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的文学随笔合集。
内容简介
《读写指要》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二,与青年人谈如何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全书分为四部分:“方法与途径”,讲古典入门应该读哪些书,精读与选读;“风格与特征”谈诗,“阅读与欣赏”则就古典诗词中的经典进行深入解析导读,“附录:练习与写作”,以自己的经验,教年轻人如何运思写作。本书的编选,意在引导年轻的读者,习得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但*终,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读书好比探险,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理想青年》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一。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题为“天地之间”,讲社会人的自我意识与实现;第二部分题为“理想青年”,讲成为理想的青年需要怎样的标准,做怎样的准备;第三部分题为“身心之美”,极力强调健康的身体与健全的人格并重,探讨生命力。朱先生由《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开始,即和广大青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文集中的话题,个个切中青年成长和个人修养的要点,而朱先生熟谙东西方哲学、文学与艺术,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民族发展一直在作认真深入的思考,所以本书的每一篇文章,由的青年读者(当然不止于年轻人)读来,当仍有“擦拭心性”之效。
《西学门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朱光潜先生文章选集(共三卷)之三,与青年人谈如何学习西方语言、文学和艺术思想,吸收西方文明,“极力培养中国文化之生命与元气。”朱光潜先生自幼熟习古典文学,大学留学海外,洞悉西学门径,在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方面,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而又同时与国内青年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于是常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讲给青年人听;积极引介、翻译外国经典文学、美学作品,写成文章与青年人分享。本书围绕“西学门径”主题进行编选,文章分为“渊源有自”、“译读之间”和“自铸新词”三辑。
目录
- 理想青年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天地之间
-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 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
- 处群的训练
-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
- 在混乱中创秩序——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二)
- 谈理想与事实——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五)
- 谈十字街头
-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 学业·职业·事业
- 有志青年要做中小学教师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 理想青年
- 谈理想的青年——回答一位青年朋友的询问
- 看戏与演戏——两种人生理想
- 谈多元宇宙
- 资禀与修养
- 谈立志
- 谈人生与我
- 谈摆脱
- 谈价值意识
- 谈谦虚
- 谈敬——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六)
- 谈英雄崇拜
- 谈交友
- 谈升学与选课
- 谈学问
-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 身心之美
- 谈美感教育
-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 谈恻隐之心
- 谈羞恶之心
- 谈动
- 民族的生命力——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三)
- 谈体育
- 音乐与教育
- 谈静
- 谈冷静
- 谈性爱问题
-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 再谈青年与恋爱结婚——答王毅君
- 谈休息
- 谈消遣
- 游戏与娱乐——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四)
- 生命
- 附:作者自传
- 读写指要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方法与途径
- 谈读书(一)
- 谈读书(二)
- 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 研究文学的途径
- 研究诗歌的方法
-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 怎样学习中国古典诗词
- 谈文学选本
- 就部颁《大学国文选目》论大学国文教材
- 新诗从旧诗能学习得些什么
- 读经与做古文
- 文学与语文(上)
- 文学与语文(中)
- 文学与语文(下)
- 风格与特征
- 谈对话体
- 谈书牍
- 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象
-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 “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 诗的隐与显 ——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
- 谈晦涩
- 诗的难与易
- 诗的严肃与幽默
- 诗的意象与情趣
- 诗的格律
- 诗的无限
- 阅读与欣赏
- 《楚辞》和游仙诗
- 涉江采芙蓉
- 迢迢牵牛星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 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答夏丏尊先生
- 陶渊明
- 谈李白诗三首
- 读李义山的《锦瑟》
-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 王静安的《浣溪沙》
- 附录:练习与写作
- 谈作文
- 写作练习
- 作文与运思
- 选择与安排
- 咬文嚼字
- 散文的声音节奏
- 西学门径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渊源有自
- 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
- 欧洲文学的渊源
-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一种重新估价的尝试
- 唯心哲学浅释——在中华学艺社伦敦分社演讲
- 启蒙运动
- 什么是古典主义?
- 什么是classics?
- 狄德罗对于艺术与自然的看法
-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理——黑格尔怎样比柏拉图和康德走进一步?
- 近代英国名学
- 现代英国心理学者之政治思想
- 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
- 完形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
- 旅英杂谈
- 译读之间
- 柏拉图的诗人罪状
- 但丁的《论俗语》
- 莱辛的《拉奥孔》
- 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
- 狄德罗的《谈演员的矛盾》
- 补充的意见第一章——在剧协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
-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问题
- 欧洲近代三大批评学者(一)——圣伯夫(Sainte Beuve)
- 欧洲近代三大批评学者(二)——阿诺德(Matthew Arnold)
- 欧洲近代三大批评学者(三)——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 小泉八云
-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鲍蒂切利杰作《春天》之欣赏
- 谈翻译
- 如何学习英文
- 外语学习:活的方法和死的方法
- 自铸新词
- “创造的批评”
- 谈书评
- 谈报章文学
- 日记——小品文略谈之一
- 随感录(上)——小品文略谈之二
- 随感录(下)——小品文略谈之二言
- 悲剧论——悲剧与实际人生的距离
- 诗的实质与形式
- 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
- 性欲“母题”在原始诗歌中的位置
- 眼泪文学
- 诗人与英雄主义
- 谈中西爱情诗
- 诗人的孤寂
- 法朗士和布吕纳介的对话
- 苏格拉底在中国(对话)——谈中国民族性和中国文化的弱点
- 思想就是使用语言
- 附录
- 歌德与白蒂娜
- 最后的说书人
- 传统与个人的资禀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