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研究的对象就是1697—1855年俄日交往的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下全球殖民扩张为广阔背景,以俄日互识为切入点,有序探讨两国早期关系的发端、发展、延续、突破与延伸,呈现两国之间“好奇”“试探”“警惕”“接触”“冲突”与“睦邻”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俄日早期关系史的显著特征(特殊规律)和依循的历史普遍规律。

本书立足于全球史和东北亚区域史的历史记忆,构筑自成一体的世界史视野下的俄日早期关系史叙事体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绪论
  • 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二 本课题的基本线索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俄国初识日本
  • 第一节 俄国的早期日本认知
  • 一 俄国通过第三方了解日本
  • 二 俄国年代记和宇宙志
  • 三 俄国探险家的日本记载
  • 第二节 尼古拉与俄日关系溯源
  • 一 尼古拉之论辩
  • 二 尼古拉的游历
  • 三 尼古拉的历史地理学分析
  • 第三节 日本的早期俄国认知
  • 第二章 俄国寻找日本
  • 第一节 首位漂流民传兵卫
  • 一 传兵卫的俄国行记
  • 二 俄国对传兵卫的考量
  • 三 传兵卫对俄日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彼得一世时期南下探险
  • 一 初期小规模探险
  • 二 И.П.科济列夫斯基远征
  • 三 地测专家的勘测
  • 第三章 俄国发现日本
  • 第一节 俄国的太平洋探险
  • 一 第一次堪察加探险
  • 二 А.Ф.舍斯塔科夫远征
  • 第二节 日本漂流民广藏与倧藏
  • 第三节 白令第二次探险
  • 一 М.П.什潘贝格发现日本
  • 二 В.瓦尔顿抵达日本
  • 三 俄国内外对“发现日本”的反应
  • 第四章 俄国与日本的初步接触
  • 第一节 以千岛为中心的俄日间接接触
  • 一 18世纪40年代以前的接触
  • 二 18世纪40年代之后的接触
  • 三 И.切尔内千岛调查
  • 第二节 以千岛为中心的俄日直接接触
  • 第三节 日本对俄国的早期警戒
  • 一 日本对俄国认知的深化
  • 二 М.А.别涅夫斯基事件
  • 三 幕府首次虾夷地考察
  • 第五章 俄国与日本的建交尝试
  • 第一节 俄国与日本的高层接触
  • 一 Я.Э.拉克斯曼使团访日
  • 二 Н.П.列扎诺夫使团访日
  • 第二节 俄国与日本的军事冲突
  • 一 俄国军官的北部侵扰
  • 二 В.М.戈洛夫宁被俘记
  • 第三节 幕府第二次虾夷地考察
  • 第六章 俄国与日本缔结条约
  • 第一节 太平洋进入世界经济体系
  • 一 欧美国家划分势力范围
  • 二 从《文政驱逐令》到《薪水给予令》
  • 第二节 Н.П.普提雅廷出使日本
  • 第三节 俄日签订《下田条约》
  • 一 俄日谈判的外交博弈
  • 二 俄日《下田条约》再审视
  • 结论
  • 一 俄国早期外交述评
  • 二 俄日早期关系的特点
  • 三 重视与加强俄日关系史研究
  • 附录1 俄国早期对日交涉大事件
  • 附录2 主要中俄文人名对照简表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