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16倍。本书主要从城市化发展新方向进行阐述。

内容简介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打破一般趋势,在过去的三十五年当中,中国平均年经济增长为9%,共增长16倍。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本书以工作化为城市化发展初始基础为主轴,分三篇对城市发展新方向进行阐述,第一篇『城市的起源』描写中国与世界大城市的发展历史;第二篇『城市形成的相关理论』,对从古典区位理论到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家);的与第三篇『中国城市化走向大城市群』,分析中国从城市化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并以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发展与世界城市群进行比较,最后以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全书的总结。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编委会
  • 总序:学派的魅力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篇 从城市化到大城市群
  • 第一章 工业化与城市集聚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
  • 第二节 农业社会城市化
  • 第三节 工业社会城市化
  • 第四节 后工业社会城市化
  •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 第一节 城市化率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
  •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结构形成
  •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与大城市群化
  • 第一节 世界城市群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世界城市群国家地位及层级体系
  • 第三节 世界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变化
  • 第二篇 集聚、城市化与城市群的理论
  • 第四章 古典区位理论
  • 第一节 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第三节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 第四节 廖什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五章 从单一城市走向城市体系
  • 第一节 单中心城市——AMM模型
  • 第二节 D-S模型
  • 第三节 中心—外围结构(Core-Periphery Structare)
  • 第四节 RR模型
  • 第五节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演变
  • 第六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理论解释
  • 第一节 从马歇尔集聚到产业关联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产业集聚的测度
  • 第四节 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
  • 第七章 产业集群、劳动异质性与城市体系扩张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含义与国际案例
  • 第二节 劳动异质分工与产业专业集聚的关系
  • 第三节 劳动异质性与城市体系扩张
  • 第八章 城市群的概念、理论与测度
  • 第一节 城市群的定义
  •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识别标准
  • 第三节 城市群的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
  • 第四节 大城市为核心的层级体系:齐普夫法则
  • 第三篇 中国城市化走向大城市群
  • 第九章 中国城市群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主要城市群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 第十章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分布演变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分布与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的城市化周期与产业分布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与欧美城市化路径比较分析
  • 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特点与问题
  • 第二节 产业空心化:核心城市的制造业比重风险
  •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差距
  • 第四节 城市发展问题、产生原因与治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