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中华法系对东亚法律的影响及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路径。

内容简介

作者将中华法系演变脉络概括为礼刑、法律、礼法、法治四个时代,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对四个时代的演变进程和特征进行论证。为阐发中华法系是礼法体系这一主旨,通过研究礼法的概念和内涵,引出礼典体系、律(令)典体系、民间法律规则体系三方面有机构成,并对每个时代的礼典;律(令)典、会典及其他法律形式;民间法律规则的构建、演变等,做了实证性和理论性研究。

为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的精神特质和现代价值,以精神灵魂和价值统率为立足角度,通过四个层次对礼法精神进行概括,从家庭伦理、天下理想的角度阐扬其义理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 序
  • 序 言
  • 第一章 总 论
  • 第一节 中华法系研究范式的形态与变迁
  • 第二节 “律令说”之由来与流行
  • 第三节 以“律令说”移治中国古代法的局限
  • 第四节 中华法系是礼法体系
  • 第五节 礼法视野下的法律史成说再审视
  • 第二章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的体制流变
  • 第一节 礼刑时代:上古社会到夏商西周
  • 第二节 法律时代:春秋战国秦
  • 第三节 礼法时代:汉至清
  • 第四节 法治时代:清末法制改革以来
  • 第三章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的精神特质
  • 第一节 以“仁—礼”架构为基础逻辑
  • 第二节 以“孝—忠”关系为价值内核
  • 第三节 以“信—义—廉—让”为精神辅翼
  • 第四章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从家观念到天下理想
  • 第二节 伦理型法律传统的现代意义
  •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时代价值
  • 第四节 修己安人的做人伦理
  • 第五节 伦理法精神的现代性转换
  • 结语 大经大法:中华法系的精神指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