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真实展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团结聚力”为主线,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及民族团结等方面展现了宁洱县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振兴成果,并以五个具有示范性的案例呈现了宁洱县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本书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深刻揭示了民族团结、东西部协作以及各级党组织推进凝心铸魂等基层工作对促进乡村振兴、带动边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引领作用,以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RSS)云南样本县分布图
  • 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学术指导委员会
  • “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调查研究丛书”编委会
  • 总序
  • 绪论
  • 一 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与政策设计
  • 二 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力量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
  • 三 宁洱县乡村社会大调查抽样样本基本情况
  • 四 宁洱调查组的组成和调研开展情况
  • 五 资料来源
  • 第一章历史与现实:团结实干发展进步的宁洱
  • 第一节 宁洱县历史人文特色
  • 一 宁洱:不断变更的地名
  • 二 宁洱:清代普洱府治所所在地
  • 三 宁洱:“普洱茶”产地及茶名源出地
  • 四 宁洱:茶马古道的起始之地
  • 第二节 宁洱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与现实
  • 一 “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
  • 二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建立
  • 三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的创建
  • 第三节 团结实干的成效:宁洱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图景
  • 一 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
  • 二 传统农业稳步发展,工业产业总体增长
  • 三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乡村振兴全面启动
  • 四 文旅融合产业快速兴起,“名茶、名道、名碑、名人”四名品牌厚植文旅根基
  • 五 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明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显著
  • 六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明显好转,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 第二章合作共赢推动宁洱乡村产业振兴
  • 第一节 经济理性与农民的选择
  • 第二节 多方合作机制推动宁洱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
  • 一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农户调整生产结构
  • 二 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联合小农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 三 引进现代电商平台,支持农户主动对接大市场
  • 第三节 专家科技赋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 一 专家科技下乡
  • 二 本地科技人才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力量
  • 三 自我探索成才的“土专家”引导示范
  • 第四节 沪滇协作助力宁洱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 一 多方位提供支持,着力打造宁洱特色经济
  • 二 着力打造“宁小豆”咖啡区域公共品牌
  • 第五节 “思宁一体化”区域合作拓展乡村发展新空间
  • 一 宁洱综合交通网络发展与区域定位变化
  • 二 “思宁一体化”战略中的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
  • 三 与“半小时经济圈”对接的宁洱乡镇旅游经济
  • 第三章同心协力推动宁洱乡村生态振兴
  • 第一节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乡村生态振兴
  • 一 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
  • 二 生态文明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 第二节 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 一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概述
  • 二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宁洱实践
  • 三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
  • 第三节 以率先发展绿色经济试点碳汇产业
  • 一 “吃螃蟹”的林业碳汇试点
  • 二 中国宝武推动举办SDG创新挑战赛,加强碳汇宣传
  • 三 沪滇共促“双碳振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第四节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 一 集思广益科学编制村庄发展规划
  • 二 探索多方投入机制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 三 绿美乡村纳入村规民约增强群众自觉性
  • 第四章凝心聚魂开创宁洱乡村治理新局面
  • 第一节 组织振兴:村“两委”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 第二节 形成合力:从单一治理主体到乡村治理共同体
  • 第三节 村规民约:村民自我治理的新实践
  • 一 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
  • 二 村规民约内容分析:以同心镇那柯里村为例
  • 三 契约式村规民约与群众自觉性:以黎明乡岔河村为例
  • 第四节 乡村精英:乡村治理中的带动力量
  • 一 宁洱县乡村精英的带头作用
  • 二 宁洱乡村精英群像之一: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精英
  • 三 宁洱县乡村精英群像之二: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的政治精英
  • 第五章民族团结汇聚宁洱乡村振兴巨大力量
  • 第一节 同风同俗:促进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
  • 一 不再强调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
  • 二 语言相通方便民族交往
  • 三 跨族通婚助力民族交融
  • 四 节日同庆推动民族交流
  • 第二节 共进共退:各族人民脱贫成功推进乡村发展
  • 一 提前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 宁洱县率先脱贫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凝心铸魂:文化振兴引领各族群众共赴乡村振兴
  • 一 以“文化下乡”推动国民素质提升
  • 二 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增进民族团结
  • 三 以“本地好人”为榜样助力精神文明提升
  • 第四节 合力共创:以示范区建设为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 党旗下的两次宣誓——筑牢初心使命和民族团结决心
  • 二 重温民族团结历史——发扬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三 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厚植民族团结的根基
  • 四 各尽其责争先创优——各单位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 第六章宁洱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第一节 黎明乡岔河村:有效治理与乡村致富协同推进
  • 一 背景介绍
  • 二 案例简介及主要做法
  • 三 取得的成效
  • 四 可推广的经验
  • 五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第二节 磨黑镇星光村:以挖掘“红色资源”激发动能推动乡村振兴
  • 一 背景介绍
  • 二 案例简介及主要做法
  • 三 取得的成效
  • 四 可推广的经验
  • 五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第三节 同心镇那柯里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一个古村落的涅槃重生
  • 一 背景介绍
  • 二 案例简介及主要做法
  • 三 取得的成效
  • 四 可推广的经验
  • 五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第四节 磨黑镇团结村:以壮大集体经济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 一 背景介绍
  • 二 案例简介及主要做法
  • 三 取得的成效
  • 四 可推广的经验
  • 五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第五节 勐先镇谦乐村:发挥村“两委”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 一 背景介绍
  • 二 案例简介及主要做法
  • 三 取得的成效
  • 四 可推广的经验
  • 五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