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分析了影像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内容简介

书中基于丝绸之路影像创作的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分别就构建影像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处境、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理论依据、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内容呈现、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手法呈现、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现实困境、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策略研以及丝路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扒梳、分析、评述。

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契合当前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丝绸之路的再开发,既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顺势而为,更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共同愿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构建影像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处境
  •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丝绸之路
  • 一、丝绸之路的历史溯源
  • 二、重建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东西方丝路文明的交融
  • 一、物质财富的汇聚
  • 二、思想观念的碰撞
  • 第三节 丝绸之路沿线地域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一、丝路影像重塑社会记忆
  • 二、丝路影像传播区域形象
  • 第二章 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内容呈现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影像的题材元素
  • 一、丰厚物产与精湛技艺
  • 二、历史遗迹与民风民俗
  • 三、宗教信仰与文化艺术
  • 第二节 丝绸之路影像的主题内涵
  • 一、认识过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二、把握当下,在人的生存现状中探寻价值
  • 三、面向未来,在交流合作中谋求共赢
  • 第三章 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手法呈现
  • 第一节 丝路文化的符号表达
  • 一、地域符号:丝绸之路独特的地缘关系
  • 二、人物符号:见证历史,活在当下
  • 三、器物符号:经典不朽,文明永恒
  • 第二节 丝路精神的价值表达
  • 一、历史价值:还原丝路精神脉络
  • 二、政治价值:放眼世界,扩大丝路精神格局
  • 三、人文价值:平凡视角,勾勒丝路精神群像
  • 四、艺术价值:隐喻象征,刻画丝路精神侧影
  • 第四章 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影像总量失衡
  • 一、爆发式增长与不平衡产出
  • 二、作品制作方单一,产量规模受限
  • 三、产需脱钩,竞争乏力
  • 第二节 叙事内容同质化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性输出
  • 二、典型地域符号的集聚式呈现
  • 三、时代新命题的模板化表述
  • 第三节 叙事形式缺乏创新性
  • 一、叙事视角固化
  • 二、叙事结构模式化
  • 三、叙事手法套路化
  • 第五章 丝绸之路影像叙事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政治立场:把握大势,引领导向
  • 一、影像助力读解国家政策
  • 二、影像话语承载中国梦想
  • 三、主流媒体构建主要影像阵地
  • 第二节 艺术表达:情理兼顾,心心相通
  • 一、情理兼顾,融合主观客观双重视角
  • 二、虚实相生,技术手段强化沉浸感受
  • 三、情感共鸣,促进广大民众心心相通
  • 第三节 经济思维:贸易畅通,产业融合
  • 一、探寻丝绸之路上的商贸记忆
  • 二、聚焦当代丝路人民的经济生活
  • 三、推动丝路沿线“影视+”产业融合发展
  • 第六章 丝路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精神溯源,丝路影像的纵向空间
  • 一、变化的影像表达与不变的历史情怀
  • 二、变迁的思想观念与执着的文化思考
  • 三、变动的时代环境与永恒的丝路精神
  • 第二节 横向聚力,不同路径连通世界
  • 一、西北丝路再度升温,促进亚欧大陆文化交融
  • 二、海上丝路渐成新热,重现海洋文明盛景
  • 三、西南丝路独辟蹊径,探寻古文明遗迹
  • 第三节 丝路影像中的民族图景与全球视野
  • 一、讲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 二、瞻全球未来,融通民族与世界
  • 三、搭影像平台,促进民心相通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丝绸之路题材的影视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需要让国内外观众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因而推出了一系列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思想的飞跃都需要开放的影像来匹配。以中外合拍丝绸之路为契机,丝绸之路题材影视创作迎来一波高潮。第三个阶段就是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后,影视文化交流被纳入国家战略。虽然身处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这三个阶段的影视创作,在题材选择、主题内涵的表达方面,流露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