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8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每页一个人像后期核心技法,简单易学,快速上手。
内容简介
除了构图、用光等因素,后期对于摄影作品的完美呈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从人像摄影后期的基础照片格式和Adobe Camera Raw入门开始介绍,进而讲解了在对人像照片进行精修之前要掌握的选片技巧与人物五官常识、Photoshop人像摄影后期处理基础知识、借助AI快速实现人像精修、修瑕疵与磨皮技巧、人像肤色与画面调色技巧,以及人物五官、轮廓、身材优化等内容,之后还分享了提升人像照片表现力及调色的高级技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照片格式与Adobe Camera Raw入门
- 1.1 JPEG,兼具显示与存储优势的格式
- 1.2 RAW,原始数据未经压缩的格式
- 1.3 RAW格式的优势(1):保留原始数据
- 1.4 RAW格式的优势(2):更高的位深度
- 1.5 位深度高低的差别
- 1.6 XMP,记录修图过程的格式
- 1.7 DNG,Adobe推出的RAW格式
- 1.8 PSD,工程文件格式
- 1.9 TIFF,印刷通用格式
- 1.10 GIF,显示简单动画效果的格式
- 1.11 PNG,无背景格式
- 1.12 ACR的界面布局与功能
- 1.13 在ACR中打开RAW格式的照片
- 1.14 在ACR中打开单张JPEG等格式的照片
- 1.15 使用Camera Raw滤镜
- 1.16 在ACR中打开多张JPEG格式的照片
- 1.17 ACR批处理照片(1):使用同步设置
- 1.18 ACR批处理照片(2):直接处理所有照片
- 1.19 ACR批处理照片(3):借助.xmp文件完成批处理
- 1.20 在ACR与Photoshop间来回穿梭
- 第2章 人像摄影后期的选片技巧与审美常识
- 2.1 构图要避开干扰
- 2.2 构图要协调
- 2.3 为人物眼神留出空间
- 2.4 构图要完整
- 2.5 景别要丰富
- 2.6 仪表要干净
- 2.7 不要过于随意的照片
- 2.8 人脸不要花
- 2.9 人脸要补光
- 2.10 皮肤不能过曝
- 2.11 要有眼神光
- 2.12 线条不要重合
- 2.13 体块错位的重要性
- 2.14 手不能抢戏
- 2.15 人物线条要流畅
- 2.16 “三庭五眼”的审美规律
- 2.17 “三庭五眼”并非选片的唯一标准
- 2.18 眼间距与人物特质
- 2.19 发量与年龄感
- 2.20 五官精修带来的变化
- 2.21 面部重点位置的名称
- 2.22 颅顶与人物气质
- 第3章 Photoshop人像摄影后期入门
- 3.1 Photoshop启动界面设置
- 3.2 熟悉Photoshop工作界面
- 3.3 配置为摄影工作界面
- 3.4 单独打开一张照片
- 3.5 工作空间(色域)设置
- 3.6 输出配置文件(色域)设置
- 3.7 照片的存储
- 3.8 调整照片尺寸
- 3.9 插值放大照片
- 3.10 在Photoshop中缩放照片的3种方式
- 3.11 抓手工具与其他工具的切换
- 3.12 前景色与背景色的设置
- 3.13 笔触大小的快速设置
- 3.14 二次构图时的比例控制
- 3.15 人像照片导图的参数设定
- 3.16 白平衡校正
- 3.17 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
- 3.18 镜头校正(1):消除彩边
- 3.19 镜头校正(2):消除畸变与暗角
- 3.20 纹理、清晰度与去除薄雾
- 3.21 对比修图效果
- 3.22 导图完毕后的照片输出
- 3.23 修复人像皮肤瑕疵前的准备
- 3.24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 3.25 修补工具
- 3.26 修复画笔工具
- 3.27 仿制图章工具
- 3.28 图层的概念与用法
- 3.29 选区的概念与用法
- 3.30 蒙版的概念与用法
- 3.31 对比原图与修片之后的效果
- 3.32 拼合图层与存储照片的关系
- 第4章 借助AI快速修人像
- 4.1 ACR景深
- 4.2 ACR磨皮前的设定
- 4.3 AI人像美化(1):面部皮肤
- 4.4 AI人像美化(2):身体皮肤
- 4.5 AI人像美化(3):眉毛
- 4.6 AI人像美化(4):眼睛巩膜
- 4.7 AI人像美化(5):虹膜和瞳孔
- 4.8 AI人像美化(6):嘴唇
- 4.9 AI人像美化(7):头发
- 4.10 AI人像美化(8):衣服
- 4.11 对比修图前后的效果
- 4.12 利用AI自动磨皮
- 4.13 利用AI改变人物表情
- 4.14 利用AI为人物化妆
- 4.15 利用AI给黑白人像照片上色
- 4.16 利用AI模糊人物背景
- 4.17 利用AI移除背景
- 4.18 利用AI制作艺术化人物头像
- 4.19 利用AI移除JPEG伪影,提升照片画质
- 4.20 超级缩放,完美的AI插值放大
- 4.21 深度模糊,全面控制画面的虚实效果
- 4.22 照片恢复,修复老照片
- 4.23 AI插件不是万能的
- 4.24 AI插件出问题怎么办
- 第5章 人像精修技法:修瑕疵与磨皮
- 5.1 借助软件选片
- 5.2 导图(1):基础调整
- 5.3 导图(2):修复畸变
- 5.4 导图(3):颜色调整
- 5.5 导图(4):初步提亮肤色
- 5.6 导图(5):锐度调整
- 5.7 导图(6):初步优化画质
- 5.8 修瑕疵(1):查找瑕疵并确定消除方案
- 5.9 修瑕疵(2):修掉一般类型的瑕疵
- 5.10 修瑕疵(3):修掉油光
- 5.11 修瑕疵(4):柔化过于粗糙的大片区域
- 5.12 修瑕疵(5):去掉衣物上细碎的褶皱
- 5.13 磨皮的本质
- 5.14 双曲线磨皮(1):创建提亮曲线
- 5.15 双曲线磨皮(2):提亮面部阴影
- 5.16 双曲线磨皮(3):创建压暗曲线
- 5.17 双曲线磨皮(4):压暗面部高光
- 5.18 观察层(1):黑白调整图层
- 5.19 观察层(2):曲线调整图层
- 5.20 创建图层组,便于管理图层
- 5.21 再次对人物皮肤进行磨皮
- 5.22 结构调整的意义
- 5.23 结构调整(1):创建提亮和压暗曲线
- 5.24 结构调整(2):根据自然规律调整结构
- 5.25 在Photoshop中对比修图前后的效果
- 5.26 将照片保存为PSD格式
- 5.27 中性灰磨皮(1):创建中性灰磨皮图层
- 5.28 中性灰磨皮(2):设置前景色与背景色
- 5.29 中性灰磨皮(3):磨皮操作
- 5.30 用透明图层磨皮
- 5.31 高低频磨皮(1):创建磨皮图层
- 5.32 高低频磨皮(2):高反差处理
- 5.33 高低频磨皮(3):高斯模糊处理
- 5.34 高低频磨皮(4):进行磨皮操作
- 5.35 使用专业的AI软件磨皮
- 5.36 割补法修乱发(1):选择遮挡区域
- 5.37 割补法修乱发(2):提取遮挡区域
- 5.38 割补法修乱发(3):遮挡乱发
- 第6章 人像精修技法:人像调色实战
- 6.1 了解人物肤色问题(1):模特或拍摄原因
- 6.2 了解人物肤色问题(2):磨皮原因
- 6.3 大片丢色区域的补色
- 6.4 小片丢色区域的补色
- 6.5 过饱和位置的检查
- 6.6 过饱和位置的修饰
- 6.7 通过调整饱和度来统一肤色(1):调整偏红的皮肤
- 6.8 通过调整饱和度来统一肤色(2):确保调色只影响皮肤
- 6.9 通过调整饱和度来统一肤色(3):调整偏黄的皮肤
- 6.10 认识画面主色调
- 6.11 光源色作为主色调
- 6.12 环境色作为主色调
- 6.13 以固有色作为主色调
- 6.14 单色系画面
- 6.15 双色系画面
- 6.16 三色系画面
- 6.17 多色系画面
- 6.18 统一画面色调(1):确定主色调
- 6.19 统一画面色调(2):混色器调整
- 6.20 统一画面色调(3):创建调整图层
- 第7章 人物五官、轮廓与身材精修
- 7.1 强化眼神光
- 7.2 美白眼白与牙齿(1):创建调整图层
- 7.3 美白眼白与牙齿(2):减淡工具与海绵工具
- 7.4 绘制头发,补缺发
- 7.5 绘制头发,补缝隙
- 7.6 绘制眉毛
- 7.7 绘制睫毛
- 7.8 盖印图层
- 7.9 液化调整五官
- 7.10 使用膨胀工具放大眼睛
- 7.11 通过液化调整轮廓线条
- 7.12 让人物身材变修长
- 第8章 提升画面表现力的高级技巧
- 8.1 用割补法修饰背景(1):选择并提取遮挡区域
- 8.2 用割补法修饰背景(2):遮挡瑕疵
- 8.3 强化高光,让人物五官更立体(1):提亮高光区域
- 8.4 强化高光,让人物五官更立体(2):调整高光区域
- 8.5 用插件磨皮,统一皮肤质感
- 8.6 添加杂色,统一照片质感
- 第9章 高级调色知识与技巧
- 9.1 七色光与三原色
- 9.2 色光三原色与其他三原色
- 9.3 三原色与互补色
- 9.4 互补色在数码后期调色中的应用逻辑
- 9.5 色彩平衡调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9.6 曲线调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9.7 可选颜色调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9.8 互补色在ACR/LR中的应用
- 9.9 同样的色彩为什么感觉不一样
- 9.10 灵活调色,表达创作意图
- 9.11 照片滤镜调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9.12 匹配颜色调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 9.13 通道混合器调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