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河南长篇小说研究:发现特色与规律。

内容简介

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间,河南作家共创作了139部长篇小说,显示出了独特的风貌和品格。本文从文本和史料分析入手,重点梳理20世纪50至9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的基本状况,并对每个时段的代表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从中发现了河南长篇小说一些相对突出的创作现象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与中原地域相关的某些“特色”和“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竭力避免概念的先行介入,避免为论证观点而选择材料的方式,尽量从作品“现场”出发,在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寻求河南长篇小说的新面貌。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其他
  • 绪论
  • 第一章 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第一节 20世纪50—7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 第二章 从《三个小人物》到《历史无情》——师陀对“革命历史”的“迎合”与“游离”
  • 第一节 迎合的姿态:从“短篇”到“长篇”的改编
  • 第二节 “游离”于“革命叙事”之外
  • 第三节 一个转折点
  •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李自成》的写作与出版
  • 第一节《李自成》的写作与出版
  • 第二节 从《长夜》中的李水沫到《李自成》中的李自成
  • 第三节 慧梅的婚姻故事——《李自成》的转折点?
  • 第四节 有意味的形式——复线结构中的先验性观念
  • 第四章 从《大河奔流》到《黄河东流去》
  • 第一节 主人公李麦人物形象的转变
  • 第二节 新时期语境与《黄河东流去》的写作
  • 第三节《黄河东流去》的政治新主题
  • 第五章 苦难与权力的书写——以《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为中心
  • 第一节 “童年经验”
  • 第二节 权力的“实质”
  • 第三节 政治“祛魅”
  • 第四节 “个人化、碎片化”的历史
  • 第六章《羊的门》:“绵羊地”和他的“主人”
  • 第一节 无骨的“绵羊地”
  • 第二节 “绵羊地”上的“绵羊”
  • 第三节 “绵羊地”上的“主人”
  • 第四节 中原地域文化与“政治神话”的打造
  • 第七章 政治书写与乡土叙事:河南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叙事主题
  • 第一节 河南长篇小说中的政治书写
  • 第二节 中原人格精神图像——河南乡土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与精神品格
  • 第八章 “能人与权力”的失真叙述——河南作家创作的一种局限
  • 结语
  • 附录
  • 一 河南长篇小说总篇目(1949—1999)
  • 二 河南长篇小说作者简况
  • 参考文献
  • 难以忘怀的时光(代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