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2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庆山创作的全新散文集,内省生命状态,感人至深。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庆山(安妮宝贝)全新图文集,2019-2023,在四年的日常中,以未曾退减的真情萃取自省与清明的生命状态,那时,能够看到神圣的本质在一切事物中显现。回到本性的源头,万有彼此联结,互为一体。
本书是瞬间不断的觉知与悟证,指向寥廓无际的永恒,难以诠尽而历历分明。对茫茫世间和他人油然而生的清澈爱意,感人至深。赤子之心如一,诚挚、孤绝、无畏。庆山始终前行,并将在那些珍贵的时刻与你相遇。
千帆过尽,澄澈自在
庆山的书适合晚上读。想给 3.5 分,但没有半分制,给 3 分觉得辜负。为每一刻活着。不把时间区分出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只是每一刻的永恒。
搬一把椅子,看着杏树,听雨,抽几支烟
阅读一本书,能有一句话,一段文字打动,感动,触动到了自己,就觉得非常有意义,已经滋养了自己了。 从安妮宝贝到庆山,一直有看作者的书。看的第一本是《素年锦时》,后面几乎都看了。《莲花》、《眠空》《得未曾有》…… 感觉看庆山的书,让人安静,宁静,特别是近几年的书。 《清冽的内在》,主要写到作者女儿恩养去别处求学,自己对孩子的千万种不舍心情,但又必须让孩子远离;又写自己一些身体,心灵的转变,接受…… 借着花园的景记录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想,感受。没有波澜起伏,就是平平淡淡,心如止水的表达。 “花园下起雨来,淅淅沥沥。蝉在杏树上鸣叫。搬一把椅子,看着杏树,听雨,抽几支烟…… 此刻有被滋养。”
是时候和庆山告别了
庆山(安妮)一直代表着一种很私人的表达,就拿本书来说,写的是关于疫情期间的一些求索和碎碎念。有点像加密的日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从庆山的感悟中还原事件的原貌,不知她的觉知从何而来,因为才会有莫名其妙、无病呻吟、故弄玄虚和返璞归真、清醒冷峻、参透红尘两极分化的评论。说实话有些地方确实写的不知所云,但还是可以清晰感受到人到中年,原有年少时那种强烈、莽撞、固执而顽劣的习性,被逐渐转化。与前半程急剧与强烈的扩展不同,她在人生之后半程,选择了减法,用她的表述,就是 “需要清理、净化、简化、感恩。”25 年前的安妮,选择用八月的未央装出孤独,25 年后的庆山,选择用清冽的内在享受孤独。不过其实我一直觉得她骨子里的矛盾这 25 年并无变化,只不过去掉了 25 年前那么反骨的表达方式,但内核并无变化。比如:①一面允许一切、如其所示(P215),一面又否定现代人无头苍蝇般奔波中的悲凉(P144);②一面是自己惯用的意识流破碎式表达(全书),一面又否定短视频等媒体的碎片化信息(P30);③一面说爱一个人不觉得一定要占有(P108),一面又希望和女儿不会有这样长时间的分离(P111);④一面住在郊区的大房子里素年锦时(P3),一面又在叹息世俗人的肤浅,犹如在质问何不食肉糜(P29);⑤一面嘲笑着一些作者作者与纯粹文学不搭边的事情、否定着流媒体的荒诞,大声疾呼写纯粹文学作品有何不可(P49),一面竟悄悄开启了小红书账号…… 有时候感觉自己与文艺越来越远,就像作者与年少越来越远一样。通篇传递着接受一切、光阴有限、无常是常的自我和解。我实在无法认同这种老人气的认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可妥协吧。就像文艺书籍衰败的时代,庆山还在努力留下点什么,这种坚持是她最后的支柱。落红不是无情物,不要着急,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也不要执拗,没有一朵花到最后还是花。是时候要和庆山告别了。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