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7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日常生活层面折射并凸显当代资本主义整体结构与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金融化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梳理了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思想资源、历史生成脉络,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发展趋势及其与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再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日常生活层面折射并凸显当代资本主义整体结构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规避日常生活金融化陷阱,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常生活机制为落脚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源流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启示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启示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研究的理论背景
-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经济金融化研究及其启示
- 二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范式下经济金融化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理论界定
- 一 日常生活概念
- 二 金融化概念
- 三 日常生活金融化概念
- 第二章日常生活金融化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日常化增殖逻辑
- 一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向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的扩张
- 二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时空修复机制
-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弹性重组
- 一 打击劳工力量,改变劳资格局
- 二 劳动力市场弹性机制与不稳定工作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结构的新自由主义转向
- 一 信贷民主化
- 二 公共福利私有化
- 第四节 金融信息技术的精准化
- 一 金融信息技术
- 二 金融衍生工具
- 三 新型信贷产品
- 第五节 日常信贷消费文化的合法化
- 一 消费主义文化
- 二 信贷消费文化
- 第六节 金融传媒与金融教育的普及化
- 一 财经传媒的普及传播
- 二 金融教育的推广渗透
- 第三章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演变阶段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金融市场的大众化阶段
- 一 大众资本主义
- 二 金融市场大众化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金融消费的社会化阶段
- 一 大众股票市场的繁荣
- 二 零售金融的推广
- 三 个人信用卡业务的扩大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金融社会的全面化阶段
- 一 所有者社会
- 二 投资组合社会
- 第四章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日常消费的金融化
- 一 日常消费资料的金融化
- 二 日常生命过程的金融化
- 第二节 日常交往的金融化
- 一 家庭环境的金融化
- 二 社区服务的金融化
- 三 休闲娱乐的金融化
- 第三节 日常观念的金融化
- 一 投资观念的日常化
- 二 风险观念的日常化
- 三 衍生观念的日常化
- 第五章日常生活金融化的运作机制
- 第一节 金融网络的控制机制
- 一 日常信贷网络
- 二 日常数据网络
- 三 日常时空网络
- 第二节 金融权力的治理机制
- 一 安全治理
- 二 技术治理
- 三 文化治理
- 第三节 金融主体的生产机制
- 一 投资主体
- 二 债务主体
- 三 金融公民
- 第六章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总体效应
- 第一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经济效应
- 一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债务经济
- 二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债役劳动
- 第二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政治效应
- 一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金融寡头的信用统治
- 二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债务国家的政策偏好
- 第三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社会效应
- 一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新食利者阶层的形成
- 二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社会关系的债务化
- 第四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文化效应
- 一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金融消费主义
- 二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 第五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心理效应
- 一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个体心理道德情感
- 二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个人身心疾病
- 第七章日常生活金融化的悖论逻辑与内在矛盾
- 第一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二重性
- 一 理性与非理性
- 二 分散风险与积聚风险
- 三 促进公平与加速分化
- 第二节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一 日常生活金融化的基本矛盾
- 二 日常生活金融化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
- 三 日常生活金融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
- 第八章抵抗日常生活金融化的多维斗争
- 第一节 抵抗日常消费金融化
- 一 社区货币交换系统
- 二 信用合作社运动
- 第二节 抵抗日常交往金融化
- 一 “占领华尔街”运动
- 二 消除债务运动
- 第三节 抵抗日常观念金融化
- 一 批判性金融教育
- 二 艺术金融实验
- 第四节 抵抗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社会政治意义
- 一 抵抗日常生活金融化与日常生活政治
- 二 抵抗日常生活金融化与新社会运动
- 第九章日常生活金融化批判的中国论域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现状分析
- 一 金融与日常消费
- 二 金融与日常交往
- 三 金融与日常观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金融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路径
- 一 金融在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定位
- 二 以人民为中心的日常金融体系建设的四重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