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就与秦人的精神世界与信仰体系有关专题进行探讨。

内容简介

书名取用“信仰世界”四字,其实只是模糊言之,讨论的内容实则可归入思想史、意识史,主要涉及秦人礼俗、知识构成、文化理念以及政治权力集团意识形态导向等问题,其中诸多现象颇多巫术或说数术色彩。

具体而言,本书就秦“时”体现的文化精神,“鸟崇拜”与“雕鸷之秦”说,“大神”“威神”祀告与诅军形式的神巫文化色彩,秦人意识中的“树神”“盐神”“海神”,“马谋祝”仪式及“小儿鬼”禁忌等问题提出的学术意见,应当有益于深化对秦史与秦文化、秦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的理解,有助于推进对汉文化基本格局形成条件的考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秦先祖“善御”“善走”传说及其神学意义
  • 一 “大费”事迹:“与禹平水土”,“佐舜调驯鸟兽”
  • 二 秦人“善御”传统
  • 三 “蜚廉善走”故事
  • 四 “造父”神话异事迹与“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
  • 五 “木禺车马”:秦人信仰世界中的交通因素
  • 六 “马大蕃息”与秦早期崛起
  • 七 “善走”能力与秦交通史“轻足”“利足”“走士”身份
  • 秦人的三处白帝之祠
  • 一 秦“畤”体现的文化精神
  • 二 “白帝少皞的祀典特别隆重”与秦的起源
  • 三 礼县鸾亭山“西畤”发现
  • 四 “西畤—雍地诸畤—畦畤”的方位关系
  • 五 西汉“五帝庙”“祠所用及仪亦如雍五畤”
  • 秦雍地诸畤中的炎帝之祠
  • 一 秦人作“畤”与秦文化的个性
  • 二 雍:秦神祀中心
  • 三 由秦至汉的“炎帝”传说
  • 四 “炎帝以姜水成”
  • 五 炎帝“姜姓”与雍地姜泉、姜水、姜氏城
  • 关于秦德公“磔狗邑四门”
  • 一 “磔狗邑四门”“以狗御蛊”
  • 二 城门“磔禳”的礼俗传统
  • 三 “磔禳”于门的民族学资料
  • 四 《金枝》:将猴子的尸体“吊在村门口”
  • 五 建“门”使用人牲的可能
  • 六 “埋首”于门
  • 七 “尸诸城上”
  • 八 秦简《日书》的《门忌》
  • 九 “初伏,以狗御蛊”
  • 秦人“鸟崇拜”说与“雕鸷之秦”比喻
  • 一 “玄鸟”神话与“鸟俗氏”“鸟身人言”
  • 二 “虎狼之秦”与“雕鸷之秦”
  • 三 “秦为大鸟”,“膺击”“奋翼鼓羽”
  • 四 秦王“挚鸟膺”
  • 五 “若鸷鸟之追群雀”:汉人的秦史记忆之一
  • 六 “鸷翰”“仪、秦行”:汉人的秦史记忆之二
  • 七 “嬴氏搏翼”,“秦政利觜长距”:汉人的秦史记忆之三
  • 八 草原“射猎”者视野中的“雕鸷”
  • 九 “挚鸟之发”“鸷击之甚”
  • “大神”“威神”祀告:秦军事史的神巫文化色彩
  • 一 《诅楚文》:“所述史事多为旧书所无”
  • 二 “亲卬大沈厥湫而质”
  • 三 战争与军事交通:“山东六国兵攻秦”与楚取秦“边城”
  • 四 蓝田之战:军事交通的实时记录
  • 五 关于“羸众敝赋,栈舆”
  • 六 “四处告神”的交通史考察
  • 秦人的“蚩尤”崇拜
  • 一 “蚩尤”:反正统的战神
  • 二 “蚩尤”早期形象
  • 三 秦始皇东巡祠“兵主”“蚩尤”
  • 四 刘邦反秦起事“祭蚩尤于沛庭”
  • 五 “蚩尤之旗”
  • 六 “蚩尤辟兵钩”
  • 七 齐鲁民间蚩尤纪念与“兵主”蚩尤的空间对应
  • 八 “蚩尤五兵,李斯篆隶”
  • 秦人信仰体系中的“树神”和“木妖”
  • 一 社树·社木·社丛
  • 二 陈涉对“丛祠”的利用与刘邦“祷丰枌榆社”
  • 三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稷辰》
  • 四 “神树”和“树神”
  • 五 秦史“神树”故事之一:“南山大梓”
  • 六 秦史“神树”故事之二:泰山“五大夫松”
  • 七 “棘椎桃秉”
  • 八 “树神”“木妖”与秦人的生态意识
  • 九 秦始皇陵“树草木以象山”
  • “窋卧”与屈肢葬
  • 一 睡虎地秦简《日书》言“鬼之所恶”
  • 二 “窋卧”与屈肢葬的关联
  • 三 秦楚“窋卧”辨
  • 秦人出行“结驷连骑”习尚的信仰背景
  • 一 《华阳国志》“结驷连骑”“染秦化”说
  • 二 《秦风》所见“车马之好”
  • 三 公子鍼和穰侯的车队及李斯梁山宫故事
  • 四 秦皇帝出行:“示强,威服海内”
  • 五 “善御”技术传统与“马大蕃息”动力条件
  • 六 汉交通史所见秦风遗存:霍去病葬礼与呼韩邪迎送
  • 七 “结驷连骑”与秦简《日书·诘咎》“连行”
  • 《日书》宜忌中的“反枳”之禁
  • 一 《日书》“反枳(反支)”
  • 二 “避反支”交通“禁忌”
  • 三 “反枳”、“反支”与“鬾”
  • 四 《日书》“□与枳刺艮山”试释读
  • 五 “艮山,禹之离日”与“禹符”“禹步”“《禹须臾》”
  • 六 “禹”的早期交通开发业绩与“柏翳”“赞禹功”
  • 秦民间意识中的“小儿鬼”
  • 一 “鬾,一曰‘小儿鬼’”
  • 二 “鬾”与“反支”禁忌
  • 三 “夭鬼”“鬼婴儿”“哀乳之鬼”
  • 四 “射鬾”方术
  • 五 “小儿医”知识中的“小儿鬼”
  • 秦史记忆中的“盐神”
  • 一 西汉水“盐官”与秦人早期活动
  • 二 巴郡盐水神女
  • 三 “巫盐”“神女”传说
  • 四 “巴盐”神话
  • 五 “盐神”崇拜的早期萌生
  • “马禖祝”及其文化意义
  • 一 “马禖”“马禖祝”“马禖祝辞”
  • 二 “敺其央,去其不羊”
  • 三 肩水金关“为马祷无疾”简
  • 四 “毋予皮毛疾”“毋予胁疾”
  • 说里耶秦简“祠器”“櫺车”
  • 一 里耶简文“祠器”“櫺车”
  • 二 “环二尺一环”
  • 三 “环去栈高尺”与“栈广四尺”
  • 四 “木禺车”“木寓车”:秦人祠祀用车辆模型
  • 五 关于“秦用驹犊羔”
  • 六 “秦用驹犊羔”与“秦人爱小儿”联想
  • “冀阙”:威权的神秘象征
  • 一 “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
  • 二 “筑冀阙”与“大筑冀阙”
  • 三 “冀阙”名义与象征
  • 四 “冀阙”的考古学判定
  • 五 “冀阙”的历史标志意义
  • 六 “阙”与“阙”前广场及都城公共空间
  • 秦始皇造铸“金人十二”
  • 一 “大人见于临洮”
  • 二 东方的“大人”
  • 三 “大人”与“海市”
  • 四 “广野”“云气”与非海滨地方的“大人”“巨人”
  • 五 秦始皇“金人十二”的政治文化象征
  • 六 “金人”与“‘锺鐻’”
  • 七 秦始皇“金人十二”的形制
  • 八 秦始皇“金人十二”与“西域佛教圣像”的关系
  • 云阳甘泉山与匈奴“祭天金人”
  • 一 霍去病的战利品:匈奴“祭天金人”
  • 二 “匈奴祭天处本在云阳甘泉山下”
  • 三 “甘泉山下”的“径路神祠”
  • 四 “义渠”等“戎翟”的“甘泉”故事
  • 五 秦始皇直道上的祀所与神秘主义纪念地点
  • 六 中原与匈奴语言互译方式与“径路”“直道”联想
  • “直”与“子午”:秦始皇直道的设计构思
  • 一 直道与子午岭
  • 二 子午道与直河
  • 三 甘泉宫北阙与阿房宫南阙
  • 四 关于“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
  • 五 纵贯南北多个生态区经济区的宏观交通规划
  • 六 刘歆《甘泉宫赋》“北辰”“祝融”说
  • 秦始皇“过恒山”及秦时“北岳”的地理定位
  • 一 秦始皇二十九年“至琅邪,过恒山”
  • 二 “恒山”:“自殽以东,名山五”之一
  • 三 秦时“恒山”方位:汉碑的参考意义
  • 四 “北岳”祀所的移动
  • 五 秦始皇“过恒山”:神祀表现与文化态度
  • 徐巿求仙船队的“童男女”
  • 一 “入海求仙人”的“童男女”“振男女”
  • 二 “与童男女求之”的意义
  • 三 非徐巿“殖民”“立国”说
  • 四 “童男女”的神异能力
  • 五 “陈宝”“童子”神话
  • 六 以“童男女”作为牺牲献祭神灵
  • 秦代“世间童谣”
  • 一 《论衡》说“始皇死而地分”,“今年祖龙死”
  • 二 “亡秦者胡也”
  • 三 王充的“童谣”发生学:“世间童谣,非童所为”
  • 四 太公制作的“小儿”言
  • 秦始皇陵“水银为海”与秦人海洋神秘理念
  • 一 “始皇梦与海神战”
  • 二 秦“晦池”“每池”封泥
  • 三 丽山葬制:以“水银”为“大海”
  • 四 秦始皇帝陵汞埋藏异常的发现
  • 五 古墓“水银池”例证
  • 六 关于“棺中水银”
  • 七 “海”与“仙人”“长生”追求及冥世“东海”意识
  • 八 “海”与“天下”:“逮于海隅”“制御海内”的政治成功
  • 蒙恬悲剧与秦人“地脉”意识
  • 一 蒙恬“吞药自杀”与“绝地脉”感叹
  • 二 太史公的“罪地脉”批评
  • 三 《论衡·祸虚》“蒙恬绝脉”说
  • 四 《晋书·载记序》说秦“绝地脉”
  • 五 后世对蒙恬“绝地脉”说的理解
  • 六 “气”与“地脉”的政治文化涵义
  • 七 地脉·地络·地理
  • 八 山川“地脉”与人体“血脉”
  • 九 生态环境史视角的“绝地脉”说解读
  • 十 “地脉”与“人文”
  • 秦二世的噩梦与望夷宫“祠泾”故事
  • 一 沙丘阴谋与秦二世即位
  • 二 秦二世元年东巡
  • 三 秦二世“遵述旧绩”的理解
  • 四 秦二世“至辽东而还”“还至咸阳”的路径
  • 五 “梦白虎啮其左骖马”的数术文化解读
  • 六 望夷宫的特殊地位
  • 神秘的时间符号:秦史的四个“四十六日”
  • 一 秦史的第一个“四十六日”:白起胜绩
  • 二 秦史的第二个“四十六日”:钜鹿机会
  • 三 秦史的第三个“四十六日”:子婴为秦王
  • 四 信与疑
  • 五 宋义“四十六日”及子婴“四十六日”辨析
  • 六 秦人传说中的又一例“四十六日”:《东方朔内传》故事
  • 七 “四十六日”的神秘象征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