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3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主要是作者十年来对当代文学的思考与评论,其中不乏考证之作,可还原历史的当时面貌。
内容简介
“浙大中文学术丛书”之一种。“金风”即肃杀秋风,以此为名,并无“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萧瑟意,而是带着一股把自己从温暖得令人微醺的在世之“烦”中掷出去,与世界和命运素面、素体相“对”的刚健。本集收录了我十年来对当代文学的思考与评论,其中不乏考证之作,可还原历史的当时面貌。当代文学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也同时也是最需要思想指引的时代,文学与历史的交织将处于何种程度,文学及文学评论将如何指引时代的发展,本集中的若干思考或思想的片段将给予一定的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救救儿子”还是“救救孩子”?——果戈理、鲁迅《狂人日记》对照记
- 一、在正常与疯癫的两极
- 二、疯言疯语与训众箴言
- “在酒楼上”——从鲁迅到蒋一谈
- 一、酒与不“好”的意义
- 二、另一种酒与一定要“好”起来
- 行者的姿态——胡适《上山》与鲁迅《过客》对照记
- 一、“我”,还是“他”?
- 二、一个声音在召唤
- 三、真有最高峰吗?
- 想象共和国的方法——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中心的讨论
- 一、大男孩的“圣”意
- 二、她性力量
- 三、溃败也可以是一种成长
- 《西望长安》和《假如我是真的》对照记
- 一、老舍的时代颂歌
- 二、“他的政治热情是很高的”
- 三、终究是“活报剧”
- 四、正剧时代的喜剧
- “我可以原谅魔鬼,但决不原谅庸人”——“新时期”初期作家创作心态研究(之一)
- 一、“和我们在一起吧!”
- 二、深些,再深些!
- 三、“带着‘恶’意来写‘恶’”
- “治疗我们祖国健壮躯体上的局部痈疽”——“新时期”初期作家创作心态研究(之二)
- 一、“救救孩子”与“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
- 二、“我们”与“他们”
- 三、“应当怎样辨别香花和毒草”
- “来,我也把你的心洗洗吧!”——“新时期”初期作家创作心态研究(之三)
- 一、爱,是可以忘记的
- 二、“学着样板戏里共产党员的样子回答:我是人!”
- 三、“人”这个幽灵
- 余论、“我珍藏历史,为的是把它交付未来”
- 启蒙就是一段试错的旅程——从《晚霞消失的时候》到《启蒙时代》
- 一、无意于控诉、忏悔的礼平
- 二、成长就是不断地试错
- 三、成长,遗忘了肉身
- 四、寻找“六八年人”
- 从两种“恐变症”看公平与效率的两难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比阿Q还要困苦的农民
- 三、“恐变症”之一:“家里富了是福还是祸!”
- 四、“恐变症”之二:“俺就不信共产党的天下能叫人翻个个儿!”
- 论贾平凹改革小说中的男女关系
- 一、“要我嫁给你吗?你衣襟上少着一枚奖章”
- 二、“古代的好人”与“好的正是时候”的
- 三、“人敬菩萨,人爱小兽”
- 谁让谁害羞?——从《哦,香雪》到《谁能让我害羞》
- 一、火车来了
- 二、爬,爬上八楼去
- 三、不,“我”绝不害羞
- 忠实于自己就是忠实于虚无——刘庆邦创作局限论
- 一、善变的自己
- 二、庸俗的自己
- 三、虚伪的自己
- 复制的写作——迟子建创作局限论
- 一、复制举隅
- 二、“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
- 三、没有历史,哪来日常?
- 去价值化与价值的催眠术——论方方《武昌城》
- 与方方谈《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 一、与五四的“问题小说”一样的浮皮潦草
- 二、涂自强的悲伤,您不懂
- 三、您终究还是属于那优雅的一群
- 向内:“分享艰难”的一种方法——论刘醒龙《天行者》
- 一、这是长篇小说?
- 二、拿什么治疗“心情之癌”?
- 家园消失在家园的消失中——论格非“江南三部曲”
- 一、诱惑的死亡与更生
- 二、梦的破灭与重造
- 三、伪乌托邦的陆沉与真家园的沦丧
- 创世·拟世·慰世——论余华《第七天》
- 一、“所见的”和“所想象的”
- 二、安息的力量
- 从“藏地三部曲”看西藏故事的西藏化趋向
- 一、释、耶、爱熔铸成的“人间净土”
- 二、西藏故事的几种讲法
- 怒与耻,“顺从”世界的两种方式——论苏童《黄雀记》
- 一、近视法与“我们香椿树街”
- 二、小物件与匮乏者
- 三、围困与拯救之路
- 论严歌苓的极致美学及其限度
- 一、从《天浴》结尾的枪声说起
- 二、故事与抽象的、作为情境的悲剧性时刻
- 三、“有问题的人”
- 四、抽象人性与模式化写作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美丽的日子”——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综论
- 一、不“准确”的语言
- 二、丰盈的内心世界
- 三、逃离,是为了更紧紧地拥抱
- 张生的跨界旅行——论《忽快忽慢的旅程》
- 一、一个有根而飘荡的旅人
- 二、轻轻擦出这一代的来路
- 三、穿越进中国的实在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