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用户推荐指数
商业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1千字
字数
2010-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毛泽东既是战略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战略理论家。他改变了中国历史乃至影响了世界历史。
内容简介
著名军事专家、前军科院博导洪兵教授最新力作,将毛泽东同志军事和战略指挥运用到现代商业战略制定和竞争上,深入解读,与现代商战有机融合。集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是现代企业家的案头必备之书。
我们在领会毛泽东战略理论的时候,会感受到其中的一种内在的说服力、征服力,它们主要不是来自于逻辑推理,而是来自于实际经验的提炼以及反过来对实际工作有实用价值的指导上。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提倡的“在用中学”和“学以致用”来表达这层意思。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一般与特殊
- 不论做什么事,必须知道那件事的规律
- 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
- “一般”与“特殊”的循环认识过程
- 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 认识特殊规律,要认识矛盾的特殊性(特点)
- 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阶段性上去认识特殊规律
- 认识特殊规律,必须进入到对“形态”的认识
- 认识特殊规律,只能依靠自己,别人谁也代替不了
- 第二章 全局与局部
- 战略就是研究“全局性”的学问
- 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就是战争的全局
- 所谓“全局”,就是要把重要的问题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解决
- 战略家认识全局,要掌握一个“全”字
- 把握全局,需要走一步看几步
- 局部隶属全局,战略决定战术
- 为了全局要敢于放弃局部
- 抓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 掌握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必须用心去想一想
- 由局部优势转化为全局优势
-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实施坚决和彻底的歼灭战
-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 第三章 主观与客观
- 军事家活动的“舞台”与大海中的“游泳术”
- 一个指挥员为什么会犯错误?
- 正确战略决策的形成
- 如何认识事物的性质?
- 认识的过程,不仅存在于计划之前,而且存在于计划之后
- 应当注重“使用中的学习”和“学习中的使用”
-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 战争的计划性
- 第四章 主动与被动
- 如果不能恢复主动的地位,下文就是失败
- 主动是和战争力量的优势不能分离的
- 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
- 出其不意,是夺取主动的重要方法
- 走是脱离被动恢复主动的主要的方法
-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第五章 进攻与防御
- 攻守兼备,寓攻于防
-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 以攻为守,防守反击
- 什么时候由防御转入进攻?
- 进攻行动的基本类型
- 如何组织好进攻?
- 巧妙设置防御障碍
- 第六章 先发与后发
- 后发制人
- 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 以退为进
- 诱敌深入
- 等待和制造敌人的失误
- 掌握好退却的时机和策略
- 组织反攻
- 第七章 内线与外线
- 通过外线的主动,改变内线的被动
- 如何组织外线作战?
- 从更大范围和空间中寻求制胜的途径
- 要有远大的战略眼光
- 第八章 持久与速决
- 在力量对比不利的情况下,要有耐心,要立足于持久
- 无论在什么时候,战役战斗都要求速决
- 实现速决战的条件及其思考
- 第九章 分散与集中
- 迭挫强敌,依赖于兵力集中
- 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斗上“以十当一”
- 集中兵力,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 集中兵力不能片面性和绝对化
- 第十章 直路与弯路
- 要善于走“之”字路
- 为了直路而走弯路
- 以迂为直,善于从更大范围寻找战略途径
- 以迂为直,善于从意想不到的领域寻找战略途径
- 战略回避
- 避实击虚,攻击对手的弱点
- 农村包围城市
- 第十一章 游击战与正规战
- 正确认识游击战
- 强调进攻
- 使用游击队,好像渔人打网
-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 注重根据地建设
- 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
- 附录 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
-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