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基于合作行动中个体偏好视角系统研究公共支出及其均衡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在吸纳已有公共支出文献基础之上,提出并论证了“公共支出均衡”概念,并基于均衡的理念和合作框架下的社会性自我主义方法论,构建了公共支出及其均衡的分析框架与改进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对象与背景
  • 二、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评析
  • 一、公共支出及结构的文献综述
  • 二、公共预算的文献综述
  • 三、已有文献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四、均衡理论
  • 第二章 个体、合作与公共支出
  • 第一节 个体与合作
  • 第二节 合作的外部性与个体偏好
  • 第三节 市场自由交易与政府公共支出
  • 第三章 公共支出及结构
  • 第一节 公共支出、结构与属性
  • 第二节 公共支出项目
  • 一、公共支出的定位:配置、分配与维持
  • 二、公共支出项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公共支出项目之间的关系
  • 一、量序关系
  • 二、均衡规则
  • 三、相互关系的动态显示
  • 第四章 公共支出均衡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均衡
  • 一、个体理性的多样性
  • 二、公共支出均衡:一种广义均衡
  • 三、均衡的福利改进与第三方福利
  • 第二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复杂交易过程:政治过程
  • 第三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理论模型
  • 第五章 公共支出均衡的逻辑特征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基本逻辑
  • 一、个体偏好与集体偏好
  • 二、集体偏好与公共支出
  • 第二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同构特征
  • 一、传统的与政治的观点:目的论——国家职能
  • 二、经济学的争论:选择论抑或交易论
  • 三、双重同构:广义配置与合作规则
  • 第六章 公共支出均衡的内在测度:效率与公平同时均衡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均衡: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同时均衡
  • 一、公共支出的绝对均衡:最优解
  • 二、公共支出的相对均衡:次优解
  • 第二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长期动态收敛
  • 一、长期收敛趋势:均衡的内在要求
  • 二、收敛的动态特征:公平与效率的波动与相容
  • 第三节 公共支出均衡长期动态收敛的实证分析
  • 一、美国公共支出均衡的考察
  • 二、英国公共支出均衡的考察
  • 三、中国公共支出均衡的考察
  • 第七章 公共支出均衡的必要约束:决策过程与技术规则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公共决策约束
  • 一、公共支出与公共政策
  • 二、公共支出的集体决策过程
  • 第二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规则与技术约束
  • 一、合作规则与规则失灵
  • 二、公共预算及技术、过程
  • 第三节 民主:公共支出均衡的保证与约束
  • 第八章 公共支出均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影响因素
  • 一、公共需求:公共消费结构
  • 二、供给者的第三方影响:政府体系的供给特征
  • 三、特殊或强势的利益需求:利益集团寻租行为
  • 四、决策参与与自由裁量权:官僚机构行为
  • 第二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影响路径
  • 一、公共支出均衡中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
  • 二、公共支出均衡的博弈行为
  • 第九章 公共支出均衡的改进
  • 第一节 公共支出均衡的偏离
  • 第二节 均衡状态的改进
  • 一、从均等到均衡
  • 二、从民生到民主
  • 三、决策的技术有效性与过程透明化
  • 第十章 中国公共支出均衡与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中国公共支出的变迁
  • 一、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变迁
  • 二、中国公共预算制度的演进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公共支出均衡实现的成果与不足
  • 一、中国公共支出均衡实现的成果
  • 二、中国公共支出均衡实现的不足
  • 第三节 公共支出均衡对中国公共支出的启示
  • 一、将更加有效且更加公平作为中国公共支出的长期目标
  • 二、中国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优化成为常态
  • 三、中国公共支出决策规则与管理技术的改革完善成为常态
  • 四、公共支出均衡的广义资源配置要求公共支出的效率性
  • 第四节 中国公共支出均衡的发展路径
  • 一、强化效率财政,确保并不断提高我国公共支出决策与实施的有效性
  • 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将公共支出的重点定位于面向人力资本和人的发展
  • 三、完善法制财政,强化并改革公共支出的决策规则和预算程序
  • 四、转向民主财政,落实公共支出民主化决策,提高预算过程透明度
  • 附录
  • 附录1 表目录
  • 附录2 图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