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十五辑。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辑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

本书“专题策划”聚焦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演变机理及治理策略,展示当前谣言研究的最新进展;

“学术沙龙”重点聚焦微观层面的新媒体对个体认知行为的改变;

“个案研究”关注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化消费现象以及互联网思维在媒介营销中的应用,探究移动互联时代粉丝的行为模式,剖析互联网思维在地铁报运营中的应用;

“圆桌论坛”介绍了第五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双边对话的情况。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卷首语
  • 观点荟萃
  • 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演变及治理
  • 国内谣言研究述评(2011—2015)
  • 海外谣言研究综述
  • 基于内容分析的网络造谣行为研究
  •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生成、传播与应对机制研究
  • 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谣言的演化机制研究
  • 网络媒介语境中地震谣言的传播研究
  • PX事件谣言传播机制研究
  • 致癌谣言的传播渠道与社会渊源
  • 微博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
  • 网络媒体中食品类谣言的传播研究
  • 风险社会中科技谣言的网络自净与他净
  • 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
  • 第五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双边对话
  • 主题演讲:新媒体对信息社会的影响
  • 新闻媒体与新闻内容的投入感
  • 新媒体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监管差异
  • 新媒体使社会进入民有、民治、民享时代
  • 圆桌对话: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微信“晒自拍”行为研究
  • 新媒体视阈下“声音神话”的建构与消费
  • 新媒体时代广西媒体对东盟国家跨文化传播的优化策略研究
  • 新媒体语境下鬼畜视频的传播现象研究
  • 移动互联时代粉丝行为模式与影响力研究
  •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思维在地铁报运营中的应用
  •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征稿启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社会通过信息与信息传播相连接,传播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组。新媒体推动信息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已然成为构造传媒新领域的结构性力量。第五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双边对话汇聚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就新媒体对信息社会的深层变革、网络管控以及公民话语权等议题展开讨论。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主编哈筱盈认为,移动社交媒体对新闻生产形成巨大影响,新闻传播研究应关注媒体的长期效果研究。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赵月枝教授关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权力关系的变革,认为新媒体在带来社会解放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不公平。台湾政治大学刘幼琍教授指出,新媒体的出现,在形式、科技、策略、法规等方面对既有媒体和市场带来极大冲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郝晓鸣教授认为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体重新回归于公众,目前社会正处于一个真正的 “民有、民治、民享” 时代。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