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客观地介绍了我国产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现状、特点与未来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2023年我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尤其针对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剖析了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中从事相关政策制定、咨询研究和管理决策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对产业科技创新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相关进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综合篇
  • 第一章 2023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国外主要经济体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 第三节 中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 第二章 2023年质量品牌创新发展情况
  • 第一节 世界质量品牌创新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中国质量品牌创新发展情况
  • 第三章 2023年产业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情况
  • 第一节 世界产业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产业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情况
  • 行业篇
  • 第四章 电子信息行业
  • 第一节 创新情况
  • 第二节 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第五章 装备行业
  • 第一节 创新情况
  • 第二节 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第六章 消费品行业
  • 第一节 创新情况
  • 第二节 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第七章 新能源汽车
  • 第一节 创新情况
  • 第二节 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第八章 未来产业
  • 第一节 创新情况
  • 第二节 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地方篇
  • 第九章 北京市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章 上海市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一章 天津市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二章 重庆市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三章 广东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四章 浙江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五章 海南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六章 湖北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七章 湖南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八章 安徽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十九章 江西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二十章 辽宁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二十一章 陕西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第二十二章 四川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领域创新
  • 展望篇
  • 第二十三章 世界知名组织机构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趋势的预测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趋势的预测
  •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级机构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趋势的预测
  • 第三节 知名咨询/学术机构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趋势的预测
  • 第二十四章 我国高端智库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趋势的预测
  • 第一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需要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出发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创新创业依然活跃
  • 第三节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经济将维持平稳运行态势,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复苏
  •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我国经济处于恢复节奏中,当务之急是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 第二十五章 2024年中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展望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与产业政策趋势
  • 第二节 关键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展望
  • 第三节 区域创新格局与合作模式展望
  • 第四节 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态势展望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时代浪潮里打捞未来

    作者用扎实的调研数据与敏锐的行业洞察,带领团队编织的这部年度产业观察录,也是为我们读者绘制出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路线图。书中对新能源智能汽车的解剖,确实有其深度。当特斯拉的鲶鱼效应搅动全球车市,中国车企没有选择跟在别人尾灯后亦步亦趋。蓝皮书捕捉到 "换电模式" 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 电池成为共享资源,车辆变身移动智能终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背后,是动力电池标准化、换电网络数字化、能源补给智能化的协同突破。浙江某充电桩企业开发的 "城市电力银行",让出租车司机在 3 分钟换电间隙,能通过车载屏幕完成订单结算,这样的中国故事在书里俯拾皆是。在生物医药领域,蓝皮书也撕开了卡脖子技术的真相。当公众目光聚焦在高端医疗器械进口依赖时,书中却指出真正的突破点在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某 CRO 机构开发的 "类器官芯片",能在体外精准模拟人体器官对药物的反应,将新药筛选周期缩短 60%。这种底层技术创新带来的不仅是成本下降,更是整个研发范式的重构。正如书中所言:"科技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生态系统升级。" 最令人振奋的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叙事。当所有人都在谈论 ChatGPT 时,作者却把镜头对准了江苏某纺织企业。他们引入视觉检测 AI 后,布匹瑕疵识别率从 75% 跃升至 99.8%,但更关键的是由此催生的 "柔性供应链"—— 系统能根据订单变化自动调整生产线,让传统制造业拥有了互联网公司的敏捷性。这种 "老树发新芽" 的案例,印证了书中 "技术适配比技术领先更重要" 的论断。

      转发
      1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