瀚的灵魂
- 精神的自由与地上的面包
- 法国小说札记二则
- 艺术家还是哲学家?
- 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 阳光下的羞惭
- 《非攻》的动词及其他
- 《倾城之恋》的底牌
- 红楼解梦人
- 别样的民国文学地图
- 在地铁里读北岛
- “在路上”的北岛
- 往事的锋刃已刺穿其心
- 阎连科反对阎连科
- 秘语者董启章
- 敞开和幽闭的沉默
- 源泉来自内心之中
- 时代无须戴镣而舞,可我愿意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序《千秋关》
- 晓宇的功课
- 丁辑
- 文学批评的精神角色
- 文学批评的“不之性质”
- 卑从的艺术与自由的艺术
- “耳朵”与缪斯
- 媒体批评与学院批评
- 我所看到的2004年中国随笔,兼及随笔的条件和赌注
- 关于2005年随笔的随笔
- 随想随写
- 文学与意见
- 反熵的精神
- 长篇小说的关切与自由
- 文学:动荡世界的精神方舟
- 发现者和行动者的文学
- “文学与底层”?
- 良心的疾病
- 戊辑
- “个人”的精神成熟与“中国文艺复兴”
- “那是些肮脏的事情!”
- 恋父文化
- 《不得已》新篇
- 己辑
- 我为什么这样写“鲁迅”?
- 鲁迅,戏剧创作的“百慕大三角”
- 关于鲁迅的几条思絮
- 写作的灵魂想象力
- 一个戏剧菜鸟的“鲁迅”编造史
- 不会笑的人及其他
- 当“话语”成为戏剧的素材
- 从复仇到拯救
- 首版后记
- 后记
- 《我害怕生活》总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单读
《单读》是单向空间的品牌出版物,它团结着新一代作者和读者,内容以小说、诗歌、文化评论、思想随笔、非虚构报道和艺术作品为主,推崇沉静、深入、优雅的阅读,尊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致力于成为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 《单读》用全新的视角和文体看世界。我们如此强调文体,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花朵,语言改变了,思维就改变了。 我们珍视作家和读者,特别是拥有全球化视野且兼具新鲜趣味的知识分子,以及思维独立、善于表达的新一代年轻人。我们推崇沉静、深入、优雅的阅读,尊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在精神世界,《单读》要做不跟随的引领者,思考、记录、审美,将更多年轻人重新引导进入到书籍、艺术与思想的世界中,体验“思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