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4千字
                       字数
                        2023-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印度艺术史泰斗整理毕生研究,呈现从史前到后现代印度艺术全景。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南亚次大陆从公元前300年至21世纪艺术发展的历史,追溯了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赞助人和工匠如何创造出符合不同的宗教和意图的丰富的艺术形式;石窟、神庙、雕塑、绘画等又如何为不同时期的政权服务。
通过探究艺术生产与赞助、个人创造力与统治意识形态间的互动,平衡印度教、佛教的影响和一直以来被低估的印度伊斯兰艺术、殖民时期和现代艺术的成就,书中的每个时期都呈现出其独特风情。
全书收录150张插图,全面展示印度艺术的各种形态。若干建筑解剖图带你走进神秘而鲜活的印度教神庙内部,了解南北印度不同的建筑风格,解析莫卧儿皇帝在新首都中蕴藏的野心,以及殖民时期建筑对印度城市风貌的塑造。
活色生香的印度艺术与崇尚“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欧洲艺术迥异,也遭遇了几个世纪的误读。本书企图破除这种学术传统,在印度艺术的语境中,展现最单纯、最多元的美。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中文版序言
 - 序言
 - 第一部分 佛教和印度教艺术与建筑 (约公元前300—公元1700年)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与建筑
 - 第三章 印度教艺术与建筑
 - 第四章 少数民族传统、理想美与色情
 - 第二部分 印度—伊斯兰艺术与建筑 (约712—1757年)
 - 第五章 突厥—阿富汗的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
 - 第六章 莫卧儿帝国(1526—1757年)
 - 第七章 拉贾斯坦和帕哈里王国(约1700—1900年)
 - 第八章 部落民族、女性和工匠的非正统艺术
 - 第三部分 殖民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1757—1947年)
 - 第九章 英属印度时期:西方化与民族主义
 - 第十章 印度的现代主义
 - 第四部分 后殖民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1947—2000年)
 - 第十一章 独立后的艺术
 - 第十二章 当代艺术圈
 - 时间线
 - 延伸阅读
 - 博物馆和网站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