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丘吉尔如何把一场丢盔弃甲的大溃败,变成彪炳史册的大胜利。

内容简介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至1940年,在纳粹的铁蹄之下,马其诺防线形同虚设,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相继沦陷。5月,巴黎也沦陷在即,导致英国军队滞留在敦刻尔克。同月,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使得面临外交孤立的英国突然成为欧洲仅有的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希特勒的国家————此时的欧洲大陆充斥着投降主义情绪,只有丘吉尔还在呼吁重拾勇气,继续战斗。

1940年6月4日,在9天时间里,丘吉尔动用各式舰船和上千架次飞机,将共计33.8万名士兵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创造了二战史上的奇迹。军队奇迹般的回归唤醒了人们的反抗意识,数千万人的生活将被改变。

作者家族曾参与丘吉尔政府的政治宣传工作。作为二战的目击者,他将史诗般的历史与丰富的家庭故事相结合,描绘了二战爆发至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图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旧日犹如他国”
  • 第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 01 边缘
  • 02 外交失败
  • 03 “为英国发声!”
  • 04 假战
  • 05 “花衣魔笛手”行动
  • 06 黄色计划
  • 07 “嘿,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伟大胜利”
  • 08 “希特勒错失良机”
  • 09 “以上帝的名义,走吧”
  • 第二部分 法国之战
  • 10 “艰难登顶”
  • 11 隆美尔跨过默兹河
  • 12 “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输了这一仗”
  • 13 这一刻重若千金
  • 14 1940年5月20日:“糟糕透顶的一天”
  • 15 致命的山坡
  • 16 惊涛骇浪
  • 17 木棒尖
  • 18 我们可能要完蛋了
  • 19 “他们热衷于射击德国人最让人高兴”
  • 第三部分 敦刻尔克
  • 20 加来市民
  • 21 苦战到底
  • 22 海军将官,多佛
  • 23 后方
  • 24 “就当战士们知道他们要回英国老家吧”
  • 25 “发电机”计划
  • 26 “战斗,在这儿或是在别的地方”
  • 27 守卫战线
  • 28 小船
  • 29 “我一生中喝过的最美味的茶”
  • 30 “手挽着手”
  • 31 “我们会打败他们”
  • 32 敦刻尔克精神
  • 33 在海上
  • 鸣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高明的政治手腕

    国内出版有关 “敦刻尔克大撤退” 的书籍并不多,而且大多都是资料性的编排,作为对了解整个事件的入门读物尚可,真正能有全局性兼顾情节推进的确实不多。这本《丘吉尔的敦刻尔克》不是专门讲敦刻尔克的,而是讲 “关于第二次欧战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常常听说过一些名词,例如慕尼黑、敦刻尔克,但是慕尼黑究竟是怎么回事,敦刻尔克又是怎样形成的,欧洲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又是怎样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世界大战的”?这就是这本书要处理的主题。另外推荐《逃亡日》这本书。如果想了解敦刻尔克大溃退,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不同于有些历史书籍大视野粗线条的叙述,本书提供许多亲历者的个人心路历程,有非常多的细节让你从每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来看这场大溃退。亲身体验为了生存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他们的英勇。有苦难,也有面对苦难时的幽默。许多地方提到,保持秩序,自觉排队,依次上船。也是能成功撤离这么多人的一个因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