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首用民间文献等新材料研究明代赋役,深度还原明代白银的生产与国际贸易。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梁方仲先生有关明代赋役的十六篇文章,对明代赋役的诸多方面,如明代田赋的税目、税率、本色、税额、输纳,户帖、鱼鳞图册等作为赋税征收依据的册籍,预备仓、易知由单等赋税征收中的相关规制,明代银矿的经营、开采与课税,国际贸易中白银的输入,以及明代民兵的兴衰等,都做了专门的考释,从不同角度完善充实了明代赋役研究,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明代“两税”税目
  • 一 明代历朝两税名目及其种类
  • 二 各项税目输纳地域的分配
  • 三 各项税目的意义和来源
  • 明开国前后的赋率
  • 明代田赋初制定额年代小考
  • 一 役法制定之年与后来史料之附会
  • 二 制定赋额年代之推测
  • 三 暂时结论
  • 明初夏税本色考
  • 明代鱼鳞图册考
  • 一 鱼鳞图册之内容
  • 二 鱼鳞图册与黄册之关系
  • 三 鱼鳞图册名称之由来
  • 四 鱼鳞图册之来源
  • 五 明代攒造鱼鳞图册之经过
  • 六 杂论
  • 明代的户帖
  • 明代的预备仓
  • 易知由单的起源
  • 易知由单的研究
  • 附录一 论太平天国的易知由单
  • 附录二 跋清光绪二十九年湖北荆门州便民易知由单
  • 附录三 题民国二十年江苏武进县下忙易知由单
  • 田赋输纳的方式与道路远近的关系
  • 田赋史上起运存留的划分与道路远近的关系
  • 论差发金银
  • 云南银矿之史的考察
  • 明代银矿考
  • 一 经营的方式
  • 二 开采的经过
  • 三 银课的收入
  • 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
  • 一 郑和下西洋前后的贡市时期
  • 二 欧人东来以后的海舶贸易时期
  • 明代的民兵
  • 一 民兵的历史
  • 二 民壮的制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难以“悦读”的考据经典

    这本书汇集了梁方仲先生多年研究的精华,聚焦明代赋役制度与白银货币化的复杂关系。书中大量一手史料和严密考证体现了梁老作为一代史家的扎实功力,尤其对 “一条鞭法” 和白银流通机制的剖析,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然而,尽管其学术地位崇高,本书的阅读体验却显得颇为艰难。从内容上看,本书的专业性极强,几乎每一页都充斥着赋税术语、制度名词和数据罗列。例如,梁老对明代田赋、丁役的分类以及白银兑换率的考据十分精细,这种处理方式对专业研究者而言是宝贵资料,但对普通读者甚至历史爱好者来说,则容易形成理解壁垒。书中大量引用古籍原文而未加充分解释,更增加了阅读门槛。若读者缺乏明代财政制度的基础知识,很容易陷入概念与数据的迷宫之中。更显著的问题在于本书的结构。由于是著作集而非系统性专著,各章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连贯与衔接。上一节可能还在讨论赋役折银的具体案例,下一节就跳至区域白银流通的差异性分析,这种拼接感使全书读来零散,难以形成整体性认知。梁老的论文本身写于不同时期,研究侧重和叙述风格也存在差异,虽以 “赋役与白银” 为主题统合,但碎片感仍然较强。读者往往需要自行拼凑线索,重构逻辑脉络。此外,文风的艰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梁老的写作以严谨著称,但也偏向于传统学术语言的冗长与重复,虚词虽不多,但句式复杂,信息密度分布不均。部分段落议论精辟,但更多内容则类似于考证笔记或资料汇编,可读性较低。例如,书中对《明实录》和地方志中赋役记录的摘录和辨析,虽然史料价值很高,但表达方式枯燥,缺乏叙事张力。当然,我並非是要否定本书的学术贡献。梁老在明代财政史领域的开创性地位无可动摇,他对白银货币化过程的梳理尤其影响深远,为后来学者如万明、薛国中等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书中对赋役制度变革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联分析,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然而,学术价值与阅读友好度并非同一件事。本书更象是一部 “资料性经典”,而非通识性读物。总之,本书是一部典型的高门槛学术著作,适合专业研究者及深耕明代经济史的学者阅读参考。它的碎片化和拼接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体性,而高度专业性的内容则进一步限制了其受众范围。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