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系统梳理早期道教发展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纵观中国历史,道家对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基本上都有反宗教的倾向,因此,学界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研究,长期呈现严重忽视的倾向,尤其是对道教,更普遍地视之为迷信。

本书纠正了时代的无知,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为重建道教的思想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主要对道教的创立与早期发展、最基本的教义、主要的经典与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征。这对于我们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道教的产生是适应了东汉末期中国本民族(主要是汉族)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们的心理的需要
  • 二 道教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的有重大影响的宗教的过程表明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三 道教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有着它显明的特点,其特点只能在和其他宗教的对比中加以揭示
  • 第二章 《太平经》
  • 一 《太平经》的成书问题
  • 二 论《太平经》中的“气”与“道”
  • 三 关于《太平经》若干问题的讨论
  • 第三章 道教的产生
  • 第四章 《老子想尔注》与《老子河上公注》
  • 一 《老子想尔注》
  • 二 《老子河上公注》
  • 第五章 三国西晋时期对道教的限制
  • 第六章 道教在东晋南北朝的发展
  • 一 整顿和建立道教的教会组织
  • 二 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义的理论体系
  • 三 编纂道教经典
  • 四 制定和完善教规教仪
  • 五 编造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 第七章 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葛洪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
  • 三 《抱朴子内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与“治国”并重的特点
  • 四 在医药学和化学上的贡献
  • 第八章 为道教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规教仪的思想家寇谦之
  • 一 生平与著作考证
  • 二 对道教的改革
  • 三 为道教建立教规教仪
  • 第九章 为道教首创经典目录的思想家陆修静
  • 一 对道教的经典进行分类、整理,编出《三洞经书目录》
  • 二 为整顿道教组织建立教规教仪
  • 三 提出建立独立的道教组织形式
  • 第十章 为道教创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对早期道教神仙学说的总结和改造
  • 三 为道教建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 第十一章 佛道之争(一)
  • 第十二章 佛道之争(二)
  • 一 佛教道教在生死问题上的分歧
  • 二 道教的“神”“形”同质论
  • 三 佛教的“神”“形”二本论
  • 第十三章 “承负”说与“轮回”说
  • 第十四章 “出世”和“入世”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