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中国与英语世界的族群书写、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

内容简介

本文集以“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为主题,探讨中国与英语世界中的族群书写、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议题。文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族群书写”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族群文学。重点以广西壮族的“刘三姐叙事”和贵州苗族的“蚩尤叙事”为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壮族和苗族的口承文化具有何种表述价值和结构。第二部分“世界文学”以中西方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的多族群文学史建构以及英国、中国的作家作品中的身份认同、地域认同。第三部分“学科交叉”梳理、评述和反思了文学人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第四部分“述评对话”评论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学人专著。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作者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从文学人类学到多民族研究:川大学人之路(序)
  • 族群书写
  •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
  • “老传统”与“新叙事”
  • 彝人诗中的印第安
  • 苗族蚩尤叙事中的族性书写
  • 从“母语文学”看少数权利和文化认同
  • 世界文学
  • 族群单位与文学建构
  • “变异学”和新“世界文学”模式:比较诗学新方向
  • 什么是“世界文学”?
  • “谋杀母语”的诗学
  • 比较文学与《诗经》的讽寓性阅读
  • 上海叙事中的“自观”与“他观”
  • 学科交叉
  • 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再思考
  • 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阶段
  • “五四”歌谣学大潮中的“背影”
  • 述评对话
  • 文化人类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
  • 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新富”
  • 文学地理、空间批评和多元文化
  • 破解“蛊毒”之谜的人类学尝试
  • 后记
  • 内容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