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茨威格为巴西写的传记。时隔多年,巴西是否成了永远的“未来之国”……

内容简介

《巴西:未来之国》可以看作是茨威格为巴西写的一部传记,是茨威格第二次前往巴西时创作的一部全面介绍这个国家的作品。

前半部分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示了巴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后半部分则以城市为单位,介绍了巴西不同的城市特色。书中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时至今日,仍是了解巴西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介绍
  • 前言
  • 引子
  • 历史
  • 经济
  • 文化
  • 里约热内卢
  • 圣保罗
  • 米纳斯吉拉斯
  • 飞向北方
  • 巴西年表
  • 第一版译后记
  • 再版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想很丰满

    这是一本 80 年前一位自杀者写的书,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的是香帅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作者希望巴西成为世界未来之国,她看到了巴西人民的友善,乐观,热情,在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土上,巴西当时才是几千万人,那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曾经不同时期靠种甘蔗橡胶咖啡就能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简单的多,作者看惯了西方的你争我斗,所以喜欢上了巴西。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随着人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复杂化,竞争会更激烈,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美好的理想就成了奋斗的目标了,不过我还是相信人性不变,个性不同还是有的,巴西也一定有它独特之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就是那位写过《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昨日的世界》的茨威格。1936 年茨威格第一次受邀来到巴西,原本他对巴西之行并无期待。然而当他到了里约热内卢之后,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发现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世界上最雄伟的景色,不仅仅是热带的城市与自然风光,更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1940 年,茨威格选择在巴西定居,并于 1941 年,写下来这本书。在书中,茨威格从经济、文化等角度剖析了巴西的历史与人文特色。巴西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革命、战争、政权交替几乎很少流血牺牲,大多是和平解决。在人道主义精神下,巴西形成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形态。巴西人天性善良温厚、敏感自尊、有些慵懒,知足常乐。这与巴西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环境分不开。巴西大部分地处热带,物产丰富,人们不需要用辛苦的劳动来摆脱生活的苦涩。巴西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大熔炉,这里有大量的混血人种,种族敌视和阶级仇恨在巴西根本无法生根。巴西人相处方式是礼貌和尊重,他们表达感受的方式委婉而不失自尊。 相比于当时处于世界大战炮火中的欧洲来说,茨威格认为巴西是 “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了整个世界的未来图景。1942 年 2 月 22 日,出于对昔日世界沉沦的绝望和战争的痛苦,茨威格与夫人在里约热内卢的寓所里自杀。在绝命书中,他仍不忘感谢巴西这个奇妙的国度,并表达 “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关注公众号 DoctorCC,获取听书分享红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今年世界杯喜欢上内马尔 想进一步了解巴西

        对于巴西 没有亲自去游览过 通过读书 让我看到一个美丽 热情的国家 对于殖民带给巴西的痛 可能除了欧洲以外 全部遭受过侵略的人民都有各自的悲伤 但巴西人对生活的热情 真的能感染到我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