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书25章,涵盖AutoCAD用户界面、基础操作、高级绘图与编辑、平面图形绘制技巧等。

内容简介

全书总共分为25章,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设置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基本绘图与编辑(一),基本绘图与编辑(二),高级绘图与编辑,绘制复杂平面图形的方法及技巧,查询图形信息,在图形中添加文字,标注尺寸,零件图,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等。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
  • 1.1 初步了解AutoCAD绘图环境
  • 1.2 AutoCAD用户界面的组成
  • 1.2.1 菜单浏览器
  • 1.2.2 快速访问工具栏及其他工具栏
  • 1.2.3 功能区
  • 1.2.4 绘图窗口
  • 1.2.5 视口、视图及视觉样式控件
  • 1.2.6 ViewCube工具
  • 1.2.7 导航栏
  • 1.2.8 命令提示窗口
  • 1.2.9 状态栏
  • 1.3 学习基本操作
  • 1.3.1 用AutoCAD绘图的基本过程
  • 1.3.2 切换工作空间
  • 1.3.3 调用命令
  • 1.3.4 鼠标操作
  • 1.3.5 选择对象的常用方法
  • 1.3.6 删除对象
  • 1.3.7 撤销和重复命令
  • 1.3.8 取消已执行的操作
  • 1.3.9 快速缩放及移动图形
  • 1.3.10 窗口放大图形及返回上一次的显示
  • 1.3.11 将图形全部显示在窗口中
  • 1.3.12 设定绘图区域的大小
  • 1.3.13 设置单位显示格式
  • 1.3.14 预览打开的文件及在文件间切换
  • 1.3.15 上机练习──布置用户界面及设定绘图区域大小
  • 1.4 模型空间及图纸空间
  • 1.5 图形文件管理
  • 1.5.1 新建、打开及保存图形文件
  • 1.5.2 输入及输出其他格式文件
  • 1.6 习题
  • 第2章 设置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
  • 2.1 创建及设置图层
  • 2.2 控制图层状态
  • 2.3 有效地使用图层
  • 2.3.1 切换当前图层
  • 2.3.2 使某一个图形对象所在的图层成为当前层
  • 2.3.3 修改图层状态
  • 2.3.4 修改已有对象的图层
  • 2.3.5 动态查看图层上的对象
  • 2.3.6 隔离图层
  • 2.4 改变对象颜色、线型及线宽
  • 2.4.1 修改对象颜色
  • 2.4.2 设置当前颜色
  • 2.4.3 修改对象的线型或线宽
  • 2.4.4 设置当前线型或线宽
  • 2.5 管理图层
  • 2.5.1 排序图层及按名称搜索图层
  • 2.5.2 使用图层特性过滤器
  • 2.5.3 使用图层组过滤器
  • 2.5.4 保存及恢复图层设置
  • 2.5.5 删除图层
  • 2.5.6 合并图层
  • 2.5.7 重新命名图层
  • 2.6 修改非连续线型外观
  • 2.6.1 改变全局线型比例因子以修改线型外观
  • 2.6.2 改变当前对象线型比例
  • 2.7 习题
  • 第3章 基本绘图与编辑(一)
  • 3.1 绘制线段
  • 3.1.1 输入点的坐标画线
  • 3.1.2 使用对象捕捉精确画线
  • 3.1.3 利用正交模式辅助画线
  • 3.1.4 结合极轴追踪、自动追踪功能画线
  • 3.1.5 利用动态输入及动态提示功能画线
  • 3.1.6 调整线条长度
  • 3.1.7 剪断线段
  • 3.1.8 上机练习——画线的各种方法
  • 3.2 延伸、打断对象
  • 3.2.1 延伸线条
  • 3.2.2 打断线条
  • 3.3 作平行线
  • 3.3.1 用OFFSET命令绘制平行线
  • 3.3.2 利用平行捕捉“PAR”绘制平行线
  • 3.3.3 上机练习──用OFFSET和TRIM命令构图
  • 3.4 画垂线、斜线及切线
  • 3.4.1 利用垂足捕捉“PER”画垂线
  • 3.4.2 利用角度覆盖方式画垂线及倾斜线段
  • 3.4.3 用XLINE命令画任意角度斜线
  • 3.4.4 画切线
  • 3.4.5 上机练习——画斜线、切线及垂线的方法
  • 3.5 画圆及圆弧连接
  • 3.5.1 画圆
  • 3.5.2 画圆弧连接
  • 3.5.3 上机练习──画简单圆弧连接
  • 3.6 移动及复制对象
  • 3.6.1 移动对象
  • 3.6.2 复制对象
  • 3.6.3 复制时阵列
  • 3.6.4 上机练习──用MOVE及COPY命令绘图
  • 3.7 倒圆角和倒角
  • 3.7.1 倒圆角
  • 3.7.2 倒角
  • 3.8 综合练习一──绘制直线构成的图形
  • 3.9 综合练习二──用OFFSET和TRIM命令快速绘图
  • 3.10 综合练习三──绘制切线及圆弧连接
  • 3.11 综合练习四──绘制组合体视图
  • 3.12 习题
  • 第4章 基本绘图与编辑(二)
  • 4.1 绘制矩形、多边形及椭圆
  • 4.1.1 绘制矩形
  • 4.1.2 画正多边形
  • 4.1.3 绘制椭圆
  • 4.1.4 上机练习━━画矩形、椭圆及多边形
  • 4.2 绘制均布及对称几何特征
  • 4.2.1 矩形阵列对象
  • 4.2.2 环形阵列对象
  • 4.2.3 沿路径阵列对象
  • 4.2.4 沿倾斜方向阵列对象的方法
  • 4.2.5 镜像对象
  • 4.2.6 上机练习━━用阵列及镜像命令绘图
  • 4.3 旋转及对齐图形
  • 4.3.1 旋转实体
  • 4.3.2 对齐实体
  • 4.3.3 上机练习━━用旋转及对齐命令绘图
  • 4.4 拉伸及缩放对象
  • 4.4.1 拉伸图形对象
  • 4.4.2 按比例缩放对象
  • 4.4.3 上机练习━━用拉伸及缩放命令绘图
  • 4.5 关键点编辑方式
  • 4.5.1 利用关键点拉伸
  • 4.5.2 利用关键点移动及复制对象
  • 4.5.3 利用关键点旋转对象
  • 4.5.4 利用关键点缩放对象
  • 4.5.5 利用关键点镜像对象
  • 4.5.6 利用关键点编辑功能改变线段、圆弧的长度
  • 4.5.7 上机练习──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绘图
  • 4.6 绘制样条曲线及断裂线
  • 4.7 填充剖面图案
  • 4.7.1 填充封闭区域
  • 4.7.2 填充不封闭的区域
  • 4.7.3 填充复杂图形的方法
  • 4.7.4 使用渐变色填充图形
  • 4.7.5 剖面线的比例
  • 4.7.6 剖面线角度
  • 4.7.7 编辑图案填充
  • 4.7.8 创建注释性填充图案
  • 4.7.9 上机练习──创建填充图案
  • 4.8 编辑图形元素属性
  • 4.8.1 用PROPERTIES命令改变对象属性
  • 4.8.2 对象特性匹配
  • 4.9 综合练习一──绘制对称图形
  • 4.10 综合练习二──创建矩形阵列及环形阵列
  • 4.11 综合练习三──绘制多边形、椭圆等组成的图形
  • 4.12 综合练习四──利用已有图形生成新图形
  • 4.13 综合练习五──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
  • 4.14 习题
  • 第5章 高级绘图与编辑
  • 5.1 绘制多段线
  • 5.2 编辑多段线
  • 5.3 多线
  • 5.3.1 创建多线
  • 5.3.2 创建多线样式
  • 5.3.3 编辑多线
  • 5.3.4 用多段线及多线命令绘图的实例
  • 5.4 画云状线
  • 5.5 徒手画线
  • 5.6 点对象
  • 5.6.1 设置点样式
  • 5.6.2 创建点
  • 5.6.3 画测量点
  • 5.6.4 画等分点
  • 5.6.5 上机练习──等分多段线及沿曲线均布对象
  • 5.7 绘制圆环及圆点
  • 5.8 画无限长射线
  • 5.9 画实心多边形
  • 5.10 创建空白区域以覆盖对象
  • 5.11 更改对象的显示顺序
  • 5.12 分解、合并及清理对象
  • 5.12.1 分解对象
  • 5.12.2 合并对象
  • 5.12.3 清理重叠对象
  • 5.12.4 清理命名对象
  • 5.13 选择对象的高级方法
  • 5.13.1 套索选择方式
  • 5.13.2 画折线选择对象
  • 5.13.3 使用任意多边形选择对象
  • 5.13.4 对象编组
  • 5.13.5 设置对象选择方式
  • 5.14 视图显示控制
  • 5.14.1 控制图形显示的各种方法
  • 5.14.2 命名视图
  • 5.14.3 平铺视口
  • 5.15 面域造型
  • 5.15.1 创建面域
  • 5.15.2 并运算
  • 5.15.3 差运算
  • 5.15.4 交运算
  • 5.15.5 面域造型应用实例
  • 5.16 综合练习一——创建多段线、圆点及面域
  • 5.17 综合练习二——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剖视图
  • 5.18 习题
  • 第6章 绘制复杂平面图形的方法及技巧
  • 6.1 绘制复杂图形的一般步骤
  • 6.2 绘制复杂圆弧连接
  • 6.3 用OFFSET及TRIM命令快速作图
  • 6.4 画具有均布几何特征的复杂图形
  • 6.5 绘制倾斜图形的技巧
  • 6.6 利用已有图形生成新图形
  • 6.7 利用“装配法”画复杂图形
  • 6.8 习题
  • 第7章 查询图形信息
  • 7.1 获取点的坐标
  • 7.2 测量距离及连续线长度
  • 7.3 测量半径及直径
  • 7.4 测量角度
  • 7.5 计算图形面积及周长
  • 7.6 列出对象的图形信息
  • 7.7 综合练习——查询图形信息
  • 7.8 使用CAL计算器
  • 7.8.1 数值计算
  • 7.8.2 在CAL表达式中使用点坐标及矢量
  • 7.8.3 在CAL运算中使用对象捕捉
  • 7.8.4 用CAL计算距离
  • 7.8.5 用CAL计算角度
  • 7.9 习题
  • 第8章 在图形中添加文字
  • 8.1 创建及修改文字样式
  • 8.2 单行文字
  • 8.2.1 创建单行文字
  • 8.2.2 单行文字的对齐方式
  • 8.2.3 在单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号
  • 8.2.4 用TEXT命令填写明细表及标题栏
  • 8.3 多行文字
  • 8.3.1 创建多行文字
  • 8.3.2 添加特殊字符
  • 8.3.3 在多行文字中设置不同字体及字高
  • 8.3.4 创建分数及公差形式文字
  • 8.4 注释性对象
  • 8.4.1 注释性对象的特性
  • 8.4.2 设定对象的注释比例
  • 8.4.3 自定义注释比例
  • 8.4.4 控制注释性对象的显示
  • 8.4.5 在零件图中使用注释性文字
  • 8.5 编辑文字
  • 8.5.1 几种编辑文字的方式
  • 8.5.2 编辑文字实例
  • 8.6 综合练习——创建单行及多行文字
  • 8.7 创建表格对象
  • 8.7.1 表格样式
  • 8.7.2 创建及修改空白表格
  • 8.7.3 在表格对象中填写文字
  • 8.8 习题
  • 第9章 标注尺寸
  • 9.1 尺寸样式
  • 9.1.1 尺寸标注的组成元素
  • 9.1.2 创建国标尺寸样式
  • 9.1.3 控制尺寸线、尺寸界线
  • 9.1.4 控制尺寸箭头及圆心标记
  • 9.1.5 控制尺寸文本外观和位置
  • 9.1.6 调整箭头、标注文字及尺寸界线间的位置关系
  • 9.1.7 设置线性及角度尺寸精度
  • 9.1.8 设置不同单位尺寸间的换算格式及精度
  • 9.1.9 设置尺寸公差
  • 9.1.10 修改尺寸标注样式
  • 9.1.11 标注样式的覆盖方式
  • 9.1.12 删除和重命名标注样式
  • 9.1.13 标注尺寸的准备工作
  • 9.2 标注尺寸的集成命令DIM
  • 9.2.1 标注水平、竖直及对齐尺寸
  • 9.2.2 创建连续型及基线型尺寸标注
  • 9.2.3 利用尺寸样式覆盖方式标注角度
  • 9.2.4 使用角度尺寸样式簇标注角度
  • 9.2.5 直径和半径型尺寸
  • 9.2.6 使多个尺寸线共线
  • 9.2.7 均布尺寸线及设定尺寸线间的距离
  • 9.3 引线标注
  • 9.3.1 生成引线标注
  • 9.3.2 编辑引线标注
  • 9.4 尺寸及形位公差标注
  • 9.4.1 标注尺寸公差
  • 9.4.2 标注形位公差
  • 9.5 编辑尺寸标注
  • 9.6 在零件图中标注注释性尺寸
  • 9.7 创建各类尺寸的独立命令
  • 9.8 综合练习——采用普通尺寸或注释性尺寸标注平面图形
  • 9.9 综合练习——标注组合体尺寸
  • 9.10 综合练习——标注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 9.11 综合练习——插入图框、标注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
  • 9.12 习题
  • 第10章 零件图
  • 10.1 用AutoCAD绘制机械图的过程
  • 10.1.1 建立绘图环境
  • 10.1.2 布局主视图
  • 10.1.3 生成主视图局部细节
  • 10.1.4 布局其他视图
  • 10.1.5 向左视图投影几何特征并绘制细节
  • 10.1.6 向俯视图投影几何特征并绘制细节
  • 10.1.7 修饰图样
  • 10.1.8 插入标准图框
  • 10.1.9 标注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代号
  • 10.1.10 书写技术要求
  • 10.2 获取零件图的几何信息
  • 10.2.1 计算零件图面积及周长
  • 10.2.2 计算带长及带轮中心距
  • 10.3 保持图形标准一致
  • 10.3.1 创建及使用样板图
  • 10.3.2 通过设计中心复制图层、文字样式及尺寸样式
  • 10.4 习题
  • 第11章 轴套类零件
  • 11.1 轴套类零件的画法特点
  • 11.2 传动轴
  • 11.3 定位套
  • 11.4 齿轮轴
  • 11.5 习题
  • 第12章 盘盖类零件
  • 12.1 盘盖类零件的画法特点
  • 12.2 联接盘
  • 12.3 导向板
  • 12.4 扇形齿轮
  • 12.5 习题
  • 第13章 叉架类零件
  • 13.1 叉架类零件的画法特点
  • 13.2 弧形连杆
  • 13.3 导向支架
  • 13.4 转轴支架
  • 13.5 习题
  • 第14章 箱体类零件
  • 14.1 箱体类零件的画法特点
  • 14.2 尾座
  • 14.3 蜗轮箱
  • 14.4 导轨座
  • 14.5 习题
  • 第15章 AutoCAD产品设计方法及装配图
  • 15.1 用AutoCAD进行产品设计的步骤
  • 15.1.1 绘制1∶1的总体方案图
  • 15.1.2 设计方案的对比及修改
  • 15.1.3 绘制装配图──详细的结构设计
  • 15.1.4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15.1.5 检验配合尺寸
  • 15.1.6 由零件图组合装配图
  • 15.2 标注零件序号
  • 15.3 编写明细表
  • 15.4 习题
  • 第16章 轴测图
  • 16.1 轴测投影模式、轴测面及轴测轴
  • 16.2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作图
  • 16.2.1 在轴测模式下画直线
  • 16.2.2 在轴测面内画平行线
  • 16.2.3 在轴测面内移动及复制对象
  • 16.2.4 轴测模式下角的绘制方法
  • 16.2.5 绘制圆的轴测投影
  • 16.2.6 圆柱及圆球的轴测投影
  • 16.2.7 任意回转体的轴测投影
  • 16.2.8 正六棱柱的轴测投影
  • 16.3 在轴测图中写文本
  • 16.4 标注尺寸
  • 16.5 综合练习一──绘制轴测图
  • 16.6 综合练习二──绘制轴测剖视图
  • 16.7 综合练习三──标注轴测图
  • 16.8 习题
  • 第17章 图块、外部引用及设计工具
  • 17.1 图块
  • 17.1.1 创建图块
  • 17.1.2 插入图块或外部文件
  • 17.1.3 定义图形文件的插入基点
  • 17.1.4 在零件图中使用注释性符号块
  • 17.2 动态块
  • 17.2.1 给动态块添加参数及动作
  • 17.2.2 创建附带查询表的动态块
  • 17.2.3 控制动态块中图元的可见性
  • 17.2.4 参数化动态块
  • 17.2.5 利用表格参数驱动动态块
  • 17.3 块属性
  • 17.3.1 创建及使用块属性
  • 17.3.2 编辑属性定义
  • 17.3.3 编辑块的属性
  • 17.3.4 块属性管理器
  • 17.3.5 上机练习──创建明细表块
  • 17.4 使用外部引用
  • 17.4.1 引用外部图形
  • 17.4.2 更新外部引用文件
  • 17.4.3 转化外部引用文件的内容为当前图样的一部分
  • 17.5 AutoCAD设计中心
  • 17.5.1 浏览及打开图形
  • 17.5.2 将图形文件的块、图层等对象插入到当前图形中
  • 17.6 工具选项板窗口
  • 17.6.1 利用工具选项板插入图块及图案
  • 17.6.2 修改及创建工具选项板
  • 17.7 习题
  • 第18章 参数化绘图
  • 18.1 几何约束
  • 18.1.1 添加几何约束
  • 18.1.2 编辑几何约束
  • 18.1.3 修改已添加几何约束的对象
  • 18.2 尺寸约束
  • 18.2.1 添加尺寸约束
  • 18.2.2 编辑尺寸约束
  • 18.2.3 用户变量及方程式
  • 18.3 参数化绘图的一般步骤
  • 18.4 综合练习——利用参数化功能绘图
  • 18.5 习题
  • 第19章 创建及管理虚拟图纸
  • 19.1 在虚拟图纸上布图、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
  • 19.1.1 选择图幅及插入标准图框
  • 19.1.2 创建视口并设定视口比例
  • 19.1.3 在图纸上布置图形
  • 19.1.4 在视口模型空间编辑图形
  • 19.1.5 标注尺寸及书写文字
  • 19.2 图纸集
  • 19.2.1 【图纸集管理器】的功能
  • 19.2.2 创建图纸集及子集
  • 19.2.3 整理图纸集
  • 19.2.4 利用【图纸集管理器】组织及查看命名视图
  • 19.2.5 在图纸上放置视图
  • 19.2.6 创建图纸明细表
  • 19.3 习题
  • 第20章 三维建模基础
  • 20.1 三维建模空间
  • 20.2 理解三维模型
  • 20.3 观察三维模型的方法
  • 20.3.1 用标准视点观察3D模型
  • 20.3.2 消除隐藏线
  • 20.3.3 三维动态旋转
  • 20.3.4 使用ViewCube观察模型
  • 20.3.5 快速建立平面视图
  • 20.3.6 平行投影模式及透视投影模式
  • 20.3.7 视觉样式——创建消隐图及着色图
  • 20.4 子对象及小控件
  • 20.4.1 子对象及子对象过滤器
  • 20.4.2 显示及操作小控件
  • 20.4.3 利用小控件移动、旋转及缩放对象
  • 20.5 三维坐标系
  • 20.5.1 世界坐标系
  • 20.5.2 用户坐标系及动态用户坐标系
  • 20.5.3 有关用户坐标系的练习
  • 20.6 习题
  • 第21章 实体建模
  • 21.1 创建三维实体和曲面
  • 21.1.1 三维基本立体
  • 21.1.2 多段体
  • 21.1.3 拉伸二维对象成实体或曲面
  • 21.1.4 旋转二维对象形成实体或曲面
  • 21.1.5 通过扫掠创建实体或曲面
  • 21.1.6 通过放样创建实体或曲面
  • 21.1.7 利用“选择并拖动”方式创建及修改实体
  • 21.1.8 加厚曲面形成实体
  • 21.1.9 利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实体
  • 21.1.10 螺旋线、涡状线及弹簧
  • 21.1.11 与实体显示有关的系统变量
  • 21.2 截面对象及获取实体模型截面
  • 21.3 实体间的干涉检查
  • 21.4 获得实体体积、转动惯量等属性
  • 21.5 利用布尔运算构建复杂实体模型
  • 21.6 综合练习——实体建模
  • 21.7 习题
  • 第22章 编辑三维对象
  • 22.1 三维移动
  • 22.2 三维旋转
  • 22.3 三维缩放
  • 22.4 三维阵列
  • 22.5 三维镜像
  • 22.6 三维对齐
  • 22.7 三维倒圆角
  • 22.8 三维倒角
  • 22.9 利用关键点及PR命令编辑三维对象及复合实体
  • 22.10 操作三维实体的子对象
  • 22.11 编辑实体的面、边、体
  • 22.11.1 拉伸面
  • 22.11.2 移动面
  • 22.11.3 偏移面
  • 22.11.4 旋转面
  • 22.11.5 锥化面
  • 22.11.6 复制面
  • 22.11.7 删除面及改变面的颜色
  • 22.11.8 编辑实心体的棱边
  • 22.11.9 抽壳
  • 22.11.10 压印
  • 22.11.11 拆分、清理及检查实体
  • 22.12 综合练习──利用编辑命令构建实体模型
  • 22.13 习题
  • 第23章 零件建模及装配──平口虎钳
  • 23.1 虎钳钳身
  • 23.2 活动钳口
  • 23.3 钳口螺母
  • 23.4 丝杠
  • 23.5 固定螺钉
  • 23.6 钳口板
  • 23.7 零件装配──平口虎钳
  • 23.8 习题
  • 第24章 由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
  • 24.1 创建工程图
  • 24.1.1 设定工程视图的标准
  • 24.1.2 从三维模型生成视图──基础视图
  • 24.1.3 从现有视图投影生成其他视图──投影视图
  • 24.1.4 编辑工程视图
  • 24.1.5 更新工程视图
  • 24.1.6 设定剖视图标注样式
  • 24.1.7 创建剖视图
  • 24.1.8 给工程图添加文字及标注尺寸
  • 24.1.9 将视图输出为二维图形
  • 24.2 根据需要在虚拟图纸上布置三维模型
  • 24.2.1 用SOLVIEW命令创建视口
  • 24.2.2 设置视口的缩放比例
  • 24.2.3 用SOLDRAW生成二维轮廓线
  • 24.2.4 用SOLPROF命令生成轮廓线
  • 24.2.5 编辑视口中的视图
  • 24.2.6 在图纸空间标注尺寸
  • 24.3 综合练习──创建视口并生成二维视图
  • 24.4 综合练习──生成二维视图并标注尺寸
  • 24.5 习题
  • 第25章 打印图形
  • 25.1 打印图形的过程
  • 25.2 设置打印参数
  • 25.2.1 选择打印设备
  • 25.2.2 使用打印样式
  • 25.2.3 选择图纸幅面
  • 25.2.4 设定打印区域
  • 25.2.5 设定打印比例
  • 25.2.6 设定着色打印
  • 25.2.7 调整图形打印方向和位置
  • 25.2.8 预览打印效果
  • 25.2.9 保存打印设置
  • 25.3 打印图形实例
  • 25.4 将多张图纸布置在一起打印
  • 25.5 从图纸空间出图──打印虚拟图纸
  • 25.6 将当前图形输出为DWF、DWFx或PDF格式文件
  • 25.7 发布图形集
  • 25.7.1 将图形集发布为DWF、DWFx或PDF格式文件
  • 25.7.2 批处理打印
  • 25.8 习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